摘要:社会在不断进步,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同时人们对电力需求及质量要求也逐渐提升,而过去的配电网运行系统已不能满足现如今人们对电力的需求。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横空出世,在改进配电网运行质量、加速配电网运行速度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期间,电力自动化系统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基于此,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实际运用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优化措施
1 引言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为更好满足当前社会对电力方面的需求,电力配电网应积极应用先进技术,而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中,有利于加快自动化变革速度,扩展自动化技术使用功能,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缓解当前社会供电需求紧张状态。
2 电力自动化系统概述
随着时代的更替,诸多产物逐渐涌现出来,而其中有新时代著称的产物要属配电网运行管理中运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它主要使用的是多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如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及配电技术,网络计算机在运行管理中的先进理念是它主要依据的先进理念。该种理念降低了不必要的人资浪费率,采用计算机来远程控制电力设备,计算机远程控制可第一时间反馈电力设备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十分有益于维修人员实施检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检查作用。同时,该系统还能对电能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全自动化的系统结构具备的稳定性及灵活性较高,控制起来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失误现象能有效遏制,其运行的安全性也较高。现阶段,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发展前景也非常宽广,在持续的完善及优化中可实现人机交互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而为人们生活中的使用带来便利。
3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存在较多的监控对象
在进行测控工作时,配电自动化设备要对无数个站点实行实时的检测和监控,包括小区变电站、进线变电区域、变压器各区域开关、用户电表等各项站点,因此存在有着非常繁杂的测控区域,使配电网自动化体系面临着极大的工作困难。另外,随着现阶段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配电网中的计算机技术要求不断提升,无论是在计算机的工作效率还是安全性方面,都必须不断满足于现代配电网技术的更新速度。因此,需要从这些技术挑战中,作出对配电自动化的不断改进,自动化主站的硬软件需超过配电网的硬软件。
3.2 电源操作与信息提取的困难
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不仅复杂,而且数量较多。信息提取和电源操作方面的困难,是现阶段配电自动化系统较为典型的技术问题。在隔离电网运行的故障问题后,要进一步准确定位出存在故障的区域,再对停电区域恢复供电,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这样才能达到检测与修复的效果。这就需要在配电网中迅速捕捉到停电信息,再通过远程控制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但现阶段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很难实现在停电区域快速收集到精确的电源信息的要求。
3.3 配电网故障处理时间较长
很多城市配电网线路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电缆线薄弱环节、中间接头问题频发,加之部分线路属于架空状态,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调查发现,电缆质量、施工环节、长期负荷、地下腐蚀等因素均会导致电缆老化出现故障。加之不规范使用,导致停电现象频发。一旦出现故障,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员去检查、修复,导致供电根本不能满足当地区域人们生活需求。
4 在配电网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具体策略
4.1 加强配电核心技术,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供电网络中,电力资源紧缺、供电限制是存在的主要现象。而若想满足用户用电正常需求,需从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供电服务、确保供电安全、可靠。具体可采取如下对策。(1)数据收集与监测技术。数据收集是确保自动化技术充分应用的一个重要要求。现阶段,配电网中线路诸多,加之线路间的负荷量、运行情况等均存在差异,因此需对这些数据详细收集,确保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了解配电网线路应用实际状况,避免意外事故。数据有效收集之后需对其进行监测,且对数据进行检测,只因自动化技术主要依赖于检测数据来展开工作。所以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必须实现对供电、用户输入和输出装置数据的监测,确保供电质量。(2)完善数据系统。及时、有效完整的数据,可确保自动化技术更好实施。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存在的问题,准确评判数据准确性,完整性,确保自动化技术可靠运行。
4.2 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的实际运用
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实现配电网线路管理检测的基础是应用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取用于现代化通信网络技术,可远程监控配电站设备,以对配电网运行情况及故障信息进行及时掌控。同时,该技术还可对用户的实际用电数据进行远程采集及共享,有效检测异常信息,并智能化的、及时的发出警报给配电网管理者及维修者。将该技术应用于配电网管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腾出配电网故障维修的时间;运用该技术所采集的信息还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关键的参考依据,同时运用该技术所采集的信息还具备较高的有效性、准确性,保障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
4.3 PLC自动化技术
所谓PLC技术,简单来讲就是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继电接触控制技术,以此来对电网技术进行控制、储存等。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组建中,主要由主站、远方终端单元、线路传感器、远方控制SF6以及通信电缆这五方面构成。其一,在变电站施工现场安装远程测控终端装置,主要负责采集开关状态两以及模拟量,通过专门设置的传输通道传输到主站系统监控中心;其二,远程测控终端装置还可以根据相关操作人员的要求进行遥控,之后将操作结果返回至主站系统监控中心;其三,PLC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存储器中的可编程序进行控制,完成对信息的采集、处理等程序,在最快时间内进行数据传输、转换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电网运行管理工作,合理控制配电网运行状态。
5 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促使城市文明建设逐渐加大电力的需求量,电力早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作为一种不可取代的能源,电力的故障及危险情况经常出现,甚至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国电网将自动化元件添加在在电力中,提升了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弥补了电力在上述方面的缺陷。我国电力自动化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也必将越来越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争取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石晟,张周伟,黄子豪,高梵清,周天雨.10 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方案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3):101-102.
[2] 刘洋.城市配电网自动化优化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4):154-155.
[3] 卢肃.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2):174-175.
[4] 李根,殷洁.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发展和效益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1):142-143.
[5] 王国亮,谢彬,王心怡,王晓博,张媛,曹彦昆,李跃辉.城市配电网自动化与网络结构优化[J].农村电气化,2018(1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