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学习环境的急剧变化,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往积极方向发展,班主任在其中的作用很重要。班主任作为初中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位引导者,在初中时期,不仅需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养成,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品德教育等问题。想要上述要点均良好发展,首要的前提就是良好的沟通。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学生沟通问题出发,分析了良好沟通对上述要点的培养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年教学经验,分享几个沟通方法,旨在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字:初中;班主任;沟通
引言:
随着社会迭代的快速发展,学生在初中阶段呈现出来的特点也在不断变化,首先是现如今的初中生生活在互联网络发达的时期,从小接触的事物和信息复杂且多样化,这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性;其次现阶段我国教育强调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班主任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最后每个学生因生长环境等各种原因形成不同的个性,班主任应重视每个学生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在沟通时有的放矢的进行沟通工作[1]。
一、初中学生与班主任沟通现状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心理较为敏感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学生三观逐步形成、学习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核心素养提高的关键期,目前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出现以下情况:一是班主任过于强硬,对学生管理过严,教师一味强调分数的论调也与当前教育部倡导的多方面发展不相符,在这种管理下的学生整日处于威压和负面情绪中,加上教师只论分数忽视学生个性,学生对学习和与教师沟通几乎是逃避的,只有在少数被迫情况下才能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可想而知这样的沟通时无效的;二是班主任的差别待遇,部分班主任只对成绩好的学生和颜悦色,对成绩一般或者跟不上的学生毫不关心,或者面对成绩好和一般的学生的冲突时有偏袒现象[2]。部分班主任秉持着学校只是教书的地方的理念,忽略了育人的重要性,在上完课后不留下听听学生的反馈,更别说在生活中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和鼓励了,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师生之间的沟通有障碍。
二、班主任积极沟通的意义
初中阶段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期,部分初中生会在此阶段误入歧途或者步入差生行列,很大的原因就是过于自闭、缺少和他人交流的过程,班主任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的引导者,应重视学生在此阶段的心理发展,不仅要在成绩上给予学生信心,还要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学生的平常与异常情况、了解学生、与学生多做沟通。
如若教师的沟通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失去了解学生的途径,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会一片抓瞎、引发师生矛盾;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班主任给予学生一定的关怀和理解,学生才能在有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班主任。
三、班主任工作沟通时应注意的要点
(一)与学生沟通时应注意的要点
一是教师威信的建立一定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为范,想要学生能够听进去教师的话语,班主任一定要成为班级的榜样,这样才能积累起足够的威信[3]。在进行沟通工作时,教师前期树立的榜样作用能够使学生听从教师话语并进行相应的改正;而当学生遇到他们觉得足够困难的难题时,教师威信的建立也能使其相信班主任能够解决问题,只有学生敞开心扉、真诚的与班主任进行交流,班主任才能更好的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二是在面对学生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以成绩好坏看待、分类学生。部分教师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在其他方面也一定是好的、说的对的,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千万杜绝因成绩好而对某个学生的另眼相看,这种不公平的做法会使教师失去威信,其他学生也不愿多与这样的班主任进行深入交谈,这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是不利的。
(二)与家长沟通时应注意的要点
在与家长进行学生情况沟通之前,班主任应了解这个学生家庭的大体情况,避免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触碰到家长的痛点,进而影响和家长的沟通效果;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应保持理性和礼貌,以相应的业务水平来与家长进行沟通,不能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亦或觉得高人一等,通过恰当的语言将学生表现委婉的告知家长并给予一定的正面鼓励,面对学生问题时,班主任不能表现出负面情绪,而是理性看待、积极与家长共同谈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工作后,教师要秉持应有的职业道德,坚决拒绝不正当的贿赂行为。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以上几点,从而提高与家长的沟通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班主任在与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沟通工作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敏感期,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变化,给予相应的关怀,做到平等交流、公平公正。这样在积极的相互沟通中,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变化,进而对之后的班主任工作产生向上作用。以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洪强,郑荣.初中班主任工作沟通技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53+57.
[2]张少娟.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沟通技巧的相关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