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利向民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利向民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这个工作中,水域的环境是非常关键的,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对于环境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养殖环境被污染的问题时有发生。
        阳江市江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这个工作中,水域的环境是非常关键的,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对于环境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养殖环境被污染的问题时有发生。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导致水产养殖污染的原因,并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措施
        我国农业发展中,渔业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而水产养殖也是重点构成部分之一。水产养殖为人工培育与水生物养殖的过程,因该工作需要水资源的支持,所以在对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有关水产养殖工作的制度和法律法规等仍需要完善,所以导致在工作开展当中会存在不少问题,水域环境污染就是当中需要处理的重点问题之一。
        1 污染水产养殖的因素分析
        1.1污染物
        通过有关研究表明,杂食性的鱼类消化率通常约为80%,腐蚀性和植物性鱼类消化率通常不高于这个数值,那么没有通过鱼消化的事物会同鱼没有消化的排泄物共同存在于养殖系统里,导致发生水体污染问题。
        1.2水生物代谢与分解
        有些水生物接收的饲料里具有氮成分,通过研究表明,其中只有一部分的氮会和水生物同化,另外的会和其排泄物进入到养殖环境里,排泄物中约有60%可溶性有机氮,这部分排泄物与饲料会受到水生物的分解,进而成为无机物。在光合作用下水生植物可以固定它们,若有太多的残留,加上养殖人员没有及时情况,会导致出现污染。
        1.3过大的养殖密度
        养殖人员要提高经济效益,通常会在养殖区域中过多养殖生物,这导致养殖密度增加,另外水里氧气会被更多的消耗,如此一来需要给予更多饲料,导致水里氧气越来越少,并增加有害物质。
        1.4使用药物
        要使养殖区中的生物能够健康成长,通常来说,养殖人员会添加一系列药物来达到这个目的,但应用药物的同时也容易污染到养殖环境。
        2 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
        2.1水体富营养化
        在养殖过程中,若是养殖的形式缺乏合理性,就容易导致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和饲料里的有害物质留存于养殖环境里,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如果水体出现这种问题,容易使得水生植物生长速度加快,大量消耗氧气,并减少水质的透明度,进而取代已有的沉积植物,并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还会造成水生物死亡。
        2.2微生物污染
        一般来说,水里会存在一部分的微生物,这部分微生物同样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而由于养殖不规范的操作容易产生微生物污染问题,一般含有真菌和细菌等,这部分微生物不利于水生物的生长,同样还会影响到人的健康安全。
        2.3物理污染与重金属污染
        水产养殖当中会形成垃圾,或是一系列养殖工具带来的油渍侵入进养殖环境里,导致出现养殖环境污染的问题,虽说部分程度较轻的污染可以经过水里生态系统循环得以净化,要是重度污染的情况,就会影响到水生生物。属于物理污染,另外重金属污染也是主要污染源之一,这部分重金属可能来自于外在的环境。
        2.4地质生态环境
        在养殖水产品时,其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地质被破坏,同时还会对水体健康造成影响,另外水产养殖要使用到非常多的土地,那么要开发土地,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容易造成生态失衡。
        3 水产养殖污染对策
        3.1健全水产养殖系统
        水产养殖工作中需要有健康水质的支持,如此才能够提高水产品的质量,这要求多个部门配合管理进而降低水体污染的情况。

建立并健全水产养殖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生物受到外界污染的程度,有助于水生物在健康环境中生长,因此水产养殖系统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健全的养殖系统涵盖许多内容,其中包含有养殖结构、饲料和水体质量等方面,需要建立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应用各种形式结合的形式构建健康安全的养殖环境。养殖人员可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到水产养殖工作中,不仅有助于促进养殖生物能够更好的生长,并提升水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劳动消耗,最大化地提高经济效益。
        3.2加强拓展区域循环水产养殖
        对于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上,需要有关管理部门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循环水产养殖工作进行,另外养殖工作开展时,需要按照水产养殖的具体状态提出整体的分析总结,同时建立合适目前水产养殖发展的路线。不但要确保水产养殖能够有序发展,同时还需要综合治理水体污染,通过有效的政策提高对水产污染的控制力度,另外在水产养殖工作中,可应用区域性养殖形式,优化配置有关水源污染,建立有效的循环性发展系统,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少水产养殖里的一系列污染问题。
        3.3应用科学养殖手段
        饲料是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那么需要严格控制饲料的应用,进而从根本上降低污染问题,在喂养的过程中需要应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各生物的各种生长时期要加入其需要的微量元素,如此可以使水产品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添加元素时需要使用科学有效的输送技术降低因饲料溶解导致的环境污染情况,还要通过合理的手段计算水生物进食量,科学喂食,避免对水生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3.4水产养殖环境优化
        对水产品养殖容量造成影响的关键点在于生态和环境,管理形式和环境会给水环境带来各类影响。另外生物效应与养殖间共同作用同样会影响到养殖容量。水产养殖系统外部因素就是水产养殖环境,是一类污染源。那么需要养殖人员能够进一步优化环境。可在河流上游的部分设置养殖区域,如此能够从源头上降低水源污染的问题。另外水产养殖区域需要尽可能地离污水排放工厂更远,降低由于废水的排放而导致污染水资源的问题出现。养殖人员需要基于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区域,持续优化水产养殖环境来展开更加合理的水产养殖。
        3.5积极培养有关人才
        从当前来看,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文化水平程度不高,另外大多是个体养殖,通常未受到国正规行业培训,此外水产养殖技术相对较为陈旧。在政府的持续推广下,更多的养殖人员开始参与到养殖知识方面的学习,通过定期进行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掌握养殖方面的相关技术知识,另外通过应用有效的手段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更好的发展下去。
        3.6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
        对于水产养殖管理工作来说,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那么要通过政府制定的有关强制性的手段才可以从源头上有效的控制好污染,这就需要政府能够调查水体污染的来源,同时进行密切的监测工作,基于相关部门清楚具体的状态,设置对水产养殖有利的政策,对水体污染来说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这部分政府的设置需要整体且强制的属性,防止部分企业利用政策方面的漏洞做出违规行为。科学全面的政策手段才能够有助于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有利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的规模也在逐年增大,那么在这个发展当中,水产养殖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导致养殖人员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损失。所以就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养殖企业能够一起找寻科学合理的形式来针对性地控制环境污染问题,进而能够有助于水产养殖业持续且健康地发展,养殖人员还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学习更加先进的养殖技术,并合理的应用到自身的实践当中来,进而有助于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盛瑾玉.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21.
        [2]阳坤.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241.
        [3]石学峰,王惠珍,芦瑞.论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116.
        [4]秦国平.浅谈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19.
        [5]龚天辉.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产生及防控对策[J].低碳世界,2016(28):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