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个领域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创新,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行业繁荣发展。电气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电气设计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而BIM技术自问世以来,有效弥补了传统设计技术不足。本文首先阐述了BIM技术概念和优势,进一步分析了BIM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电气;设计应用
引言
BIM技术又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精准度,在电气平面设计以及管线碰撞检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BIM技术是一组特定的工具,它能够信息化平台基础上,详细输入项目各个部件的参数信息,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在共同平台基础上多个设计门类同时展开设计修改,也可以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在多专业配合下形成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设计方案,方便后期工程施工,因此是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参考设计方案。利用BIM技术工具,能够在建筑信息数据中有效实现碰撞检查以及协同作业,同时借助强大的三维模型功能,使得在虚拟三维空间内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进行参数性能的检查,以保证建设方案的准确性。
1 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应用要点
借助于BIM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精准度。目前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弱电设计、消防设计、照明设计以及配电设计,同时还能够三维碰撞检查。在配电设计方面,通过BIM技术有效的协同功能,能够有效收集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动力条件,并且就设计的完善情况进行检查。如果上述专业的动力情况出现了变化,会使得配电系统能够自动调整,这样就避免出现二维设计阶段动力条件出现遗漏的错误。对于负荷的配电系统,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对于负荷进行自动优化和调整,保证三向的平衡状态,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供电图纸质量;建筑信息系统应用于照明系统来说,电气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相关规定对房间的照度标准提前进行设定,灯具的布置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从而能够提高设计的效率,保障设计的质量;对于消防设计来说,BIM技术软件本身具有专业检查的功能,可以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火灾探测器保护状态进行有效的复核,确保其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同时还能够对给排水消防以及暖通各专业应该具备的消防联动进行有效的检测,主要提高消防设计的针对性及安全性。对于弱电设计来说,BIM技术软件可针对监控系统、智能楼宇系统、常规三网系统提供修改与核查的便利性,使其在平面调整后对应系统也得到修改。以及摄像头有效视野覆盖范围核查,确认摄像头间距能否满足安防规范要求。在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三维碰撞检查时,电气专业中强弱电均可以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分析,电气工程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三维碰撞检测的结果对于各个碰撞点的设计进行优化,这也是利用二维设计建筑电气模型时所无法达到的应用效果。
2 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总建筑面积在15000m2,高度为20.5m,其中地上建筑总共有6层。此建筑涉及的建筑电气设计较为复杂,初步涉及到配电设计、照明设计、消防设计、弱电设计等等。在设计的初期,能够利用BIM技术整合整体的设计质量,对于建筑电气系统的指标宏观把控,综合考虑消防、动力、照明、弱电等系统,实现协同设计,减少设计工作量。
2.1 建设电气族库
将BIM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设计时,首先要设置电气族库。BIM软件支持对应的族库,可具备较强的二维软件的绘制功能,具有比较强的灵活性。族库的设计需要根据上下游具体的需求以及本身设计流程,对族库的属性加以确定。
需要提前制定族库的标准原则,特别是对于电气的二维模型外观,需要制定通用的尺寸以及通用的外形。在对于一维模型外观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属要求。
2.2 电气工程平面设计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绘制防雷接地保护平面、火灾自动报警平面图以及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平面图。综合各方考虑,对于电气平面设计图可以通过PKPM等软件来设计。在上一步之中已经建立了电气的族库,因此可以根据设计标准要求,将各个族输入到软件中,从而完成平面设计。同时,为了保证电气装置定位的精确性,除了使用软件进行绘图布置,还需要其他技术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对电气装置的布置形式进行手动的调整,以实现电气线路之间的有效连接。在本案例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时,由于设计的导线电缆的桥架以及管道都需要进行参数化,因此可以利用设计软件绘制各种参数族库,由于绘制的导线一般为逻辑系统族,电缆线管以及电缆桥架可以采用物理的连接手段,这样使得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具备可视化。在这个线管桥架等都进行可视化之后,就可以很直观的在模型中对线管的的连接方式及线管路由进行优化,可以大量缩短线管长度,有效控制成本。在电气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详细的了解电缆桥架的连接架,特别是水平弯通以及水平四通所使用的连接方式,注意整体的尺寸衔接。在电气平面设计过程中,对于回路的标号要明确,灯具的型号以及导线参数等基本信息都要录入到建筑信息模型中,同时需要制作标记族,这样就能够使得项目作业阶段技术人员能够对图纸有的较为清晰的辨识。在电气平面完成后,还需要工程技术员依据接入信息平台其他软件进行管线的碰撞检测,主要的目的是对电气设计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查。项目中各专业往往因为图纸不交圈而产生大量现场返工问题,利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通过各专业模型的整合,特别是电气专业各类末端点位与精装的配合,综合天花图及点位综合图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大量现场返工情况。在综合了各专业之后出具的管线综合图,作为施工图的深化补充,可以有效指导项目落地。
2.3 管线的碰撞检测
碰撞检测是BIM技术在电气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用途,它可以对电气设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查,对于电气设计管线碰撞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可以利用BIM技术仿真建模,主要是模拟管线的结构,让工程设计者对于管线情况充分掌握,及时解决相应的管线碰撞问题,构建基于BIM技术的信息交流平台,保障专业人员能够对电气设计问题进行有效的交流,提升设计效率,还能够有效检测出在电气设计中管线碰撞的问题。在管线布置中,通常采用板内暗敷的形式,这样会导致由于结构的不同管线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造成管线的碰撞,因此可以利用信息软件中navisworks软件对电气管线结构碰撞问题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管线碰撞的部位,并且可以利用navisworks对于碰撞位置进行调整,以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2.4 弱电系统应用
利用BIM技术软件能够对弱电系统设备的布置以及远程监控进行合理分析,提高电气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电气架构还能够有效进行整合,可以利用三维对摄像机监控方案进行有效模拟,从而实现停车以及暗房等其他虚拟系统的应用。同时利用BIM技术的数据传递性,将BIM信息模型转换到运维管理平台,对建筑的日常维护进行管理。
3 结束语
BIM技术在技术设计中展现了十分强大的模拟性能和可视化功能,因此对于建筑电气有着较为实用的优化效果。本文根据实际案例对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提高BIM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设计效果,提高电气工程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宽振.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4):84-85.
[2]贺伟.关于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2):100-101.
[3]杨丰亮.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9(2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