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的生态养殖技术应用 陈达聪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达聪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不少水产养殖人员过于关心产量而不重视水产品的质量。
        阳江市江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摘要: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不少水产养殖人员过于关心产量而不重视水产品的质量。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健康绿色的水产品应运而生,常常供不应求,这使得养殖人员不得不转变养殖理念,生产养殖技术的出现能够很好的服务于水产养殖业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产养殖;生态养殖;应用
        水产品需求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有助于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当前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展开人工养殖时,过于关注水产品产量而忽略质量,还存在部分水产品在病虫害的情况下,养殖场通常应用一系列化学药品展开防治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人体的健康。那么水产养殖业中应用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有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且是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一方面问题。
        1 生态养殖技术简介
        当前,我国多数水产养殖场或是养殖人员仍沿用传统养殖技术,这方面技术通常过于在意养殖规模与养殖产量,而没有重视对养殖的品质与品质的管理,另外还使用人工处理的形式,难以整体管理水产养殖,不但会导致水产品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另外还容易导致出现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经济利益。对比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来说,生态养殖技术基于绿色养殖技术,科学选择养殖品种,另外能够突破以往手工操作的缺陷,可以带给水产品良好的生长环境,使用新型养殖发展形式,基于综合化管理,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在水产养殖业中应用生态养殖技术,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并健全生态养殖管理体系,通过合理有效的养殖形式处理问题。那么应用生态养殖技术于我国水产养殖工作中,在生态环保技术的辅助中,科学制定养殖计划能够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2 传统水产养殖的不足
        2.1环境污染并浪费资源
        以往人工养殖会在很大程度上浪费资源,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部分化学品排放使得水资源被污染并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水产养殖的废料排放会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的程度,对人们的用水安全造成影响。
        2.2水产品病害突出
        以往人工养殖过于关注水产品的产量,而没有考虑到水产品的品质,导致水产品的病害屡见不鲜,而水产品养殖人员为了效益的提升而用药过渡,使得部分水产品用药缺乏规范性,导致药物出现残留,并影响到水产品的品质,在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人们的食品安全势必被影响,同时还妨碍养殖业的发展。
        2.3养殖设备陈旧落伍
        虽说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养殖业的起步较晚,且需要提升养殖业的集中化程度,不少养殖人员的养殖设备长时间缺乏更新维护,导致难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换代,难以达到人们对水产品要求的预期。以往人工养殖模式里,水产品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另外生存环境难以被保证,养殖池难以顺利排水,水产品长时间处于这类环境里生存,会影响到养殖业的质量。
        2.4不合理的选择苗种
        人工养殖选育合理的苗种具有困难性,我国青草鲢鳙等一系列水产品在选择方面当前依然没有改良野生品,难以选种。因部分水产品为野生种,使得其很难在养殖环境中生存发展,会受到空间、密度以及营养等方面的影响,不利于其正常存活。
        2.5粗放式的养殖
        由于水产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支持,我国水产品养殖的饲料大多是原料的形式进行投喂,而原产品质量会对水产品生态环境的好坏造成直接影响,这类粗放养殖模式会影响到自然界生态平衡。
        2.6养殖空间受限
        因养殖空间受限,那么水产养殖人员往往要得到更多的利益,一般会使用密集养殖的形式,会受物质等方面的影响而对生态系统平衡进行皮怀,生态系统群种密度不大,另外食物链不长,缺乏稳定性,使得病害等问题非常容易出现。


        3 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3.1环境选择方面
        生态养殖应尽可能避开工业园,进而保障水质安全,养殖水产品用水尽可能是通过水源鉴定的水,要满足国家标准,改造养殖池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展开杀菌清洁,并完全消除其中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同时要健全水池进排水系统,养殖池生态环境要与自然界的生态环境相似,同时养殖池力的水生植物应合理安排,防止由于水生植物太多而不利于水产品生长发展与。
        3.2饲料选择方面
        我国水产品饲料发展速度比较缓慢,饲料通常来源于国外的进口,且我国饲料多是短缺,那么就要加强对饲料的研究力度。水产品的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饲料的质量,我国对水产品饲料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晚,且未清晰地把控饲料营养结构,同时饲料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水产品的生产环境,所以需要应用合理且科学的投喂形式,饲料大小以及质量上需要按照水产品的品种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3.3药物选择方面
        养殖水产品时,水产品病害是很难规避的,那么就需要养殖人员在投放药物的过程中选用合理的药物,投放量应合适,选用的药物需要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在药物选择方面尽量选用对水产品发展影响不大的药物。
        4 水产养殖中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4.1建立科学养殖理念
        养殖人员应具有科学且健康的水产品养殖理念,不能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同时给水产品带来更加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另外通过科学有效的养殖形式加强水产品的质量以及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养殖人员还要选用良好的苗种,避免使用近亲杂交苗种,选用易存活且具有良好抗病性的苗种,另外通过生物工程等形式水体净化水产品的养殖池,使水产品生活环境能够处于绿色且无污染的状态。
        4.2完善生态环境
        水产品所生存的生态系统需要健康且无污染,在这个系统中,一切的活动需要基于水产品的需要开展,要具有一个健全的系统,将各类资源全面的利用,要合理安排生态系统里的温度、氧气含量、植物和菌种种类等,建设完整的生态系统。
        4.3把控生态系统稳定性
        水产品的繁殖和发展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密切关联,稳定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水产品更加健康的生长,要避免有害物质对水产造成污染,就需要保持生态系统物种具有多样性,将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模拟,药物选择方面需要尽可能地选用对水产品生长发育影响不大的药物,基于共生原则、混养原则和协同原则等对菌类植物和水草进行种植提升水产品的抗病性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
        5 结语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质量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水产品已是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缺的食材,同时人们对水产品的安全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所以就需要对养殖技术的要点展开深入分析,另外合理选择适合的苗种,加大对优质水产品的培育力度,且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选用相应的饲料展开养殖工作,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水产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技术的互相结合的形式,使水产养殖体系能够进一步优化完善,确保生物链稳定,另外保证水生物能够在生产的各阶段得到需要的营养物。有关人员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学习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熟练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进而能够在解决养殖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时可以使水产养殖效益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春华.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渔业致富指南,2019(13):29-30.
        [2]马强.浅谈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南方农业,2019,13(17):147-148.
        [3]田雨.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5):166,179.
        [4]冯东岳,季相山.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水产,2018(03):87-90.
        [5]田海军.微生态制剂“零耗氧活性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试验[J].渔业致富指南,2018(10):58-60.
        [6]董兴国,景红军,李令国,沈海荣.水生态循环处理与再利用系统在水产养殖生产上的初步应用[J].科学养鱼,2019(04):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