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针对产科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初产妇12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病例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病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围绕初产妇的满意度、掌握健康知识的合格率、住院费用及时间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7%、78.2%,从母婴保健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住院费用上来看,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从住院时间来来比较,对照组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好,初产妇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初产妇;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引言:女性在经历过分娩之后,才能真正转变为“母亲”这一角色。产妇在经历分娩过程之前及之后,身心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初为人母的初产妇来说,由于缺乏分娩经验,对于母婴知识了解不全面,更容易出现焦虑的心理。在分娩过程中,难以忍受的疼痛会增加产妇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分娩的结局。在临床护理中,对于初产妇的护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护理质量会直接影响母婴的安全以及产妇的预后情况。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产科整体的护理质量。现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部分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科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初产妇120例进行研究,年龄在21~31岁,平均年龄为(23.7±1.4)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为39周。从分娩方式上看,剖宫产31例,顺产89例。从学历结构上分析,本科及以上30人,高中之大专74人,初中以下16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学习结构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可以进行比较。
(2)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例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病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临床护理路径方式介绍如下。
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为产科骨干医护人员,其工作内容主要是选择护理项目,设计护理路径表格,制定具体的护理路径实施流程,指导护理路径的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
人员培训:护理小组成员负责对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护理路径的知识及技能,明确护理路径中实施中的重点及难点,同时还要使产科护理人员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相应流程及措施。
制作护理路径表格:结合顺产妇及剖宫产产妇在分娩前后的治疗内容及护理需求,同时还要考虑科室的具体情况,设计制定合理、实用的护理路径表格,表格中要包含产妇的基本信息、护理内容、护理流程、护理评估、治疗方法、检查项目、健康宣教等内容。
护理路径的实施:结合护理路径设计的内容,医护工作者要对产妇进行观察分析,并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为产妇发放相关的知识手册,开展一对一的饮食、保健、护理等方面知识的指导;分娩前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全程陪伴产妇分娩,指导产妇用力及休息技巧,胎儿娩出后,立即开展母婴皮肤接触、早吮吸等;产妇分娩后,责任护士围绕母乳喂养技巧、产褥期护理、乳房护理、新生儿护理等方面进行指导。护理人员要定期对产妇进行产后检查,结合护理路径的具体实施情况来对产妇的状态、母婴的健康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方式及护理内容;产妇出院时要进行全面的出院指导,比如产后机体恢复、子宫复旧方法、用药指导等。
(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以及母婴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都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收集的。护理满意度评价三个等级,分别是满意、比价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的数值是满意率加上较满意率得来的。对于母婴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百分制测评标准,问卷围绕沐浴护理、喂养护理、抚摸护理等方面进行测评,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优秀,71~90分为良好,61~70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差。优良率等于优秀率加上良好率。
(4)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只有P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7%、78.2%,观察组产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
(2)从母婴保健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从住院费用上来看,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从住院时间来来比较,对照组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娩活动对于初产妇来说是期待而又恐惧的,他们对自己即将为人母,即将与怀胎十月的宝宝见面,充满了期待;但是由于没有生育经验,同时又受到别人分娩经历的影响,对分娩又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分娩,特别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初产妇,非常缺乏分娩相关的知识,表现出的恐惧心理更明显。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如果初产妇的负面情绪严重,会对其分娩的过程及结局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护理工作者要在初产妇分娩前后以及分娩过程中给予全面护理,但是无计划的盲目护理是难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所以,研究如何针对初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7%、78.2%,从母婴保健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住院费用上来看,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从住院时间来来比较,对照组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护理路径从时间上涵盖了初产妇从入院到分娩前、分娩全过程、分娩后,到出院指导等,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与实施都是又经验丰富的医护工作者来共同制定的,护理服务的开展更加个性化,患者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凸显。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围绕产妇及家属关心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讲解与指导,帮助产妇及家属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医患关系更加融洽,产妇护理的依从性更好,满意度更高。
参考文献:
[1]贾红艳.产科初产妇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7):162-164.
[2]欧水英.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7):147-149.
[3]任瑞芳.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4):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