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刘建萍
[导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人才。现 代人才特质集中地体现在“德、才、能、创”等综合方面。思想政治课历来是学校教育中 的“德育主渠道”,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既是它的应有之义,又是重要教学目标。那 么,究竟如何加强思想政治课中社会责任感的渗透性教育呢?笔者结合初中政治教学 的实践与思考,立足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活动方式谈点看法,希望为

刘建萍    四川南部县花罐镇柳驿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637300
【摘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人才。现 代人才特质集中地体现在“德、才、能、创”等综合方面。思想政治课历来是学校教育中 的“德育主渠道”,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既是它的应有之义,又是重要教学目标。那 么,究竟如何加强思想政治课中社会责任感的渗透性教育呢?笔者结合初中政治教学 的实践与思考,立足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活动方式谈点看法,希望为更多 后来者提供点滴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政治;社会责任意识;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01-01

        “社会责任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和重要课题,只有始终坚持并不断强化与时俱进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推动时代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初中政治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且明确放在振兴民族与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性高度上来。那么,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渗透与教育呢?
        一、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责任感”虽然被列为初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但是并没有明确地排列出与之相应的具体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本着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的教育理念,既要充分利用课程活动的“显性”因素,又要挖掘蕴藏其中的“隐性”要素,并且善于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教学效果。作为有计划、有操作性、可评价的课程要素,显性课程要素是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存在形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课程责任感的人”,充分而又切实地利用好显性课程要素,在善于分析教材和学生基础上,认真挖掘并有效把握社会责任感与基础教材,以及社会热点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开展重点突出、和谐相长的渗透教育活动。比如这次新冠病毒,大家积极配合不外出,戴口罩,不聚集,很快得到控制,反观美国社会,要所谓的自由,不讲责任感,病毒得不到控制,死亡人数日益增加。与此同时,还要把相辅相成的隐性课程要素自觉主动地纳入“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范畴,如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和报刊资料、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素养以及民主互动的和谐教学氛围等。所有这些,都是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我们应为之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初中政治课程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活动形式
        就初中政治课来说,社会责任感教育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但它与一般性课程知识教学有所不同。教师如果组织并引导学生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就能从潜移默化中赢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注重在“课堂讨论法”中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柯尓伯格强调指出:“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刺激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


”并且他提出了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
        课堂讨论法”,我们可以分为讨论法、辩论会和演讲会等多种形式。在运用这些方法时,教师提出
一个颇有争议或者两难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之间积极开展讨论,从而在认知冲
突与激发思考中实现加强教育的目的。那么,究竟如何开展诸如此类的“讨论”教育活动呢?如,在学习《经济生活》板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内容时,教师可首先提出“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一主题,让学生以此开展既有利于深化认知又有利于强化表达的演讲活动。值得强调的是,在实际应用“课堂讨论法”
前后,无论资料搜集准备、活动开展之中还是总结提炼阶段,教师要善于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
的人,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组织与开展、实践与体验。如此,非常有利于学生在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中,主动地接受责任认知,自觉地形成责任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责任意识。
        (二)注重在“角色体验法”中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当今世界教育领域流行网络语言:“我听了也就忘了我
        看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就会懂了。”这重在强调“学与做”“知与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宋代陆游提倡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对于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思想道德教育来说,教师激励学生积极开展“角色模拟”类的体验式活动,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积极有效。角色体验法属于情境教学法的一种,就是让学生参与其中,扮演喜闻乐见的角色,通过角色体验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接受熏陶和建构意义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角色体验活动,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效果,又有利于不断挖掘并发挥个人潜质。以《政治生活》教学为例,如关于“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决策”内容,如《经济生活》版块,学习“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内容时,教师可首先提出某一具体案例,然后让学生以模拟法庭”的形式开展学习与教育活动。诸如此类的“角色体验”活动,既可帮助学生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非常有利于增强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注重在“研究性学习”中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初中政治新课程中的一大显著特点。它集中体现在基础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里,安排了相应的“社会调查”和“综合探究”内容。这就为学生开展生活性体验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活动时空。初中学龄已经具备体验生活和研究学习的实际能力,积极开展以生活链接为主的开放性学习活动,对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大有裨益。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特定专题的引领下,主要由学生自行策划、自主执行和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以课程探究和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知识构建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许多。我们只要认真把握它的主要内容,并且善于从“课堂讨论法”“角色体验法”“研究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入手,就会从潜移默化中把学生快速引向“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寿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学中政治教学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6(12)
[2]林立.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考.2017(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