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深入实施,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核心素养”这个词。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诸多方面。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分别从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出发,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一些探究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具体建议
核心素养作为近年来教育行业的热门词汇已经被教师所接受,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我国起步较晚。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考数学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越来越注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体系。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改进方向,对于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思路和理念上的限制,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度并不高,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旨在转变这种教学局面。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推进,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意义越来越大,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研判和探索知识,提升综合教学效果。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应用既是一种理念创新,同时也是一种策略创新,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锻炼教师的现代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综合水平,对于教学现代化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现代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于知识和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对传统教学提出了要求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建议
2.1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给学生以空间让他们进行自由选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习惯先预习,再听教师讲课;有些学生习惯先听教师讲课,然后再自己看书学习。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性格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高效地进行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是在高中阶段、在数学课堂上,还在日常生活中。当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他们就会在没有教师监督、指导的情况下,自己主动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集合与函数概念》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讲一讲集合的基础知识,之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函数相关的基础知识。当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教师的讲解能够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思路。这样,学生在自己预习的时候,就可以仿照这种学习思维。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函数的相关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自己预习这部分知识时会遇到很多不能理解的问题。这时,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2.2与生活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的核心概念都是数学家们根据生活中的发现得出的结论。因此,教师要把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教师还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的例子进行类比,以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一些学生认为数学这门课程太难,自己不能理解,所以就放弃了数学学习。而另一些数学学得好的学生,他们并不是比其他同学更聪明,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罢了。
例如,讲解排列组合知识过程中,就可以结合高中生喜爱的篮球赛项目,设定相应的问题,“班级共派出10名队员参加比赛,在单场比赛中上场的人数为5人,问共有多少种比赛组合方式?”这样一来,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兴趣和关注度,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进而提升学生数学与核心素养。
2.3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工作中,很多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团队合作。集体精神、合作意识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很多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团队精神缺乏。数学知识难度较大。某些数学问题学生单靠自己或许不能解决,而是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给学生搭建一个团队合作的平台。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一些小组任务,而不是个人任务,让学生在团队中产生头脑风暴。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布置课堂任务:请同学们预习课本,思考指数函数有哪些特征?之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这样,学生既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又能和其他同学交流,在与同学的探讨和合作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4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
例如,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新授课,我们可以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实践和学习新知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结 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应以高考为导向,促进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效率的提升。核心素养对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中生的思维拓展、问题解决以及知识应用能力意义重大。应该将核心素养理论积极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加速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宋建祥.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法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4):18-19.
[2]齐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3):121.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13.118.
[3]刘秀娟,梁继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浅析[J].速读(上旬),2019,(8):52.
[4]赵鹤鹏.浅析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J].神州,2019,(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