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 边卫国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边卫国
[导读] 摘要: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尤其要注重结合环境保护开展规划设计工作,更好地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其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第五工程处
        摘要: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尤其要注重结合环境保护开展规划设计工作,更好地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其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环境保护;思考;研究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实施中,需要从各个阶段进行综合考量,有效地将环保意识与设计方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逐步转变发展理念,使其能够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这样就能有效保证工程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1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当前,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已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的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并且在设计环节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重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不仅能够促进施工单位的综合竞争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升该行业的发展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业主,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符合考核机构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在降低设计需求与时间的基础上,还能大幅度地提升设计成果的经济效益,对设计成果的使用周期有着重要作用。
        2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分析
        2.1工程规划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划展开研究分析可以发现,相关人员们在展开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一些影响,因此,并未在规划方案当中提出相关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没有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工程建设规划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这样一来,人们在展开具体施工的时候,就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而就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也会遭到影响,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2.2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库区和下游河道的泥沙输送以及沉淀模式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如三门峡工程,为了使下游的地上河部分不再淤高,在工程设计时就想要将黄河的泥沙拦截在三门峡水库之内,想通过这种方法使流入下游的水体变得清澈。但是这种做法却将上游的渭河严重的污染,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设计完善的排沙系统,后来经过多次改造之后,下游的淤泥仍然大量的存在,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水库蓄水量的减少,同时也容易引发洪涝灾害,使得下游的百姓深受其苦。当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也正在强烈呼吁三门峡工程的改建。
        2.3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是在一个空间内生存的特种,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使陆地上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区域内生物种类的减少。影响最明显的是水生生物。在水源上建设工程,随着水源水位的升高,水生生物的产卵及生长的原有环境被破坏,如鱼的迁徙路线被阻断,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种类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地生物的破坏是直接性和永久性的,同时会导致区域内土壤发生盐化等,造成陆地生物种类的减少。
        3 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方案
        3.1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水利工程的建设宗旨应该时刻以注重生态为本为首要考虑对象,更要贯彻生态环保意识,以及加强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注重生态环境的施工团队可以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有时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施工团队的初心应该指向生态和谐,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领导阶层更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贯彻到每一个水利建设团队来,从根本上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加强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更要将建设污水和废水经过严格处理后排放到正确的地方。


        3.2建立环境友好型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友好型水利工程,即让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平发展,让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最终促进二者的良性发展。在这一环节,首先要立足于现状,建立水利工程建设流域的综合规划体系。据相关报道,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会,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优势,促进环境和水利工程的统筹发展。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江河领域周边环境的实地调研查看,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地形地势特点、水文环境信息以及周边所住居民情况。通过加强对江河流域的调研工作,建立江河领域生态保护系统,加大监督保护力度,让水能资源真正做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3加强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的沟通
        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建设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所以就需要加强与施工建设单位间的沟通联系。一般来说,不同的机构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有所差异,在实际的设计中要,结合环境和景点以及生态环境的不同需要,结合实际的建设规划利益作出相应的建设规划调整。所以涉设计机构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或者是提议的方式来加强施工建设单位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从而有序在实际的施工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认识,确保整个环境保护工作质量越来越高。
        3.4运用环保材料及新兴环保建设技术
        水利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建设途中会生产出很多环保施工材料,这样的材料往往可以进行加工实现二次利用,所以这就要求现在的水利施工团队注重对工程施工的材料回收,也更是对各种材料的充分利用,并且还要运用新兴环保建设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中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因此要运用摆在眼前的技术,与此同时,我国水利工程中不论是领导阶层还是施工团队,现今当务之急是走绿色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现今更要摒弃传统思想上的认知,对于外国的水利工程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也要随之借鉴以用到我们自己的水利建设上来,对水利建设的各种实施方略要进行改革,不断调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种种弊端,从而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
        3.5实施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要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此时,管理人员应重点控制施工现场的水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范围,使用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方法。例如,在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时,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音墙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还可以科学规划施工中大型设备运行、材料运输等环节的时间,并严格落实这一规划,避免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休息。
        3.6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建设水利工程的实践表明,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都或多或少的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加大,可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恢复的,破坏后的生态环境很难再达到平衡。需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通过明确补偿主体和补偿范围,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建设,以缓解生态环境的破坏。
        4 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大有可为,从项目全生命阶段考虑,实现全专业参与,视野从传统工程水利向现代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景观水利、低碳水利等)拓展和提升,将大大提升设计单位的设计产品的品位和内涵,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设计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也将最终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使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晓峰.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1):85.
        [2]蒋明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环境保护设计简述[J].商品与质量,2016(7):23.
        [3]胡斌宝.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分析[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02):41-44.
        [4]昂吉卓玛.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