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隧工程关键工序施工安全风险致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晓立 王增胜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发展也尤为迅速。在高速公路桥隧数量增长的今天,施工要严格遵守国家要求的规范标准,在内外双重风险中稳步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
        河南中宇交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发展也尤为迅速。在高速公路桥隧数量增长的今天,施工要严格遵守国家要求的规范标准,在内外双重风险中稳步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另外,在明确施工方案时要提高人力资源和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做好一切前提保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安全风险;桥隧工程
        1公路桥隧工程风险源的分类
        在公路桥隧工程风险管理中,可将风险源按事故发生、扩大中的特点或效果进行类型划分,以便更好地识别风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存放的、有机会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成为第一类风险源。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存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都会由施工方进行有效制约,一般不存在产生意外释放的机会。但在施工方的制约受到意外损坏,或者意外失效的情况下,安全事故便会马上产生。当此类危险物质越多,释放的能量越大,其拥有的破坏力就越强,因此,想要预防由第一类风险源所引发的安全事故,首先要保证对其采取相应的制约措施,并做好制约失效后的应急处理计划,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按照计划控制风险源。第二类风险源大体包括施工环境导致的安全事故、建造物体的安全事故、施工者的安全事故。采用风险源识别,可以更好地对施工现场实际面临的各类风险源能造成的安全事故影响进行分类与程度区分,清楚地表明哪一类风险源具有怎样的风险级别,有针对性地对风险源进行控制,让安全生产管理、风险预防更有侧重。
        2高速公路桥隧工程关键工序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施工前要考察好一切会影响工程的因素并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高速公路桥隧的施工长度,高速公路桥隧长度决定了总工期的长短及人类资源消耗的费用。早期工作开始时风险系数也颇高,大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了整个工期长短的考量会选择爆破手段,有时候大药量的爆破手段会使工程的风险系数大大增加,一旦造成坍塌事故将会影响整个高速公路桥隧工程施工的进程,因此提前处理好施工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施工前对各个阶段做好管控和衡量是避免施工风险的关键因素。
        2.1开挖阶段。开挖阶段是整个高速公路桥隧工程最重要的工序之一,不仅仅因为开挖阶段是整个桥隧工程的第一阶段,为了避免坍塌及其他影响工程进度事情的发生,必须要爆出坑道周围岩石的稳固,爆破手段也要避免破坏原有的围岩生态结构,因此大部分高速公路桥隧工程尽量选择机械开挖的方法,机械开挖会大大降低破坏性引发的一系列不易解决的问题,不仅如此,在保证规范的前提下,需要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严格的记录地质的一系列变化,从而避免后续问题的出现,需要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做好事前控制。
        2.2钢筋笼安装。水下桩基钢筋笼的安装,需要谨防钢筋笼上浮问题,如果钢筋笼出现上浮,则使得桩基部分没有钢筋,对桩基承载力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桩基工程中钢筋笼都是在加工厂进行集中制造,在施工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绑扎与焊接,在现场吊放并需要注意吊放的安全;桩基钢筋笼由于采用分段吊放,相关人员需要确保各段之间连接性能,同时还要注意搭接长度和接头错开尺寸等参量。
        2.3支护阶段。支护阶段根据时间长短通常被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初期支护,另一个阶段为二次支护,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二次支护。初期支护与二次支护相辅相成共同契合和复合式衬砌。而风险因素引起的高速公路桥隧施工事故常常离不开初期支护的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初期支护阶段占主要部分,有些工程设计方案常常忽略初期支护的细节问题,因此导致后续工程出现漏洞性风险。比如说,某些建筑施工单位提供的方案为了缩短高速公路桥隧的施工工期,会存在侥幸心理,设计初期没有做好支护设计工作,导致后期在支护的时候漏洞百出,所以说,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才会降低高速公路桥隧施工工程的风险系数。


        2.4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泵送灌注过程中,应该使得一次性灌注量满足导管初次埋深1.2-1.5m,并在灌注前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试验;灌注过程中导管的提升时间和长度需要根据桩径与灌入量计算,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应有专人负责指挥,绝对禁止将导管提出到混凝土面以上,如果发现导管不满或者有空气,需要降低灌注速度将空气排出,从而防止因灌注压力不大引起漏水问题。
        2.5地下水风险。地下水风险对高速公路桥隧施工尤为重要,提前勘测好地形地势和地质是施工前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一旦高速公路桥隧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地下水的话,会大大提升预估的施工费用和施工过程的困难程度。地下水的处理方法也大有讲究,一旦方案选择不合理或者不适合该项工程的处理结果,则会使施工过程更加复杂并且造成极大地损失,损失增加则会导致成本费用提升,最终影响工程的工期。用人工的方法自主挖开排水渠道,在整个地下水系统中设立单独的排水系统将不必要的地下水引流。
        3公路桥隧工程风险源的系统控制要点
        3.1建立风险管理系统。要保障公路桥隧工程的作业安全,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的观念,将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每一个人心中。在作业现场,施工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制度,监管单位要加强审查和预防工作,定期检查安全生产管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此外,还需进行必要的安全学习和培训。
        3.2注重设计风险分析。在高速公路桥隧项目开展前期,需要事先明确设计图纸的各项规定,并且在招投标期间选择满足公路项目的施工设计,而且工程管理人员还需要实时深入到高速公路桥隧建设区域,全方面分析各个环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
        3.3要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在公路桥隧工程施工中,地质情况是必须要关注的一环,需要根据作业现场的地质情况与相关的地质情况预报标准,明确本次项目中关于地质预报、预报频率、预报内容的详细实施方案,提出满足技术设备、操作要求、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判别和预报的相关技术要求。
        3.4加强施工安全培训。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施工单位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打造有效的安全文化。进行公路桥隧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单位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相关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储备与技术水平。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套完整、详细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同时为应急救援人员配备相应的设备,提交监管单位批准后,对建设单位进行备案,定期组织预演。现场人员也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合格后方能进行作业。
        3.5材料与设备风险控制。建设材料与施工设备在高速公路桥隧项目建设中占据的费用数额相对较大,因此,在实际开展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材料与设备的成本花费,从而能够制定针对性监督方案,确保施工材料与设备能够满足高速公路桥隧项目施工,同时需要保障其价格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不仅如此,材料与设备在使用前还需要再次进行检验,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避免材料或设备存在问题而影响工期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风险控制的作用,减少风险的出现。
        结束语
        风险管理是公路桥隧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风险源进行管控,能够降低桥隧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唯有施工方积极管控,其他相关单位全面参与,才能有效降低安全生产风险。
        参考文献:
        [1]吴林松.高速公路桥隧工程关键工序施工安全风险致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7):20-25.
        [2]涂圣文,郑克梅,张尧,王冰,邓梦雪.基于改进CRITIC法与云模型相结合的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9,26(03):127-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