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病形势以及人们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加大范围,做到有效防控疾病。疾控中心的工作也应改做到精细化管理,只有管理好档案,才可以使疾病预防控制信息资源被需要的人充分利用。我们疾病控制中心建立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使用率,让其发挥其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管理;档案利用
1 引言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是预防医学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长期积累的资料,对开展疫情的预测预报、流行病学分析、制订公共卫生实施监督监测方案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为若干年后发现或分析疫情流行规律提供依据。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将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使业务档案发挥其利用价值,从而服务于卫生事业,并大力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
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首先,疾控档案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的有利参考资料。通过对疾控档案的交流和借鉴,从而更好地寻找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质量;其次,疾控档案管理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病例详情的疾控档案能够指导民众提高对传染疾病的认识,增强人们对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识,有利于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再者,疾控档案能够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良好发展。疾控档案代表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前进步伐,为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良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3 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及利用的不足
3.1 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安排不够合理
目前大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都缺乏专业性人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都不具备专业技术,可是针对一些特殊的比较重要的医疗档案来说,其管理人员应该是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管理与利用的精准度,然而目前很多档案管理者都不具备专业能力,甚至有些人员年纪较大,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也不足,不能熟悉掌握先进的设备进行档案管理,很难达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其次很多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者是外聘来的,职位流动性较大,可以拥有档案专业助理馆员及以上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致使档案的整理与上交工作不及时,一些档案堆积没有得到有效整理,存放位置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太过重视人事、业务等方面档案的整理,忽视了设备仪器、科研项目等方面档案的整理和归档,档案资料出现了严重缺失的情况,从而影响档案的利用情况。
3.2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多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在沿用落后的卫生防疫机构的档案管理模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些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检查监督。个别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意识淡薄,不注意保存工作中形成的文字资料,档案的管理也缺乏科学性,建档、归档也不明确。
3.3 档案的利用率不高,未认清档案的重要性
针对那些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室的同时档案管理制度也相对较为完备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说,仍旧存在档案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工作人员能够在需要查阅档案的时候可以简约、快速的查阅自己想要的档案资料,然而部分工作人员未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认为档案不过就是“例行公事”般的记录一些无用的内容而已,没有经常去查阅档案,导致档案的利用率过于低下,浪费了珍贵的档案资源。
4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及利用策略
4.1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想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转变档案管理观念,并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这对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第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应当积极引入具有丰富社会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4.2 健全档案管理与利用机制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如果想要得到高效的管理和有效的利用,首先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体系,这是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关键。由于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种类比较多,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要符合实际情况。同时档案管理制度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保证与时俱进,制定出一套标准的、规范的、统一的档案收集标准,并明确档案材料收集的范围与收集的重点内容。在制定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时,档案管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各科室的主要业务及其活动,在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的基础上,与各科室进行协商,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
4.3 把握文件归档的时间
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诸如一个科研课题,完成需要几年时间,实际操作中,将它放在完成年归档。基建档案一般要等到大楼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归档,这样收集档案齐全完整,又不会造成一些混乱。设备档案往往按成套性归档,既容易检索,又容易利用。
4.4 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水平
首先,要将原有的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预测上级和其他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改变以往“坐等需求”的做法,这能够在传染病爆发时,让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人员快速调取档案,节约大量的时间。其次,要实现局域网上档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且要能够及时地更新疾病信息,让人们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消息,这样才能减轻民众对疾病的恐慌。最后,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作,做到边建档边利用,不断完善档案,编纂人员要多方面、多角度地编纂专题档案,整合相似的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将档案信息资源能够被充分合理的利用,进而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工作早日得到普及。
5 结语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公共卫生服务、卫生学评价、科研培训等活动以及各项工作改革发展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字、图片及其他不同形式的记载载体。它是人类社会一种巨大的信息资源,既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长期积累下的财富,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重要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管理与利用工作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但就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与社会发展要求,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分析探究,寻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的发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于临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及档案利用[J].兰台内外,2019(11):31-32.
[2]欧阳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及档案利用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23):57.
[3]胡常全.医院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黑龙江档案,2017,(0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