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月9期   作者: 王文军
[导读] 研究对儿科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价值。


      
      
      王文军
      (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对儿科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择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内在我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共计80例作为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路径的不同,分成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的对照组,及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的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健康知识、自我保健、健康习惯评分,此外并统计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儿干预后对健康知识、自我保健、健康习惯掌握评分的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对在儿科门诊进行输液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儿对健康知识及自我保健的掌握,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儿疾病的诊治及治疗。
关键词 门诊;输液患儿;健康教育;生活质量;临床价值
   通常儿童容易发生小儿肺炎及腹泻等疾病。这些疾病往往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尤其是在春秋季节患儿疾病多发,需要到医院门诊进行输液治疗,流动性较大且增大了医院门诊的护理难度[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升高,人们对于健康水平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类患儿容易产生护理纠纷,由于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护理技巧,通常有不必要的并发症,有研究者提出在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保证患儿的治疗康复,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此外提高患儿健康知识及自我保健的评分,因此为了研究在门诊输液患儿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具体价值,我院特进行本次研究,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过患者同意以及医院管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在门诊行输液治疗的60例患儿。我们把这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有男16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2.61±0.57)岁。他们的病程约在0.5—8周之间,平均(1.32±0.26)周。实验组有男1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2.79±0.51)岁。她们的病程在0.7—8周之间,平均(1.25±0.89)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基本情况发现,不同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纳入的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在我院小儿科进行相关治疗。②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理解本次研究的意义并接受本次研究的干预措施。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目前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案,按时做好查房记录,主管护师在门诊前进行宣教。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路径,具体措施如下:
1.2.1环境介绍:由于患儿对医院环境比较陌生,对患者进行医院的环境介绍,增加患者的熟悉程度。建立患者信任感与医护依从性,首先告知治疗成功案例,增加其治疗的信心,同时向家属嘱咐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保持门诊的环境保持安静舒适,做好消毒及保洁工作,成立健康教育护理小组,制定出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形成规范的健康教育流程。
1.2.2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告诉家属关于小儿疾病的一些基础知识,当今的治疗原则,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识,使患者可以保持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每天用药次数及相应剂量等并告诉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此外,告诉患者疾病急性发作的相关症状,出现症状表现及时就医[2]。
1.2.3多样化健康教育:除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以外,还需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在输液室放置大的液晶电视,主要对小儿的疾病护理知识及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进行讲解,此外在播放的同时插播一些动画片,使患儿容易接受健康教育,此外根据患儿的传染病特点给家长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卡片,传递简单操作及护理的常识。
1.3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比较组间患儿治疗前后对于健康知识、自我保健及健康习惯的评分情况,总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状况进行监测。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形式是(x±S),用t-test,计数资料选取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组间患儿健康知识、自我保健、健康习惯评分比较
  经差异化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自我保健及健康习惯评分优于另一组患者,P<0.05,详见表1.

3讨论 
  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增高,家长对于孩子的健康水平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某些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由于患儿治疗依从性差且需要及时治疗,通常需要达到相应治疗目的[2],但是治疗过程中患儿对于相关护理知识缺乏认识,因此容易产生护理纠纷。所以在输液治疗期间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传统的教育手段患者对于疾病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3],且并发症的控制效果不好,应用健康教育在护理过程当中,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及医患关系的改善,患儿由于对疾病缺乏相应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及忧郁心理,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不能够配合医生患者[4],对对的结果造成影响,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对疾病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一些常规的护理手段掌握的也较为彻底,保证了与护士的配合度及治疗的康复效果[5],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调动患儿的兴趣,养成合理的健康习惯,在今后生活中注意生活质量[6]。
  本次研究之中,采用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自我保健及健康习惯的掌握性要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生活质量也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行门诊输液的患儿运用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对疾病知识及治疗的掌握,提高生活质量,与传统护理比较,更加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儿科门诊输液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09):153-155.
[2]徐建英,吴虹,李哲明.基于信息化的个性化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系统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01):106-108.
[3]倪晓燕.细节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疼痛评分、焦虑状态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2):173.
[4]易娟.门诊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4):134+137.
[5]梁建丽,张洁静,张笑笑.风险控制干预措施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3):2333-2335.
[6]王爱霞.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5):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