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超睿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安吉 313300
摘要:树木栽培的成活率受挖掘、运输、定植、管理及养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栽植成活率,应做好定期巡查和养护工作,至少在土壤、水分、阳光等关键要素上做到充分、充足,这样才能保证树木地上和地下部分营养均衡、湿度得当。尤其是在乔木等大型植物的栽培上,更要注意养护,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恢复。
关键词:园林绿化;乔木栽植养护;技术分析
园林绿化能够给社会整体环境提供更加美好舒适的氛围,因此,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对整体环境十分重要。在园林绿化过程中主要为多种树木种植,乔木作为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树木,在绿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增强树木对环境的净化与美化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乔木栽植与养护。
1园林绿化施工与乔木栽植、养护概述
园林绿化即指在公共或者私人空间领域内运用园林工程种植技术和相关艺术手法,通过对空间内的地形、假山、流水、叠石、庭院、道路等进行设计、建造与铺设,对需要种植的树木花草进行美学设计,以此来达到美化、净化环境的作用,为个体提供优质的生活氛围与生活空间。常用于园林绿化的树木种类为乔木、灌木等,乔木作为成活率较高、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可以在美化环境、绿化空间、丰富园林绿化种类的同时,净化污染空气、释放良好氧气、降低周围环境噪声等。但在实际园林绿化种植过程中,却会经常出现乔木种植掘取技术存在漏洞,不正确的乔木掘取移植会导致树木成活率降低。其次,在乔木种植完毕后期的维护过程中,浇水时间与水量控制不够精细,忘记浇水水量、浇水时间不正确、浇水次数等均会影响到乔木的后期维护;乔木在维护过程中对种植土壤的培护不到位,没有定期进行相关的翻土、施加土壤肥料等养护管理活动;对于病虫害去除工作不到位同样会使得乔木在后期管理中生长出现问题[1]。
2园林景观绿化乔木移接的技术要点分析
2.1树木选择分析
树木的条件会直接影响移植的成活率。因此,移植的技术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树种采用科学的移植方法和移植环境,避免因违反树木生长条件而导致移植后成活率不高的情况出现。移植树木的选择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技术人员要对树木移植的环境进行调查,使新环境的土壤、温度、光照及湿度能够保证树木的生存,或根据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移植。
其次,对树木的选择要符合景观观赏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化景观艺术性的提高。因此,在选择树种的时候,技术人员要选择树冠丰满、艺术性和观赏性高的树种。另外,选择树种的时候要针对树龄进行调查和研究,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树龄较低或正值壮龄的树木,这些树木生长能力强、抗病虫害的能力高,能够在移植后继续成活,从而提高移植的成活率。
最后,技术人员在选择树木的时候要选择生长状态健康的树种,健壮的树木抗病虫害能力相对于一些病树能力强,树木移植后不容易受病虫害的影响导致树木枯死,从而提高移植的成活率[2]。
2.2切根处理
科学的切根能够更好地保证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在对大树的切根进行处理时,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参数,减少对大树资源的浪费。一般大树在进行切根处理时,可以采用多次切根的方式。普通大树,尤其是在苗圃生长的大树,在培育的时候可以按照树木生长的快慢来制定移植计划,这样可以保证须根聚集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对于较大的树木或者珍稀名贵树木时,可以采用缩坨断根的方法来进行,最终达到移植树木的目标。在移植前2~3年的春秋季节,可以将树干作为中心,以胸径的3~4倍作为半径来画圆,然后再按照圆形对其进行挖掘,深度要保持在50~70 cm。
2.3平衡修剪
乔木在移植过程中需要对其枝叶进行修剪,如果修剪工作不到位,会导致树木移植过程中出现死亡的现象。对乔木类树木的枝叶等进行修剪,减少枝叶在移植过程中水分消耗,防止树木因缺失水分而导致死亡,从而提高其存活率。
另外,在对树冠进行修剪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树种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如落叶乔木类的树木及萌芽能力强的常绿树木,需要保留几个主要的枝干,将其他的枝叶全部剪除,从而实现对水分的保留。这是由于常绿阔叶树木的生长能力很强,对水分的消耗也大,如果对其枝叶修剪工作不到位,则会使树木快速枯死。针对再生能力较弱的树木,在进行树木枝叶修剪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减少对其枝叶的修剪,防止出现修剪过度的情况,保证其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成活率。
2.4挖掘与包扎
挖掘与包扎工作需要对树木进行挖掘时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因挖掘失误产生对树木根系的破坏情况,降低树木成活率。
在挖掘前,要对其球径进行测量,没有做过切根技术处理的大树,它的土球径要保持在胸径的7~9倍。如果进行过切根处理,则可以在断根坨的基础上,向外延伸10~20 cm即可,然后再在划定的土球外缘挖宽60~80 cm即可。
在挖掘后,需要用草绳或者蒲包片等软材料对其进行包扎,而带土块的方箱包装适用于胸径在16~35 cm的大树。在这种技术中,主要保持土块成方形,并且以树干为中心,将树干胸径的8~10倍作为挖掘的主要宽度范围,挖掘形状一般为正方形。
