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8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发展。混凝土结构拥有稳固性、安全性以及防火性等优势,因此其已经普遍被运用在国内水利工程建设之中。然而在现实施工作业时,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混凝土结构时常会产生缝隙,这也给水利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对其实施治理,以提升工程的整体品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
引言
水利工程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裂缝,造成其承载能力、耐久性、防水性的下降,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文章主要阐述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方面的技术,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1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会造成混凝土裂缝:一是混凝土自身理化性质的改变而出现的裂缝;二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所引发的混凝土裂缝。
1.1混凝土自身理化性质的改变而出现的裂缝
混凝土自身理化性质的改变所引发的裂缝主要包括沉降裂缝、收缩裂缝、塑性裂缝3种类型。(1)沉降裂缝。此种裂缝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初凝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置时配比设计不够合理造成的,例如混凝土中粗细集料配比不合理、水灰比配比不合理、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粗料较多而振捣不够充分等,都会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2)收缩裂缝。此种裂缝产生的原因在于混凝土凝固时会发生收缩,此过程产生的力量会和混凝土本身的约束力相互作用而产生裂缝。此种裂缝的产生和混凝土材料性质相关,多出现在混凝土配筋率相对较高的构件中。除此之外,若是对已成型的混凝土重新浇筑也会引发此种裂缝。(3)塑性裂缝。此种裂缝主要是指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还处在塑性收缩情况下,其内部颗粒会受到重力影响而浮动。一旦此种浮动受到钢筋骨架以及模板的限制且无法解除时,就容易顺着钢筋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1.2外部因素对混凝土产生的裂缝
(1)施工环境引发的裂缝。水利工程施工所处环境较复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引发裂缝,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工程的后期,特别是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温差较大的区域发生较多。此种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存在较大温差,内外热胀冷缩程度不同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相应拉应力而产生的。除此之外,水利工程所处区域地质较为松散或者不均匀、压实度较差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而引发沉降裂缝。(2)施工工艺引发的裂缝。此种裂缝主要是由于施工中没有按照标准工艺和流程而引发的混凝土裂缝。例如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不充分、振捣不够密实等都会引发离析问题,从而引发混凝土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就容易造成钢筋锈蚀,从而造成混凝土内部发生膨胀应力,进而造成混凝土裂缝。
2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2.1施工建材管控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时,所使用的施工建材能够直接决定混凝土结构的最终稳固性,一旦建材出现问题,那么就极容易产生裂缝。对于这一问题,施工人员应该将施工建材的管控工作放在首位,在对各种施工建材采买过程中,保证引进的水泥型号、各种配料以及添加剂都与相关标准相符,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各项功能。除此之外,对于水泥型号的选取,在确保其品质的前提下,应该选取与水化合过程中释放热量较少的水泥。
具体来讲,施工单位应该创建起完善的水泥选取标准,同时在对水泥采购时,尽量选择品质能够得到保证的生产厂家进行合作,在水泥进场之后,施工人员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对水泥进行抽样化验,一旦发现品质出现问题的水泥,坚决不允许使用,这样能够显著的降低由于水泥品质而造成混凝土出现缝隙的几率。在选取粗骨料时,要在确保其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一些直径比较大的石料,这样能降低水泥的用量,另外,其含有的泥土量应该低于2%。
2.2混凝土配比管理
在对施工建材选取完毕后,施工人员应该计算出品质最高的混凝土配合比。首先,应该反复利用各项材质进行配比实验;其次还应该对配比实验所得到的混凝土坚固度、陷落度等各项数据进行监测,如此才可以确定出最合理的配合比,以此来从根基上提升混凝土的功能;最后要合理的确定混凝土搅拌的时间长度,如果时间过长,那么就会致使混凝土严重液化,降低其稳固性,如果时间过短,就不能够让所有配料全面融合,从而降低其品质。另外,如果不是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配比,那么要注意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保证其品质不受影响。例如,在对其运输过程中应该做好路线规划,尽量避开交通早高峰以及晚高峰,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如若是在夏天施工,应该在混凝土运输车上面加盖降温布,对其进行降温。
2.3施工温度管理
通常而言,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升高的原因,都是由于水泥与水化合时所产生的热量而引起的。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依据混凝土具体所需功能,尽可能的降低水泥的使用,或是使用水化合热量偏低的水泥,如此便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配比时温度升高的问题。另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前,要使用凉水对碎石进行冲洗,这样也能够减少混凝土搅拌所释放的热量。在进行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选取浇筑时间以及办法。一般会在早间六点到九点,晚间五点到七点来对混凝土搅拌并进行浇筑作业,在这一时间段,可以预防日间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大的问题。在进行浇筑作业时,施工人员还应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利用泵送混凝土,并全面振捣,能够有效加大其陷落度,且还能提升流动性,达到散热效果。如若水利工程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人员还应该在混凝土里安装冷水管,以便于降低其里部与外部的温度差距,继而减轻其应力,这样便能够有效防止裂缝的出现。
2.4精心制定施工方案,高效落实质量责任
裂缝的产生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密切相关,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精心制定施工方案,通过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从源头上把控裂缝问题。施工方案要明确各方的质量控制责任,从源头上采取防控措施,做好原材料采购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裂缝问题。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开展施工,确保施工方案能落到实处。比如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需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并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意识到自身在裂缝控制中所肩负的职责,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加强对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查,分析出现裂缝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时,混凝土出现缝隙的因素有很多,这也就会严重降低其牢固度以及安全度,所以施工人员应该对混凝土裂缝有着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办法。因此,上文从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分析、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要加强混凝土裂缝控制,分析裂缝的形成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映德.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9,(19).
[2]吕秀敏,孙丽波.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8).
[3]张士兵.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