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针对于水库除险加固而言,基本上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操作,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对于水库后期健康稳定运行造成重大的影响。针对于水库除险加固过程当中较为常见问题要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要提出合理及科学方案进行应对。本文主要是关于水库除险加固问题以及相关对策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1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国际民生的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小型水库的建设的结构、材质和设计以及施工都会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就会导致大部分的水库会出现坝体渗漏和防冲浪结构破坏以及土质溢洪道断面小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使水库不能正常的运行,也对周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2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的影响因素
2.1水文因素
在中小型水库加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水文因素的影响,相关研究发现,很多区域的岩体结构在长期水流的侵蚀作用下会不断改变,技术人员不注重水文因素对岩体结构的影响,在流水作用下加固措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水文因素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水库的水文活动和分布情况。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分析水流丰富地段的径流区域、河道基本流向等资料,了解水流季节性变化、河流变化量的发生时间等,有效控制除险加固设计的各项因素。
2.2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是水库加固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人员必须予以重视,在地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保证水库项目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但在水库运行过程中,尤其在经历地震等自然灾害后,水库周围岩体结构的完整性会受地震破坏作用的影响,使土层和岩体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准备阶段,设计人员需要重新全面地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加固效果。
2.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当中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比如在岩石的破碎性比较强的区域,要进行水库加固,首先需要利用灌浆法对区域岩体进行改善,从而保证其完整性和统一性。再比如在土壤工程性不强的区域,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土壤工程性的提升,这样,加固措施的利用才会更有效果。总而言之,在小型水库的具体除险加固设计当中,必须要对技术因素进行全面的讨论和细致的分析,这样,技术利用的合理性会更强,达到的效果也会更加。
2.4设计方案科学性与合理性不强
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与加固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水库的实际情况,在考虑多个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加固方案,以提升除险加固方案的应用效果。当前,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凭借先前的经验来设计具体的加固方案,并没有结合水库运行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全面分析水库病险的具体问题,导致设计方案不科学。实用性不强,方案内容也不够具体,无法达到整治效果。
3水利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与除险加固措施
3.1水库环境因素分析
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当中,第二项重要的内容是进行水库的环境要素分析。就环境要素分析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地质要素的分析。水库大坝的结构稳定性和地质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地质分析的时候,一方面要对水库周边的基本地质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水库周边地质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地质分析的时候,对于水库周边的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要进行详细的了解,根据了解的资料情况对区域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大小做出判断,这样可以为加固提供更好的参考。(2)气候要素的分析。
在气候要素的分析当中,主要的内容是进行水文情况的探讨。因为水库的加固和地区水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了水文情况,可以将其对加固措施的影响控制到最低,这样加固的效果会进一步强化。简言之,对水库的环境要素进行分析,可以为除险加固设计提供更加详尽的资料。
3.2坝基和坝体的密实加固
为了提高水库坝体的整体质量,设计人员需要合理控制填筑质量,确保坝体选择、碾压方法、碾压实验和碾压施工中的各项参数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坝基加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结合覆盖层的深浅、库区情况、附近黏土料源进行垂直截渗或者水平铺盖:如果覆盖层很厚,而附近又有丰富的黏土料源,可以采取水平铺盖方式;如果附近没有黏土料源,覆盖层又较薄,需要采取垂直防渗方式。在垂直截渗墙的方案选择中,还应综合考虑覆盖层的颗粒级配情况、施工场地情况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分析,例如,覆盖层为砂卵石,厚度超过30m的情况下,适宜选择混凝土截渗墙;覆盖层为粉细砂,厚度又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高喷灌浆。另外,在坝体加固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针对坝体进行必要的充填灌浆,增加坝体的密实度,并在坝体上游坡铺设复合土工膜,尤其要处理好土工膜与坝基的结合部位。其次,采用劈裂灌浆。
3.3合理选择水库防渗方案
中小型水库病险主要包括大坝渗漏、滑坡和裂缝等问题,滑坡和裂缝的产生与渗漏有关。在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处理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做好防渗工作,遵循“上堵下排”的原则,并深入分析水库渗漏的原因,明确坝体渗漏、接触渗漏、坝基渗漏、绕坝渗漏的具体位置,并使用“上堵”“下排”结合的方式,确保水库防渗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有效性。
3.4大坝裂缝
针对于目前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来讲,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还经常会遇到大坝裂缝问题。针对于大坝裂缝问题而言,其主要包括了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两种类型,其中横向裂缝,裂缝垂直于坝轴线方向。水坝除险加固过程中若是发现横向裂缝问题,让水库水位得到一定程度降低之后要求工作人员针对于裂缝位置进行合理及科学的处理。处理的过程当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采用和坝体材料相同材料实施填充。另外,工作人员在进行压力灌浆过程当中,也需要注重压强大小,避免压强过大而导致裂缝进一步扩大。纵向裂缝主要就是和轴线基本平行的裂缝,通常情况之下,针对于纵向裂缝,一般都需要技术人士采取较为合理及科学材料进行有效填充,并且在填充完毕之后还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在其中铺设土工膜来实施防水处理。
3.5坝基渗漏
坝基渗漏同样严重的威胁着大坝的安全稳定,在实际工程中,坝基一旦发生渗漏,技术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对渗漏问题一般都需要采取上堵下排模式来进行处理,其中,采取上堵方式进行控制,通常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上游设置防渗帷幕,还需要将溶洞进行有效的堵塞。另外,下排主要就是指采取合理措施减少扬压力或是渗透,通常相关工作人员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运用减压井、排水垫层,排水廊道以及坝体排水管等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型水库加固除险处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分析中小型水库中的安全隐患,了解水库工程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合理地进行除险加固作业,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合理地控制除险加固工程项目质量,及时地排除水库运行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周边区域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性,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于颖,李军.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技术的问题探讨.四川水泥,2019(5).
[2]司猛.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研究.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1).
[3]丁昭佐,沈宽勇,简士洋.探讨中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除险加固设计.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