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绘本探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周银香
[导读] 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类课程,肩负着实施美育、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责任

四川武胜县秀观小学校  周银香

摘要: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类课程,肩负着实施美育、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责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成绩要求,学生和家长思想上轻视这门功课,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将从绘本这种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工具出发,从目前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如何发挥绘本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方向来探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绘本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一、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美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怀,每个人孩童时代都对涂鸦有种莫名的偏爱,这种兴趣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学习压力的增加甚至刻板的教学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削弱,但是美术教学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副科,相反,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其丰富性强、灵活性高,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抽象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中将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定义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因此美术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利用绘本重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势在必行。
        绘本是一种汇集图文于一体的图画书,可以将图画效果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来反射相应的情感和道理,极具趣味性和故事性,将绘本引入美术教学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绘本色彩明丽、故事性强的特点,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色彩等美术专业知识灌输其中,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目标。
        (二)绘本具有内容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但乐意看还乐意去模仿,增强课堂趣味性,有助于教学有效开展。
        (三)绘本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完成美术学习的同时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即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又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运用中的现状
        (一) 部分美术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部分活跃在教学一线的美术老师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固守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运用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愿意将绘本引入美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专注于知识的传播,忽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无法调动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美术教学的发展形成一定制约作用。
        (二)美术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一门功课都需要学生的高度参与度,由于没有教学成绩要求,学生对美术学科在思想上的不重视,在行动上表现为不能积极准备美术教师要求准备的各种材料,上课三心二意甚至偷偷写别的学科的作业;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绘本不感兴趣,加之部分教师陈旧的教条主义,不能充分发挥绘本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课堂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凡此种种都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如何运用绘本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在人才兴国的战略中被赋予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美术课程作为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绘本做好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绘本内容的选择。
        在纷繁芜杂的绘本内容中选择经典故事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学生通常通过文字或音频的形式学习经典故事的,以绘本的形式做二次解读或者初读都可以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选取一些国内外名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解读故事的过程中熟悉构图、线条以及色彩等美术知识,一举多得,提高学习效率。
        (二)开展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绘本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量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创作,可以选择命题创作,可以是自命题创作,指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作,甚至开展一定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故事,构思人物形象,让创造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四、利用绘本进行创造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求异思维,训练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引导学生根据同一个问题发散思维,寻找不一样的答案,学生在寻找过程中会根据绘本本身所呈现的内容,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进行想象、分析然后组织语言,长期下去,学生会养成自己独立地思考习惯,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要实现不同见解的发掘,必然需要认真解读绘本,分析绘本,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形中培育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仿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绘本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本故事的续写,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观察原本绘本的基础上构思后续故事的发展方向并绘制图画,在此基础上,学生要完成任务需要仔细观察,然后发散思维进行再创造,加以时日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束语: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美术教育不仅仅要重视学科素养,还应该认真担负起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职责,充分利用绘本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工具性作用,将每一种付出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罗兰 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学习与科普,2019,03.
[2]卓维 运用绘本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3.
[3]董丽梅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2015,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