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英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的X线、CT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到我院接受肺结核诊断的患者中,任意选择100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100例肺结核患者实施X线检查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和影像学特点。结果: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7%,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诊断方法相比,CT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更高,能够将肺结核病灶的具体情况清晰的呈现出来,为主治医师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X线检查;CT检查;影像学诊断价值;肺结核
在临床上,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疾病的一种,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导致肺结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受到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而引发肺部病变。肺结核早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病情发展到中晚期,不仅仅难以治疗,死亡率也在逐渐升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当前,临床上诊断得结合最常用的方法为X线检查和CT检查,这两种诊断方法均能够有效地对肺结核进行诊断,但诊断准确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针对X线与CT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到我院接受肺结核诊断的患者中,任意选择100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100例肺结核患者实施X线检查和CT检查。
100例肺结核患者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最小患者25岁,年龄最大患者70岁,平均年龄为(59.7±3.5)岁,病程为2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6±0.7)年、
100例肺结核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其他临床信息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首先,为100例肺结核患者实施X线检查,使用的检查设备为日立DR扫描仪,协助肺结核患者变换体位,保持仰卧位,从胸部中线位开始扫描,在进行扫描拍摄的过程中,患者需要的体位需要保持稳定,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拍摄时需要屏住呼吸坚持15s左右。
然后,为100例肺结核患者实施CT检查,使用的检查设备为西门子双源CT扫描仪。首先让肺结核患者保持仰卧位,然后从头部开始扫描,沿着胸部中线位进行平扫,详细观察肺尖至肺底,将扫描参数调整为0.5mm层距和1mm层厚,从矢状位和冠状位进行扫描。在肺部斑片结节部位进行CT增强扫描。
1.3效果观察
为100例肺结核患者实施了X线扫描、CT扫描以及病理检查后,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详细观察X线扫描、CT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将SPSS23.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结核患者X线检查结果
从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上看,肺部病灶部位呈斑片状或者多个部位小片状。其中灶影模糊患者64例、病灶空洞36例。其中病灶呈肿块样改变或者是结节样改变患者12例、胸膜改变患者20例、病灶钙化患者36例。通过X线检查后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共87例,漏诊或误诊患者为13例,诊断阳性率为87%。
2.2肺结核患者CT检查结果
从CT影像学检查结果上看,斑片状病灶十分模糊。其中灶影模糊患者70例、病灶空洞30例。其中病灶呈肿块样改变或者是结节样改变患者16例、胸膜改变患者19例、病灶钙化患者38例。通过CT检查后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共95例,漏诊或误诊患者为5例,诊断阳性率为95%。
2.3 X线与CT检查准确率对比
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7%,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3、讨论
肺结核属于常见的慢性肺部传染疾病之一,其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一旦被该病毒感染就会导致肺部出现慢性肉芽肿性感染。肺结核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从病理结果分析上看,病患的肺部病灶大多数都是呈增殖改变或者是渗出改变,许多患者都出现了干酪样坏死、纤维化或者是钙化。当前,筛查肺结核最常用的方法为X线检查和CT扫描,其中X线检查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肺结核患者的硬结病灶、浸润性病灶以及干酪性病灶以及空洞情况,但是影像学特征性并不明显,和其他类型的肺疾病十分相似。因此,我们将CT应用于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与X线相比,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更为明显,更容易进行鉴别和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与X线诊断方法相比,CT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更高,能够将肺结核病灶的具体情况清晰的呈现出来,为主治医师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燕英,程钢,张敬华.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20,15(13):192.
[2]吴振刚.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9):167-168.
[3]郭超令.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效果评价[J].智慧健康,2020,6(12):3-4.
[4]周小华.肺结核的CT、X线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8):34-35.
[5]赵忠霞,李朋禹,荣阳.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97-98.
[6]孙华峰.X线胸片及CT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