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分析 任广胜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任广胜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生产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我国的重要支柱型产业。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程使用率具有积极影响。
        黑龙江蓝波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生产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我国的重要支柱型产业。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程使用率具有积极影响。我国的水利工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所采用的工艺材料等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导流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技术,为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导流施工技术,则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还能够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国家建设质量水平的增强。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保障施工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速度,减少工期,使得水利工程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应用中。所以,施工企业应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并能够熟练掌握导流施工技术,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保障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作。
        1导流施工技术的概述
        水利工程中的导流施工技术是一种水利引导技术,是通过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水流的疏导,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舒缓,有效避免水流冲击情况的发生,为水利工程施工的进步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导流施工技术除了能够舒缓水流,还能有效控制水流的大小及方向,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施工成本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利用导流施工技术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性质和情况,确保导流施工技术能够对实际的水利施工起到积极的作用。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实际应用的时候还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地质、水利工程的施工指标等,如果有一项不符合导流施工技术实施的条件,都会严重影响导流施工技术的实施,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前应该对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调查,促进水利工程的高效实施。
        2导流技术的施工特点
        导流施工技术的实现要坚持科学选址、制定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方案、制定科学计划等方面开始进行。首先导流技术的实施要做好科学选址坝址,这个步骤是开展水利工程的基础,在施工之前,专业人员要充分考察水利工程选址区域的地形地势、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工程期、工程量、水能指标等,经过考察选址出合适的坝址,提升水利工程开展的效率;其次要制定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方案。在科学选址时,设计人员要制定好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方案,从导流明渠开始增强厂房分布的合理性,继而在选址完成以后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最后,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通过分析分析水利工程发展的现状,并增强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率,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3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策
        导流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施工技术,其中全段围堰和分段围堰方法使用率较高。其主要作用就是使得水流可以避开施工现场,进而可以减少水流对施工现场造成的破坏,有效地将水流引导下游,这种方式为全段围堰,详细分为隧洞和明渠导流两种。而将水体引入坝体之后,挖掘缺口或者低孔开展排水工作,这个过程为分段围堰方法。
        3.1明渠导流法
        明渠导流适用于滩涂开阔或两岸地势平缓的平原河流。一般情况下,河道在滩涂或河岸上挖,横围堰建在基坑的上游和下游。河道的水流通过河道排出。明渠导流适用条件:如果河床覆盖层很深,不易分期导流,或坝址处河床较窄,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之一,可考虑明渠导流方案。①工期短,缺乏专业设备和相关经验;②导流流量大,地质条件不适合导流洞开挖;③施工期有木质、通航、排冰条件;④有平台,沿河岸有肩宽的古河或哑口。明渠导流布置:①引水轴线位置。尽量布置在河道口、古河道或宽平台处,避免深挖,缩短河道长度,尽量避开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避免滑坡、崩塌。为使水流顺畅,包括轴线与干流夹角小于30°,明渠转弯半直径不应小于渠底宽度的5倍;②进出口改善。进出口高程根据施工期通航、水流、过木、排冰等情况确定。为减少总开挖量,在考虑进洞因素后,宜增加开挖高度;③如果渠底是软土,必须做好防渗工作。


        3.2分段围堰导流技术的应用
        由于分段围堰导流技术涉及到的分段工程非常多,导致在具体的设计和施工环节比较复杂,通常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先进行多个河道的分流,然后再进行泄流设施的分段泄流,这种导流方式主要用于水流较大,而且导流的时间较长的水利工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导流施工前应该进行河道水流量的提前调查,并进行泄流设施的科学设计,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泄流设施的建设,而且应该明确施工的工期,对各个分段的泄流设施进行有效地分部施工,促进整个水利工程的有序进行,使得泄流建筑设施的功能性最强。
        3.3涵洞施工
        目前水利工程进行导流施工方案设计时,涵洞施工导流技术方案获得了一定认可,确保了导流处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涵洞导流主要是在水利工程主体基坑的上游或下游位置进行围堰处理,然后根据围堰的位置修筑地下涵洞,确保水流可以通过涵洞流向下游,很好地避免了水流汇聚对工程基坑造成的间接影响。涵洞施工技术方案有一定的局限,其主要应用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在具体施工建设时,该技术方案可以保障施工灵活、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可控,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可靠性与经济性。
        3.4全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指的是将河道的全段进行一次性的拦截,以此来进行导流施工。全段围堰的方法常常应用于河床比较狭窄、水流比较湍急且基坑作业的面积不大的施工环境。全段围堰法包含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洞导流等导流方式。1)明渠导流法,明渠导流通常应用在两岸宽广或者坡度平缓的滩地上,修建流水渠道在河岸或者滩地上,而且将围堰修建在需要导流的地段,这样横向围堰修建在水利工程的上下游,可以避免水流走到断裂的河道,从而导致河岸、滩地上的水渠中下泄流水,即明渠导流法。2)涵洞导流,在河道水流量小或者进入到枯水期时,常常会应用到涵洞导流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在河流的下游可以修建围堰建筑物,引导河道水流在经过涵洞之后朝下游流动,修建涵洞时要做好选择直线修建,减少渗漏、淤泥的问题,使得河道流水变得通畅。涵洞疏导的灵活性增强,确保涵洞导流的使用更加便捷,继而帮助工程施工成本降低。3)渡槽导流,在枯水期、水量较少的时候,可以应用渡槽导流的方式修建小型的水利工程,这样结合桥梁、隧道、沟渠的方式来组成输水系统,经过道路、建筑、公路等障碍时,设定好相应的地点,然后再进行调水、灌溉。
        3.5坝体缺口导流
        在水利工程开展导流工作时,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如涵道建设、围堰施工、明渠导流等都需要采用混凝土进行施工,因为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强度与刚性,可以满足上述施工的技术要求,以达到施工设计方案的预期效果。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是遇到水位上涨时,为了避免水流对工程主体造成直接的影响,可以合理地利用混凝土坝体预留的缺口进行泄洪,合理地降低河道水位,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不会受到较大影响,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施工企业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导流施工技术,使得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有所保障,进而可以实现减低施工成本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促进水利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华.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门窗,2019(24):139.
        [2]罗伟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235+238.
        [3]史华栋.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97.
        [4]徐泽明.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实践[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5):13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