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住房方面,弱电智能化控制与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弱电智能化控制与建筑节能应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促进建筑节能,符合资源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建筑的发展潜力极大,弱电智能化控制应用广泛与智能建筑中,促进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有利于建筑整体低耗能的实现,使得智能建筑更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控制;建筑节能
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设行业取得了飞速进步,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然而建筑行业相比其他行业,其单项产能已经超过其他行业甚至发达国家的4倍左右,因此降低能源消耗是我国各个行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即使节能建筑成本相对其他行业消耗较高,但是从未来发展趋势和时间而言,节能建筑的使用时间远超过普通建筑,同时能够促进资源持续利用、绿色发展。将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和节能降耗建筑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能源的使用率,而且为人民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现代化的服务,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节能、高效发展。
1节能建筑技术分析
1.1建筑物传热处理
根据热力学理论知识,建筑物墙体热量传递的方法具体表现为把热能向外散发的热传方式、热传导以及热对流3个方面。热传导通常情况下是指固体物质的热能传递,而热对流则是通过液体和气体进行热量传递。不同的物体传递热能的方式也不同,举例说明:金属属于善于传热的良导体,如金、银、铜、铁、铝、铅、水银等;棉花、软木、陶瓷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石绵则属于绝热物体。在建筑材料中,钢筋混凝土的传热强度较大,而负荷材料的传热强度较小。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不影响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物体的传热能力,促进节能降耗。
1.2合理选址
在进行选址建设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地理位置、施工土质以及日照时间等因素,尽可能选择阳光充足的地理位置,避开风口方向,减少风能对于建筑物的损耗,特别是在冬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墙面的传热能力,进而减少因取暖造成的能源浪费消耗。
1.3设计
调研当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方面,使用相应的外墙装置,有效地控制墙体的占地面积和比例。
1.4选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技术型建设材料在建设中得到应用。比如新型墙体材料、高性能建筑内隔板等,有利于促进建筑物节能耗能。
1.5施工技术
使用新型楼梯外墙技术,比如美国欧文斯科宁保温棉、智能供热采暖节能技术等,进一步推动建筑物节能化。
2具体应用
2.1遮阳节能智能化
迄今为止,对于遮阳方式的研究仅限于内部遮阳与外部遮阳两种方式。内部的遮阳,借助百叶窗和挡光窗帘进行阳光的照射,降低阳光对屋内的直接照射,但是具有一定的劣势,如果阳光照射时间过长,会使室内变得闷热,不利于空气流通。外部遮阳,主要是通过屋顶遮阳以及墙体遮阳,外部遮阳都是固定的挡板式遮阳方法,局限是不能根据太阳的光照角度进行随意调整,并且效果差。为了改善和优化传统遮阳方式的劣势,设计了智能光伏的遮阳调节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能源消耗。
2.2通风系统节能智能化
现代化的建筑楼房所占面积更广,室内装饰、格局更为复杂,所以对于室内通风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现代化、智能化建设之中,用于室内的设备主要是风机和空调。
空调的使用,尤其是大型建筑物例如商场、医院、会场等地所用的中央空调,更是消耗能源的主要设备。中央空调的室内布局通常很复杂且排风口数量多,系统将直接影响到空调设备的应用,并且容易产生大量资源浪费。
通过对中央空调的特性进行分析把握,制定了中央空调智能化、现代化的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该设计方案中,供冷机房将西门子的PLC300产品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的中心,将西门子wincc6.0作为组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监管人员对整个机房的监控与管理期望,进而起到节约能源消耗的目的。其中,工控机装置在供冷机房旁边的监管室内,目的是全方位对冷冻机房内装备以及安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把控,并且针对不同的建筑环境合理地控制相关设备以及运行强度和状态,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设备功能具体包含:设备运行控制、停止控制、冷冻、冷却水泵及循环水泵自动控制等。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就能根据异常状态进行报警和设备故障,并且将故障具体情况记录备案,便于检修人员后期的维护检修。
2.3智能照明系統的应用
在原始的建筑物体照明环境中,通常情况下需要人工进行管控,容易忘记关灯产生多的电能浪费。新型的智能照明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解决这个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比如笔者对RH—2000型号的智能照明技术系统进行了检测和调研,在实验中发现,该系统在人体感应、定时定点把控、光纤光角等方面都能够实现自控自制,并且还能够针对单个的照明单元系统进行准确把控,经实验对比发现,在相同的环境下新型的照明系统要比传统的照明系统能量消耗少27%左右。
2.4智能建筑保温体系的构建
智能建筑的保温体系尤为重要,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温度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全球变暖,气候越来越极端化,部分地区在夏季时出现极热现象,相反部分地区出现极冷。气候的变化导致人们不愿出门活动,只想待在室内舒服适宜的环境中,从而使得空调的使用率居高不下,除去选择更加节能的空调系统外,还应该考虑借助外部资源,构建和完善建筑保温体系。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在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选择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使用保温砂浆、空心砖等辅助保温材料,填充外墙。总而言之,充分利用保温材料自身的优势,将其广泛的应用到智能建筑的建设中,提高智能建筑整体的保温能力,更优质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5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可以有效降低智能建筑整体的电气浪费消耗。因此在建筑内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运营效率。全盘考虑用电设施的用电量、设备的类型,整合整体资源,基于布置和负荷的考虑,构建合理的供配系统。具体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供电电压,全部考察建筑内的用电设施后,根据需求,分配科学有效的供电电压;简化电气系统,电气系统过于繁琐复杂会增加设计难度,其在实际中操作性也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复杂的电气系统会加重电气资源的耗损。因此,在整体的设计中,应致力于在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简化电气系统;最后是电气管线的布置,管线尽量短直可以促进电气资源的节能,也降低管线资源本身的浪费消耗。
3结语
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的辅助,减少能源消耗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智能系统和技术的逐渐完善、成熟,它在智能建筑上的节能功能应用,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大的情况,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节能消耗、绿色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正东,郭雪清,王光华.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医万设备,2010(6):49-51.
[2]唐洋平.办公建筑节能的智能化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3]郑艳晶.智能建筑中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6):71-73.
[4]白冰,张新宇.现代化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7(6):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