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一切问题。文章通过对常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探讨技术资料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技术资料
引言
近两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增速放缓,行政主管部门在安全、质量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旨在规范建筑行业发展,指导建筑工程管理变革。“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关系着安全事故发生、质量形成以及成本投入,此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应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管理规定以及行业发展需求。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技术分析
1.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就是地基的稳固性,地基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我国最常见的施工地质就是软土地基,那么,在开展地基施工时,应根据建筑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条件进行。由于软土地没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很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所以,工程的管理部门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加强重视,一旦出现沉降的问题,就很难保证地基的实用性,对施工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有针对性的了解和掌握施工区域的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如果该地区属于软土地基,就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得地基的稳定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1.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又称之为基础钢筋施工,其是房屋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能够直接决定建筑物的最终品质,因此在具体施工作业时,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要重点关注下面四点:第一,钢筋品质需要得到严格的检查,以确保其能够达到施工所需标准。审查对象主要包括钢筋生产厂家的各项资质、钢筋的合格证书等内容。第二,依据施工规范,做好钢筋的折弯等施工内容。同时,施工人员应该要全方位的明晰设计图内容,从而通过图纸要求,结合现实状况,确定出钢筋的最终长度,唯有如此才可以防止接头处出现品质问题,另外还能预防钢筋被浪费,继而控制施工成本。第三,重视施工技术的细节,例如应该对钢筋材质的所需长度、形状不断的分析。第四,在实行钢筋施工中,应该将接头交错安装,同时确保其处于相同的平面。一旦出现半径较长的状况,施工人员还应重点关注接头的品质。
1.3防渗漏施工技术
首先是对于房屋建筑外墙的防渗漏的处理。建筑外墙属于工程的外围结构,处理好建筑外墙的防渗漏工作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有效处理好房屋建筑外墙防渗漏工作属于施工阶段特别关键的环节。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造成工程外墙发生渗漏的因素相对较多,该些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建筑所在地的降水量较大,大量降水给房屋建筑的外墙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外墙产生了渗漏的情况。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应当结合施工的具体条件对房屋建筑的外墙做好防渗漏措施。其次是房屋内部的防渗漏处理。在对房屋内部展开防渗漏处理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房屋建筑的每一种防渗漏技能措施,同时对房屋墙面展开有效的清洁,处理好屋内墙壁的保温工作,把砂浆在房屋的墙面上进行有效的涂抹,从而有效提高屋面的贴合度,以此保障房屋墙面的密封程度。
1.4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
在浇筑前,清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以及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应当尽可能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展开混凝土浇筑,若是此时混凝土已经展开浇筑,需要立即停工并对已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落实保温;使用分层浇筑与振捣的方式完成混凝土施工,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隙。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立即展开养护操作,要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时长至少7d。
1.5?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保障建筑工程使用安全的前提,所以我们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注意钢筋、混凝土等建筑主结构之间的搭配、连接,尤其是建筑工程中的电气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中,对建筑产生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电气接地施工工作,保障建筑处于安全的使用状态。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资料管理措施
2.1保证好施工技术资料的时效性与真实性
施工技术资料是对建筑工程施工情况的真实反馈,因此,必须紧紧跟随工程施工进度,对相关资料进行及时的收集与整理,切实保证技术资料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具体来说,在正式开始工程建设之前应该有专业人员来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将每项工作均落实到位,密切跟随施工进度采集并记录质保资料和质量评价信息,使资料的记录与工程施工进度保持一致,保证资料记录的连续性与有序性。在落实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时,要切实保证好资料的真实性,杜绝错误资料信息的出现,规避因资料遗失后期补档现象的出现。在出现交叉现象时要与各方进行核实,确认所记录的技术资料无错误后再进行汇总,坚持实事求是,保证施工技术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2结合施工进度完成对施工资料的科学编制
鉴于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工序,不同的工序在开展速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区别,资料的管理人员要用全局的眼光去看待施工现场的状况,密切的跟踪施工的速度和工序,今日事今日毕,实现资料和施工进度的同步。比如,项目建议书是工程资料管理的初始点,在进行项目建议书编制开始,管理工作人员就要积极的进行资料的准备和备份,确保管理的有序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会涵盖很多的材料资料、技术型资料和施工图纸等,都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细致和全面的检查分析,如果出现了图纸的变更问题,施工人员要重新收集更加全面完整的资料,认真检查后交付给管理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资料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家的标准完成资料的有效管理,不断的提升资料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3提高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提高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促进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的转变,可以定期开展施工工地的体验培训,让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实地的考察,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和施工技术;二是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保证资料管理人员对资料的专业分类和管理,可以请专业的资料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促进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认识自己工作的不足,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4完善细化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完善细化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为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涵盖面广、涉及部门众多,不是一个人能单独完成的。完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细化项目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人职责,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把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纳入项目考核范畴,从制度上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做到资料与现场工序同步,使资料真实反映现场施工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想要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将施工进度作为基础规范编制施工的资料,有效的完善资料管理的体系和制度,提升档案管理和整体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切实提高技术应用与资料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唐雪琴.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107.
[2]石如意.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221.
[3]赵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