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关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巧妙地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目的及价值,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误区,使得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它的本质作用,急需要改正过来。作为教师要深入反思教学过程及结果,从学生的反应中找出走出误区的对策,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误区,实施策略
生活化教学是课堂上常见的一种方式,教师常常用列举生活案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建立了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使得他们在不断地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从而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但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应用生活化的模式,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是与举例随意、情境设置不够明确等因素有关,教师错误地理解了生活化教学,影响了教学效率,必须要重新审视生活化教学模式,发挥出其真正的威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一、应用生活化教学存在的误区
1.生活化教学表面化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尽快地掌握所教的内容,正视存在着这样的心思,省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过程,教师的讲解涵盖了整个课堂,虽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用生活化教学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活动时,只是走了一个过场,简单地说了一下相关的案例,并没有提供给学生消化的时间,无法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不能使他们将知识与生活实例有效地结合起来。甚至有的时候生活化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师容易把简单的事情用复杂的语言去描述,造就了学生越听越糊涂,出现了理解上的误区,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给学生增加了不少的学习压力,就使得生活化教学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并没有抓住其中的精髓。
2.运用方式不够灵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教学目标和方式上有很大的突破,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方式呆板的现象依然严重,课堂活动不够灵活,仅仅是引出生活问题或者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想,课堂互动性不强,氛围较为低沉,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有效地挖掘他们的智慧,致使学生依然保持着以听为主的学习模式。这样做造就的现象是学生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仍然运用题海战术去强化记忆数学知识,影响了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达不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二、发挥生活化教学作用的有效对策
1.明确生活化教学的主体和目标,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应用生活化教学开展数学活动的进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此种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实践能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者,采取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引导方式,提供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从而抓住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消除学生学习难的情绪,构建出有深度的生活化数学课堂。
以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直观地理解一个单位的大小。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运用对比具体物体长度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测量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精准地测量出物体的长度,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说出具体的测量工具,这样就能让学生掌握精准测量物体长度的具体方法。而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教师则请学生仔细观察工具上所标注的单位,从教材中找出答案,感受不同长度单位的含义,指导学生依据大量的测量数据尝试着自主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非常的积极,有些学生测量了各科书本、练习本、桌子等物品的长度,有些学生则测量了笔、凳子、身高等,他们新奇的发现同样的物品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时数据之间是有规律的,以此为切入点找到了单位换算的方法,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这样的模式充分地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有魅力,既实现了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2.灵活拓展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要真正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敢于打破常规,融入多种教学模式,形成全新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不断变动的学习氛围中,这样可以从多个角度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系统化的数学知识,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进而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例如在推导圆面积公式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了解了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这一课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着从周长公式中推导出面积公式。组织学生先从小的圆形实物入手,通过分割摆放的方式转化圆为规则的四边形,观察周长、半径与四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提供给学生讨论和质疑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和验证,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这个过程会出现一些误差,为了能让学生精准地推导出面积公式,采取动态演示的方式,运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示出圆被分割和重组的过程,演示中请学生仔细观察某一条半径和周长的最终位置,这样就能让学生快速理清其中的关系,进而高效率地得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变换生活化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加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生活成为了学生消化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根本方式,促使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用心挑选符合教学内容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精心地设计教学流程,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少走弯路,更为科学合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史瑞梅.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2).
[2]李敬华.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与解决策略[J].名师在线,2020(01).
[3]汪其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误区及优化策略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