挖掘工作需要注意深沟与土台的高低一致,为了保证箱板与土台的紧密度,需要在挖掘的过程中,保证修理平整的土台尺寸稍微大于边板,让土台与箱板紧密度得到提高。在挖掘和移植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规定范围挖好土球,然后顺着根系的方向将土块敲落。挖掘与移植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对树皮与树根进行保护,防止因树皮、树根被破坏导致成活率下降的情况发生。
2.5吊装运输
乔木移植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吊装与运输,运输环节对树木的成活率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树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土球松散、磕碰会使树木成活率大大降低。吊装的过程需要配合大型的吊装机械,机械起吊、载重汽车运输,到达移植地后对其进行编号,方便日后的管理。
3提升乔木栽植与养护质量的相关措施
3.1完善乔木栽植工作
在乔木的种植与培养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部分乔木因为栽植方式较差而造成乔木根部损伤的情况,一旦乔木根部造成损伤,就将会对后来乔木养殖养护和乔木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更好地确保乔木在移植后正常生长,并充分发挥乔木对环境的绿化作用,需要以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种植与维护政策,采用系统、科学的种植养护方式。
在乔木栽植前,需要先将乔木的裸根苗进行梳理,在进行栽种前要充分明确裸根乔木根系的形状,还需要在乔木栽种过程中对乔木的株距及树干杆径进行相关测量,保证乔木中间留有充分的根系延展余地。相关栽种人员还应该依据乔木移植时生长的现状确定相关的栽种方式。在栽种乔木树苗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乔木苗根部的光滑程度,也应该注重对乔木根部的梳理,防止因为出现乔木根部混乱的问题,从而影响乔木的正常生长[4]。
3.2制定精细科学的浇水计划
树木的种植生长离不开充足且恰当的水分、阳光、必备养料等。因此,在精细、科学的乔木移植养护与管理过程中,制定精准的乔木灌溉方案,以此来对乔木后期的维护工作质量进行提升。
首先对乔木种植的土壤进行相关鉴定,明确是黏性土壤、中性土壤还是干性土壤。黏性土壤由于土壤本身水分含量较大,因此需要适量浇水,而干性土壤水分含量少则需要充分灌溉。其次对种植环境进行测评,并且对乔木的树木种类进行确定,肉质根系与普通根系的树木对水分需求不同,肉质根系乔木需要减少灌溉水量,而根系欠发达的乔木则需要进行充分的水量灌溉。依据上述对乔木种植进行综合检查,进而制定后期养护与管理方案。乔木在栽植时还会有通用的灌溉方式,即在乔木移植的初期,树木需要充分适应新的土壤环境。因此,在第1次浇水时要浇透乔木所在的土壤,在3d后进行第2次浸透式浇水,让水分充分与土壤融合,为乔木更好的生长提供水分基础,在7d内开始第3次浇水,在此次浇水时便需要缓慢灌溉,给予乔木适量的水分。在进行相关灌溉活动时,需要建立专业的乔木灌溉小组,严格按照相关灌溉政策来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活动。
3.3注重培土与病虫害除治工作
在乔木种植与维护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乔木种植土壤的培土工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无病虫害破坏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乔木的良好生长,并充分发挥其对环境的作用。
组建专业的乔木状态巡查小组,每天对乔木的生长状况、土壤状况、病虫害状况等进行相关查询。当乔木生长出现萎靡等情况时,需要注重是否是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不足,之后便需要对土壤养分进行相关检查,发现缺少的营养元素便进行补充。当乔木土壤出现低洼和积水等状况时,需要及时进行培土活动,让土壤高出根茎周围大约5cm左右,以此确保乔木生长的稳定性。依据生长环境确定土壤疏松时期,如蒸腾旺盛、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每个月均需要进行土壤疏松,定期对乔木生长的土壤进行疏松,保持土壤的透气性,进而防止板结情况的发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样需要科学高效地进行,针对乔木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应对方案的书写预备工作,及时对乔木进行枝丫裁剪、病虫害药物喷涂等操作。在病虫害预防层面进行准备,一旦出现相关的病虫害问题,及时启动预备方案对病虫害进行治理,以此来确保乔木的正常生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乔木栽植是一个对细节要求极高的工作。因此,在栽植过程中,对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细心观察,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以保证栽植树木的成活率并达成预期的景观效益。为此,在施工中掌握好乔木栽植及养护技术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剑.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及其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9(6):178-179.
[2]陆网娣.浅谈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点[J].花卉,2018(24):96.
[3]王光清.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3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