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从自身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出发,多角度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以及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环境创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于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学习环境构建,教学改革
1 引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物理教学则应充分利用好初中学生的新鲜感,不断利用生活中的有趣的物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性学习环境的搭建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全方位构建高质量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方面的探讨和思考,这里结合自身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重点就如何通过探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及构建,来全方位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2 初中物理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
2.1 课前教师引导
通过进一步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为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主动性,则应重视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习环境的设计探究,并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好具体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能够进行自身知识体系结构的逐步完善,通过总结归纳关键词,鼓励学生发现漏洞以及问题,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的习惯,从而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在进行初中物理的静电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从生活中案例找到摩擦起电的现象。手碰到一些物体会被“电”一下,头发摩擦“飘”起来等,这些都是属于静电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提出“摩擦一定会起静电是否正确?”的问题,可以告知学生这个结论是错误的,鼓励学生如何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其是错误。在鼓励创建探究性学习环境中,可以通过橡胶棒和毛皮,鼓励进行相关的实验,利用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和橡胶棒摩擦毛皮,通过不同的对比能认识到上述提问的正确答案。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毛皮与橡胶棒的电子约束存在着差异性,这样学生就能较为容易地理解,橡胶棒绝缘,但是毛皮带正电,在经过一定的摩擦作用的基础上,能进行电子转移,从而存在着反应。但考虑到两个橡胶棒则是同种电荷,这样情况下则没有静电现象。所以,这个案例可以说明非所有物体都会摩擦起静电。通过教师的引导,再加上学生的自己动手,积极构建了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并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内容。
2.2 通过设问方式来探究学习环境实践化
考虑到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情况,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环境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而保障实现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有利于体会到物理现象更多来自于生活中,并非仅仅局限于书本中。充分借助于探究学习的优势,还应鼓励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积极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利用设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保障符合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比如,在进行初中物理的“光”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光现象经常见到。教师在讲解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原理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进行光学现象的解释,选择晚间的星星为案例,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在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部分学生认为,“星星”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这样也应该是光源,能够发光。其次,如何理解观察到的“一闪一闪的星星”的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能从从光的传播路径的改变来思考,星星的时暗时亮则是由于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折射现象,一闪一闪。再次,教师告诉学生,部分星星则是行星,其本身并不发光,但我们看到了部分行星发光,如月亮发光,这主要是存在着反射太阳光的情况。最后,可以鼓励进行问题的提出,结合上述所学的理论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通过上述的良好的探究教学环境的创设,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内容,激发学生联想,开展深层次的探讨。
2.3 探究学习环境创新化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鼓励积极构建良好的户外探索活动,实现学生的户外交流发展,能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物理常识内容。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能够通过户外的简易实验就可以实现。比如,在进行静止与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户外众多的材料,都能直观化地理解“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并让学生指出哪些物体是相对静止的,那些物体是运动,同时,在介绍参照物的概念基础上,让学生重新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认识到“绝对静止”也并非“静止”。这种方式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2.4 探究学习合作化
考虑到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能力有限,可以充分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能够有效选择合适的物理情境,鼓励利用组员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从而有利于寻找问题的答案。考虑到小组内学生的思维往往能具有同一性,能有效实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避免了学生和教师交流中存在的层次差距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发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实现共同进步的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如何有效进行学习环境的合理化构建,并能通过教学环境设计中的合作化、创新化、实践化等特点,积极激发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有效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深化改革,有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保障学生的自主性思考意识的提升,也符合新课标要求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20年21期.
[2] 屈宪文. 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实效性的研究[J]. 教师, 2020年8期.
[3] 付忠诚. 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 求知导刊, 2020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