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刘少权 王波
[导读] 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要: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已经成为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且其在农业、商业运输、灌溉业等方面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难题与挑战。受地质土壤,泥沙河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该建设对其周围自然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缓和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也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影响
         随着党与政府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广泛推广,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并尽可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建设。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当地生态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局部的气候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地降水量的改变和气温发生改变两方面:降水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使其水库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汇聚成云,从而使当地的降水量增加;气温气象因子方面,工程的修建使得下垫面在成为水库的同时,使空气对流的交换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会使当地的温度比往年稍高一些。
1、对水文和水体的影响
         在水文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水库有两大作用。其一是在汛期进行对多余的洪水进行存储,避免发生危险。其二就是在非汛期对基流进行截流,使当地水库的下游水位降低,从而影响到周围地下水,湖泊等的水流供给,入海口的淤泥倒灌使得下游河水的自我净水能力减弱,进而导致水质下降。并且在水库发电时,会使下游的水位幅度发生较大变化,使航运的经济水文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水体方面,水库的修建会使大量水体滞留较长时间,虽有利于其悬浮物的沉淀,降低其水的色度,硬度,但这样会使水体的自净能力受到极大影响,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使其中的藻类等生物疯狂成长,并且水中生物的腐败也会加剧空气中的温室效应问题。而且,水的温度质量的变化,也都会对后期的水体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2、对地质和土壤的影响
         在地质方面,其一是水库中水位的上升,会极大地降低其周围土壤的抗碱强度,从而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塌方的局面。另外,大型的水库进行蓄水,会增大地壳的压力从而使当地发生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增加。此外,若水库的水源受到污染,也会渗透进一步污染到当地的周围水体。土壤方面,若当地的土壤被水体侵蚀,其中的土壤生物量及其种类都会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土壤的肥沃程度。当水库补给上升至地面时,由于水分蒸发则会使当地土壤盐碱化,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地表植物的生长存活能力。
3、对鱼类等生物的影响
         水库淹没会对陆地的动植物以及水中的藻类生物等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水库对当地气候及土壤等其他因素也有很大影响,周围的动植物也会遭受极大的破坏,水中的生物也会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大量繁殖,生长,最后会由于供氧不足而导致死亡。在此同时,其中鱼类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其生存,繁殖等都会遭受一定影响且患病的概率也会提升。例如我国葛洲坝水库的建设,使当地鱼类的死亡率上升至百分之三十二点二四,提高了三个百分点。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对移民的影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移民数量不断增多。移民政策为了符合实际,更好地解决大家的生活问题进而调整为使原本在工程附近的移民迁移到远离工程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原本搬迁重建的企业部门则遭遇破产或倒闭,使得大量人口流动和人口失业,局部的就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也会因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产生破坏与改变。使伤寒,吸血虫等疾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对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例如:三峡大坝建好后当地流行起了吸血虫病以及丹江口水库建好后疟疾病的流行等等。
(三)对地表生物文物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会使当地无法迁徙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遭到淹没,受到破坏。并且水库的修建也会使当地的地表植物被破坏,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失去栖息地,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三、如何减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建设的影响
(一)提升相关人员环保意识
         要提升相关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文明意识,使参与工程的蓝图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所有相关人员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统筹兼顾,以此来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科学合理化。同时,增强完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科学合理的宣传,奖励约束等机制。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两不误。
(二)完善并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面的责任。要做到谁开发谁受益,谁破坏谁补偿。这是我国现有的生态文明补偿机制,经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此补偿机制具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强制约束力。二就是一些相关企业没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积极性。
(三)关注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对其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前期就应对所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设想评估,若预测出有较大的环境影响时就要对工程建设及时地进行科学调整。并且要全方面落实监察管理制度,对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都要进行科学的处理,避免施工隐患的发生。同时,还要关注对当地地表植被的破坏,及时补偿,最大程度上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加强工程的运行管理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运行方案与调度方案。优中选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当地民众的生活环境,经济情况等,并在施工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根据其监测的结果,及时对施工进度进行改动。
(五)健全移民政策
         要健全传统的移民政策,其传统的移民问题都是因为移民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引发的,这不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也不利于调度移民自身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工程建设的矛盾埋下伏笔。因此,要结合实际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应的移民政策,对其进行丰富完善,并且使得移民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相结合,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为人民服务,为自己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表明,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大家往往会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忽略同样至关重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这种影响,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除此之外,还要控制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规模数量,从而避免生态环境遭受更多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张哲玮.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功能及作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255.
[2]陈冬利.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7:46-47.
[3]曹莉霞,杨爱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1:106.
[4]吴雨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科技风,2018,03:155.
[5]崔振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2: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