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陈宜民
[导读]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给学生的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
        摘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给学生的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或者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最后集思广益将问题进行解答,提升学生整体水平的过程。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帮助学生树立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本文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增强课堂教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组合作  科学  小学生  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所以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科学备受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让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概念以及实验现象进行深入地探讨,并且总结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学习,以此让更多的学生发挥主体地位将教学重点加以掌握,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保障。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科学这一学科,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
        一、小组合作探究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不仅涉及化学、物理还涉及到生物知识,所以内容复杂且多彩,由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观察这一学科知识,所以在学习概念时有些吃力,然而要想学好科学首先要对课堂概念进行掌握,以此来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入地探究。为了保证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提升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科学概念进行探讨,以此为接下来的学习和应用做好铺垫,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时,笔者首先将盐放入水中,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第一小组认为,溶解就是将物质放在水中之后慢慢化开,形成均匀的溶液的过程。第二小组认为,溶解是将一种物质放入另一种物质之后形成一定稳定溶剂的过程。之后笔者将这一概念进行了展示:溶解是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最后每个小组对本组的总结进行对比,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此加深印象,提升自我认知。
        二、小组合作观察实验现象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实验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生在学习科学这门学科时,会探究不少实验,然而很多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常常会丢三落四,这对实验的学习有所影响,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总结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为此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探索意识,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做了演示实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一实验的现象进行了观察,总结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影响声音大小的因素。通过观察,学生们发现产生声音的条件是振动,振动的越大声音越大,振动越小声音越小。经过这一实验的观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声音的产生条件以及影响因素,从实现现象中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今后的应用打好了基础。再如,在教学《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这一实验的现象进行了观察,总结种子发芽需要的温度,时间,以及湿度,并以小组的形式将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在探讨中将发芽的条件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此完成学习任务。
        三、小组合作完成课后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法宝,也是巩固课堂知识的工具,所以每当学完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作业来进行练习,然而很多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差,再加上科学这门课的实践性较强,所以作业内容也具备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课后作业,以此让学生达到共同发展和提升的目的。
        例如,在学完《滑轮组》这一课后,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以下作业: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滑轮组,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区别。之后学生们自由组合建立小组,设计了定滑轮和动滑轮,最后通过提升砝码来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再如,在学完《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这一课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模型,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和实践,以此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之,经过小组的探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还要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对科学内容进行实践,而目前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意义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此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规律,最终实现科学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昌明. 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与教学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7(07).
        [2]丁倩影. 小学生科学课程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渤海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