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建筑节能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张海南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建筑等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建筑等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我国早已意识到环保节能的重要性,并投入了大量资源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且取得了很大成效。建筑节能管理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管理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节能的优势,然而提出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环保;节能;施工设计
        新时期下,绿色建筑理念更加完善,对建筑节能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建筑又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商用建筑,都需要秉持绿色节能的管理理念,才能推动我国的建筑事业长远、稳定的发展。节能建筑指的是以环保为发展理念的建筑项目,最终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工作、生活场所,通过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环保材料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实施建筑节能管理,可以降低施工建设过程中建筑的能耗,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环保性能,这对于人类、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节能管理的优势
1.1保护自然环境
        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下,室内场所基本都安装了空调,而且机动车的拥有量不断攀升。使用空调的过程中会产生SO2、NOx等污染物,机动车行驶时,也会排放大量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环境的酸化,打破了生态平衡。而建筑节能管理可以大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自然环境,减轻大气污染,有效提高建筑热环境质量。
1.2促进经济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总能耗量位居第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自然资源却相对匮乏,人均能源的占有量远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在全国总能耗重,建筑能耗约占30%,这一数据表明,建筑节能管理已经迫在眉睫。如果对建筑能耗放任不管,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势必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1.3提高生活质量
        与以往相比,人们的物质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对建筑工程的要求除了安全之外,人们更加追求居住的舒适程度。节能建筑采用的是成套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既降低了建筑的使用成本,给用户提供了经济实惠的住房,而且又降低了能源消耗,为我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2.建筑节能管理的应用策略
2.1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主要用来装饰建筑的内部和外部,节能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用户的居住舒适度。屋面对于绿色材料的要求是:保温性良好、容量小,尽量降低导热性与吸水性,比如水泥聚苯板材料既能起到保温效果,又具有节能效果,被广泛用于屋面设计重。混凝土和砂石等材料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几乎适用于所有的高层建筑,但缺点能耗太大,这些有机材料正逐渐被硬泡聚氨酯、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等节能材料所替代。此外,还有环保阻燃蜂窝复合墙体材料,这是一种通过搅拌、压缩废弃材料而形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效果非常理想。
        建筑的外墙、屋顶是最容易实现节能管理的部位,在外墙使用绿色材料,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比如幕墙技术,既通风透气,又绿色环保,还可以把太阳能、风能转化成电能。节能遮阳装置分为两种类型:永久性装置与临时性装置,遮阳板的材质以塑料、金属为主。此外,水泥纤维同样是非常好用的一种防火组合材料,控制火势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现阶段,我国的水泥纤维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完全可以广泛用于建筑设计中。这些绿色材料的使用寿命很长,节约了大量的建筑能耗,环保效果理想。


        近年来,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在建筑玻璃上开始应用,这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既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又保持了较高的透光性。夏天,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可以阻挡65%的太阳能辐射,透光率在70%以上,能够让室内、室外的温差达到4~7℃。实验表明:夏季在打开空调的情况下,原本空调消耗的电量是303kW·h,使用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后,空调的耗电量下降到了208kW·h,节约了20%~30%的电能。冬天,隔热涂料的特殊金属膜是透明的,可以把可视光引入室内,长波长的暖气可以在室内反射,保证90%的暖气不会外流,提高了保暖效果。
2.2完善建筑节能管理标准
        每个地区的建筑设计、建筑要求都有差异,可利用的资源也有所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建筑的设计标准、图纸等实际情况来指定建筑节能管理标准,加大节能管理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投入,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标准,让节能管理标准与物业管理标准相互结合,做到因地制宜,有效促进节能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相关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建筑的节能管理工作,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学习科学的组织和领导方法,监督与管理双管齐下。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细化管理工作,招聘相关领域的专家抓好具体的管理工作。还要构建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用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促进制度、措施的顺利落实。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同样要重视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施工工艺;熟悉与施工技术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最后,还要加强建筑节能管理的宣传,让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
2.3加强建筑施工的污染管理
2.3.1施工泥浆管理
        基础、土方工程的施工最容易产生泥浆污染,可以通过一些施工工艺来减轻污染,也可以对泥浆采取人工固接的处理方式,避免泥浆外流,污染施工周围的道路。根据城市环境管理的相关要求,出入施工现场的车辆是不能携带泥浆上路的,所以要把冲洗场所设置在筑施工场地的出口,以维护市容市貌。
2.3.2施工扬尘管理
        每逢大风、干旱的天气,施工现场尤其容易出现扬尘问题,扬尘主要来自于土方施工、现场搅拌站、材料的运输和存放、裸漏场地、建筑垃圾、厨灶、锅炉等。在这些容易出现扬尘的场所可以设置围挡,通过洒水等措施降尘,封闭存储垃圾的场所,硬化施工场地的道路,使用清洁燃料控制扬尘。除此之外,还要妥善保管施工现场的散装材料,比如石灰、水泥、细砂等,把材料放置在合理的位置,避免大风吹散材料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2.3.3光污染与噪声管理
        通过设置围护可以降低电气焊的亮光,或者在白天阳光充足的时间进行电气焊作业。噪声通常是在施工过程中发出的,尽管时间相对集中,但位置并不固定。噪声也是干扰周围居民的重要因素,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赶工期经常在夜间作业,建筑噪声严重总扰民。噪声是建筑施工不能避免的问题,只能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噪音,比如严格审批夜间施工,选择低噪音的施工设备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管理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效益,这也是很多建筑开发商不够重视绿色建筑的主要原因。但站在人类长期生存、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建筑节能的优势与价值会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逐渐显露,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建筑行业,势必会朝着节能、绿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狄敏,周林霞.绿色建筑施工实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实施指南》[J].工业建筑,2020,50(2):后插2.
[2]艾永飞,刘传阳,张珉.基于BIM的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8):7-11.
[3]阎玮.浅析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节能减排实施策略[J].砖瓦世界,2020,(8):89.
[4]陈军.探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价值工程,2020,39(6):5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