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期   作者:王强 于磊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关系整个施工质量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关系整个施工质量,所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满足人们的供电需求。目前,虽然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所以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进行相应的探讨,最终提高管理质量,实现我国水利水电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安全控制措施
引言: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依托基础。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对水电工程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局限在日常供暖供电方面,企业、高科技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要求水利水电施工长久运营、不可替换性等各方面都要紧跟时代步伐。如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怎样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控制,需要结合实际运营生产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分析
         1、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除了人为的因素之外,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由于对施工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够,施工设备很容易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尤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一个施工者密集型的作业,施工设备的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差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大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施工人员的疏忽造成。为了缩减工期,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都会给水利水电安全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因为水利水电项目通常施工环境恶劣,获取的劳动报酬不多,所以水利水电项目施工人员大多为农民工,虽说有一定的施工经验,但是对比专业人员,还是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这些施工人员不能保证高质量地完成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旨在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现状才能得以改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才可以进一步降低,进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环境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指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当地的地形、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等。由于自然因素对水电工程的施工状况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恶劣的天气,将会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降低施工的质量,导致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因此,必须对施工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究,并针对探究的结果设定合理的方案,预防安全事故的产生。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中,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具体需要做好以下事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相关领导人、负责人需融入安全管理小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奖惩激励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全面落实,提高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规范性;加强安全检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安检员需落实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在第一时间处理,切实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安全管理专项资金投入,建立专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落实奖罚制度,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者责任,对于违反安全施工规定的人员需严厉处罚,对于严格贯彻安全施工操作的人员需给予一定的奖励,切实保证工程建设稳步落实。
         2、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要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得到完善,一定要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这样才可以使工程更加安全。对安全意识教育要加强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其作为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训工作的所有阶段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人要根据其特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内容。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采取现场进行讲解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邀请在这个领域上的专家对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人开展专业培训。为了使培训效果达到预期效果,可以把员工培训的成绩和他们的绩效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励他们,奖励具有优异表现的员工,通过这种手段可以使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
          3、增加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为安全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管理水平及安全性的提升,还有必要增加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为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一方面,针对施工现场,施工区域有必要以具体的规划设计及实际需求为依据,实行封闭措施;尤其是施工的核心区域及危险区域,需加强封闭监管;对于施工现场的各类施工设施以及管道线路等,需符合相关行业要求标准,比如防火、防爆、防雷击、防洪等设施均需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且,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需合理科学设置,确保沟、管、网排水的通畅。另一方面,对于施工区域、作业区以及建筑物,需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相关规定,必备的消防水管、消防栓需设置好,并将相对应的消防器材及设备配备好,使消防通道维持通常。此外,在高处作业时,例如:坝顶、屋顶、原料平台,基于临空边沿,需将安全防护栏杆设置好,从而确保施工人员现场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4、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实践调查可知,其施工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由此导致施工风险较大,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基于此,在施工前,制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配备必须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确保应急救援时能随时紧急调动应救人员,做好安全防范和预警工作。在施工前,需对相关自然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科学制定防护策略,尤其是危险地段需提前设置相应的预警标志;施工过程中,可组织相关人员对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如:滑坡、泥石流等,减小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同时施工现场需科学规划设备、材料的放置场地,做到规范管理,防止因为材料堆放不当、机械设备阻碍施工道路等问题引发安全事故,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
         5、创作良好的施工环境
         良好的施工环境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也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首先应当在施工前明确地划分场地,各个场地的职能和施工不可乱套。例如摆放材料的区域要工整有序,不可在此区域进行其他操作。其次,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和保洁工作,对施工过程中产出的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应当按规定迅速清理,保证相关人员健康不受侵害。严格控制施工场所的空气质量,噪声大小及照明亮度,尽可能地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施工人员心情舒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在施工管理中要坚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思想,坚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我们要跟随科技进步不断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水平。拥有健全的安全教育体系,彻底了解安全技术,监督检查并落实,谁主管项目谁负责;谁主办项目谁负责;谁是受益者谁对其进行管理监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搞好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郑霞忠,肖玲,张光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水电能源科学,2010(10).
         [2]郑丽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与管理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3]张晶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4).
         [4]罗洪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