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元数据流统筹方法运维“三个一”智慧热网建设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8期   作者:王明生
[导读] 我国大中型城市集中供热的规模不断扩大,供热企业需要平衡好供热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舒适性、经济性等诸多方面的矛盾因素。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统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热电联产的大规模推进,我国的供热技术历经了多次变革,多种供热设备设施及应用软件的智能管控系统形成了N个信息孤岛,相对独立数据流不能互联互通,掣肘企业经济运行管理是热企降本增效的一大难题,可以将大数据统筹、云计算、智能预测等先进技术的引入供热管理系统,利用数据技术打通供热模块的纵深结构,组建一个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供热生态平衡系统。实现降低能耗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优化热网建设
关键词:数据流;云平台;一体化;智能运维
引言
        我国大中型城市集中供热的规模不断扩大,供热企业需要平衡好供热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舒适性、经济性等诸多方面的矛盾因素。随着大数据统筹技术的出现和信息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智能运维技术升级传统供热管理模式成为新的趋势;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打造数字化智能供热,提升供热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是供热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的时代要求。本文根据对智慧热网的建设构架和组建管理控制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不断提升供热行业内部管理水平。
1 供热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的重要性
        构建“三个一”(搭建一个智慧供热云平台、整合一张供热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实现一套全网自动平衡控制)智慧热网建设理念,利用大数据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优势,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打造数字化智慧供热,全面降能耗、降成本,增收益,提服务。
1.1保障企业经济运行策略的准确性
        智慧热网的建设的主要技术构架、层次划分以及物理信息系统的组建和实施要以企业经济运行效益为核心突破点,以用户需求为建设方向,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分阶段、分层级精准推进智慧供热工作,去繁求简,简化数据运算公式提高有效输出的实际应用。减少人工策略对系统运行的干预权限。

1.2增强数据信息资源规划
        信息资源是热企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它涉及到热企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一切数据和业务,贯穿于热企管理的全过程。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热企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将热企信息资源统一规范是保障数据流在各平台交互的重要条件,首先建设一体化的数据标准统一,即统一编码;统一存储;数据一致;数据共享;统一接口。将生产管理中应用到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维态数据三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区分应用。
1.3全面开展云端自助业务的普及性
        将供热工作分化成可执行数据信息,利用逻辑运算公式形成任务流程化;执行程序化;过程痕迹化;结果目视化的新型供热管理模式,实现方便、实用、完善的多平台端口操作界面。
形成部门间公共办公平台功能,各功能模块信息共享,实现不同工种业务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满足供热企业实际工作与制度措施相匹配的数据信息资源,助力自助业务的全面实施应用。各个生产应用基础信息的平台共享,相关信息按权限分配,业务处理人员第一时间获取营销数据、供热状态等信息,提高人工作业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2 智慧化热网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互联网+”技术感知连接供热系统“源-网-荷-储”全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数据统筹分析优化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运用模型预测等控制技术按需精准调控系统,构建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诊断、自优化、自调节的供热系统。
2.1生产管理系统:涵盖设备台账、缺陷管理、巡检管理、定期工作、运行日志、两票管理等,推进热网企业规范化、精益化生产管理。
        2.2经济运行系统:涵盖计划下达、能耗统计、指标对比分析、能耗红黑榜、指标考核、调节策略等,为生产调度与节能降耗管理提供依据,提升经济运行管理水平。
        2.3微信“零跑腿”系统:通过企业微信公众平台将用户与企业紧密连接,打通客服和收费系统,实现在线交费、报修服务、停暖复暖申请、退费申请、面积变更、用热性质变更、低保办理、过户变更、信息变更等一系列“零跑腿”业务,让用户足不出户体验高效供热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美誉度。
        2.4供热云手机APP系统:面向企业领导和员工开发的一款基于生产、运行、收费、客服、稽核各环节设计的集合功能软件,打通供热信息化死角,领导层、管理人员、运维人员、收费客服、稽核人员可随时通过手机实现查阅、审批、办理业务,实现手机跨平台交互数据,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提高基础供热工作效率,同时支持安卓、ios系统安装和及时下载更新。

        2.5地理信息(GIS)系统:包括定位导航、信息统计、供热效果展示等,实现热源、热网、热力站及热用户的信息展示,方便管理层简明清晰地掌握系统供热效果。
        2.6全网一体化控制系统:各站点无人值守运行,系统依托热负荷预测、实时气象参数、用户室温、建筑特性、热源、热力站及管网运行状态,借助水力平衡软件计算分析,形成最佳热网运行调度调节曲线和调度策略,建立智能优化实时调节模型,实现泵阀联动、一体控制,热源、热网、站点协调运行,同时适应故障应急处理等复杂运行调度问题,全面实时解决管网水力失调、冷热不均、末端参数低等问题。
        2.7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远程视频实时监视,利用图像识别、人机对话、AI智能识别分析等,作为无人值守和远程调度的辅助决策手段,目前视频系统只能看图,不能交互,有待提升功能和应用场景。
3全面明确供热企业的数据化信息管理定位
        通过软件开发、设备配置及后台控制,形成完整的一套运算模型,选择示范泵站、小区重点打造,对热网、水泵变频、阀门等进行统一控制,最终实现泵阀联动、全网平衡,最终实现一体化控制。选择典型热用户和热企一线工作员工使用和检验系统的流畅性和便利性,逐步整改完善,提升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体验感,不断升级软件系统功能模块。
3.1明确信息化管理的归口部门,确定其责权分配,理顺管理关系;
3.2明确信息化能够起到的作用,确定在热企总体战略中的定位
3.3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分项预期;
3.4明确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任务、时间阶段和责任部门
3.5保证后续的信息系统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结束语
        智慧热网的建设和应用兼顾了平衡供热工作的可靠性、环保性、舒适性、经济性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智慧供热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模块,居民用户对用热舒适度的要求与日递增,企业的管理和生产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期望也在增长,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必将在热力行业的信息系统中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