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辛宏平
[导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是成百上千年以来无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信息化便捷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能够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但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利用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培养对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地为小学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拓展语文教学,了解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形式还是多种多样的。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能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要根据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还应该积极努力地拓展教学内容的范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和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的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传统文化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不能够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之中,应该拓展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拓展语文教学的范围,还能够将传统文化知识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在《赵州桥》这一章内容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延伸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教学。首先,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PPT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关于赵州桥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的了解。在展示完毕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赵州桥的延伸让学生们对中国其他的桥进行了解,讲述关于“桥”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欣赏到中国石拱桥的美。在展示完毕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除了中国的石拱桥你们对外国的桥有什么了解吗?你认为中国的桥美还是外国的桥美?”,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的认识我国传统的“桥”文化,感受“桥”的美,从而产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探究古诗内涵,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精神思想文化上极其丰富,而古诗更是古人智慧情感灵魂的结晶。古诗作为一种文学价值极高的文学艺术形式,在对我国古代人文历史研究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古诗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若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古诗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在古诗中品味千百年前作者的思想内涵,在古诗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古诗中去学习感受经典中华文化,做到真正的领悟、吸收,从而更好的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绵绵不断地流传下去。
        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古诗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古诗的内容、内涵讲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古诗中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飞花令”的游戏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古诗中传承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每组五到六人即可,然后小学语文教师当作游戏的裁判员,并说出关键字,让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含有规定关键字的诗句,若没有说出则被淘汰,直至剩下最后一组。这样不仅仅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古诗水平,让学生在古诗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三、深究汉字意义,弘扬传统文化
        从文明初期的甲骨文,到秦朝时期“书同文”的小篆,再到后来多种多样的书法形式,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与汉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有了汉字,才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汉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汉字的“形”,探究汉字背后的“意”,在汉字中了解、传承传统文化,并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象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认识汉字书法的形式,教授学生书法知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了解书法形式,如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让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然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书法知识,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等形式进行书法练习。让学生在书法实践中弘扬出我国的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继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陈新光.弘扬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引导教学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
        {2}赵慧.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C]//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