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周建修
[导读] 摘要:现在我国地铁施工经验愈发成熟,社会各界都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76
        摘要:现在我国地铁施工经验愈发成熟,社会各界都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地铁施工中,需要全面控制安全隐患,有效避免施工险情。对此,要从地铁工程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提升现场安全管理质量,为地铁施工创设安全的环境,确保施工质量,并使其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地铁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铁施工;施工阶段;安全管理
        1、地铁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特点
        安全管理覆盖各个施工环节,实际安全控制状况将直接对项目的整体管理质量造成影响。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相继出现一系列安全质量问题,在此背景下,安全管理成为社会各界高度热议的话题。由于地铁施工环境复杂,所以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地铁施工中必须明确安全管理内容,创建具有可行性的管理目标,引入合适的风险管理手段,从而实现对地铁施工全阶段的安全管理。
        地铁建设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如下 3 点:(1)地铁车站建设环境复杂,广泛使用到浅埋暗挖法等多种技术手段,伴随施工作业的持续推进,若遇到十字路口等车流量较大区域,极容易对正常交通运行造成影响。地下管网分布较广,通过浅埋暗挖法展开施工作业时,常遇到穿越河流、管线等问题,随之加大了施工风险。对此,为确保地面的稳定性,避免其出现坍塌现象,就必须做好保护工作,全面确保地下管线、道路等周边环境的稳定性。(2)地铁施工作业中伴随明显的风险,从建设区域的角度来看,多位于城市核心地带,加上工程结构的复杂性,加大了施工风险,存在大量不可预见因素。相关数据表明,在各类型地铁事故中,因地下线施工而引发的事故已经达到总量的 96%,仅有少部分源自于地面线等施工环节。地铁沿线穿越大量城市核心区域建筑物,工程风险随之加大。(3)地铁建设工程量大,常遇到大面积拆迁等问题,为确保各生产要素达到协调状态,改修与改线作业必不可少,在原有施工作业的基础上加大了工作量,且明显提升了地铁建设难度。
        2、地铁施工阶段安全管理风险
        2.1、渗漏及开裂控制问题
        渗漏及开裂控制是地铁工程施工的工作重点,受到自然条件、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地铁工程中预埋件位置常出现渗漏的问题。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现场浇筑、振捣过程中,因某些障碍物的存在使得内部振捣不密实而产生混凝土结构缺陷,进而引发渗漏。在进行预埋预设施工时,因预埋件除锈工作不到位,构件表面存在的锈渍导致其与周围混凝土的粘结力程度降低,因后期振捣或震动,预埋件与混凝土结构间发生相对运动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2.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问题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性能直接相关,若配合比不当,或选取的配合比方案与地铁工程质量指标不匹配,在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其强度、荷载能力、防水性等无法达到地铁工程质量的要求时而引发质量问题。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与其性能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需要经过多次试验而找出最佳配合比方案。若配合比试验开展不规范或直接依照经验选择配合比参数,再加上混凝土质量检查工作不严格,就会给地铁工程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3、预埋技术控制问题
        预埋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该技术的被重视程度与其应用普遍程度之间差异较大。实际在施工过程中对预埋技术控制重视不足,例如,在施工预埋件时,没有仔细核实预埋件的位置,结果造成预埋件与设计方案不符,导致出现多余的预留孔洞且未得到及时的填补处理。后期被发现后,就需要对其进行钻孔切割,以保证孔洞位置准确及结构能够满足工程荷载的要求。而重复的孔洞处理必然会影响到地铁工程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导致其综合效益降低。


        3、地铁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施工前的安全管理
        (1)项目部在确定具体的项目工程之前一定会对整个施工范围进行较为仔细的勘察,提前对整个交通状况进行合理规划,注意和交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结合城建单位提供的相关地下管道和线路排布情况,对其进行复查以确定地下管线的种类、分布情况及产权单位,进行相应的标注,同时对此类线路所波及的区域进行沟通和协调,保障在施工之前做好对整体线路和管道的保护措施。(2)在开展地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包含深基坑、高大模板、矿山法隧道、爆破作业、高边坡支护、起重吊装及下穿既有隧道等一系列相对危险的工程内容,因此一定要对此类工程编写相应施工计划书,由相关工程师以及专家审核之后如何按照流程审批执行。
        3.2、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
        对于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不仅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还需要先进的机械设备,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对整个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管理与监督,可以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与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利用设备建立完善的监控网络,对各项施工环节进行全过程记录与跟踪,同时建立资源库,实现远程监控,对相关的隐患与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及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实现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目标。
        3.3、施工机械设备应用管理及人员调配
        针对施工现场中施工机械的安全风险,应当保障施工机械设备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合理使用。首先应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核心使用技术,保障施工机械能够正常熟练使用。其次,应当对操作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工人拥有合法的上岗证件,保证施工工人拥有较为成熟的施工机械设备操作技能。另外也要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保障施工机械电力充足,确保施工机械正常运行,同时做好防水措施,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设备进水而导致的故障。完善施工机械的应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机械的使用范围、使用须知和使用方法并保障施工机械日常维护,若是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派遣维修人员进行修理。施工机械所在的施工工作区域、施工工人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防止危害到人身安全。同时避免施工机械设备过度使用或不合理使用,对违反机械设备使用的操作人员严肃处理。
        3.4、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
        为了充分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施工工人举办安全教育宣讲活动,其中包含提高安全施工意识,合理使用施工机械,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以及完善安全施工的培训制度。建立施工现场督导机制,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不安全不合理施工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进行深刻严厉的教育。创建安全教育考核制度,定期对施工工人举办考核工作,另外将地铁建设当中的重要事故作为案例进行宣讲,让施工工人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利用系统化的安全教育来提升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提升施工工人在安全施工期间的自觉程度,培养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施工工人的安全风险。
        总之,地铁工程项目的开展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内容,因此要对其整个过程进行管控,加强人、机、物、环、法等因素与地铁安全施工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改善和优化,从而确保整个地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章俊.地铁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7):269-271.
        [2]王志强,刘硕,马婷婷,王陶陶,孟玮.风险偏好视角下地铁施工安全群体行为博弈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03):138-144.
        [3]岳晨曦.地铁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12.
        [4]刘嘉欣. 基于地铁施工阶段危险源的险兆事件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5]陈远建. 地铁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