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高处坠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陈东国
[导读] 建筑施工行业一直是一种高危行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善、操作不当等等问题极易出现安全事故

         摘要:建筑施工行业一直是一种高危行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善、操作不当等等问题极易出现安全事故,严重伤害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更对于施工项目有着不可逆转的影响。据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的统计,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连续九年排在工矿商贸事故的第一位,其中,高空坠落事故是最主要的建筑安全事故。对此,如何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与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重点所在。文章主要围绕建筑工程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情况展开具体分析,探讨建筑高处坠落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最后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对于建筑施工高空坠落的事故进行分析,并积极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引言
         高处坠落在建筑施工行业“5大伤害”中居于首位,是建筑施工中发生率较高的事故类型。据近三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统计,高处坠落事故占各类事故总数的50%左右。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建筑业发展,改善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意义。在对高处坠落事故的核心特性和机理的分析过程中,开展组织层面行为原因研究,并有针对地采取预防措施,是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1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析
         1.1人的行为与物的状态
         引起高空坠落的最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相关物品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有很多,包括直接引起事故的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相关直接管理人员的不安全监管。具体到实际的动作上,包括作业人员未安全佩戴安全帽、未按照操作步骤系好安全带、未实行高空作业安全规范动作等,管理人员未按照标准对于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检查以及安全准备、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合格的高空作业培训,未对实施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测等。相关物品的不安全状态指的是引起事故的相关设施以及场地的不安全设置状况,具体到实际的场景,包括施工作业平台的狭小、安全网搭建的不合理、安全防护栏的设置不到位等等。
         1.2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习惯性行为也是属于个人层面上的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的习惯性行为以及管理人员的习惯性行为。习惯性行为有三点内容,分别是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佳。这三点内容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很常见,对于施工作业人员来说,他们的知识储备相对比较低下,工作素质都是以习惯性操作为主,并没有对于施工安全的反思,本身也没有对其报以太多的注意,导致施工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对于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置之不理,不按照操作办事,引起强烈的安全隐患,另外对于管理人员来说,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没有引起高度的关注,在施工监管中对于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对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以及安全习惯的培训不够充分,使得安全事故率大大升高。
         1.3运行行为和指导行为
         运行行为和指导行为是组织层面存在的问题,分别指的是安全文化的缺失以及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的缺失是导致企业建筑施工高空坠落问题严重的根本原因,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进行一系列工作的导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企业全部的施工安全操作问题,同样也使得企业的管理体系出现了极大的矛盾,也就是说,运行行为和指导行为是相辅相成的,运行行为的缺失会导致指导行为的缺失,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安全文化的缺失,使得企业对于安全管理部分的认识不够,企业没有足够的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的防范意识,企业在相关问题的管理上也就存在了较大的疏忽,最终导致了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2建筑施工企业坠落事故的应对措施
         2.1减少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高空作业必须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对于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防范,加以遏制,防止出现安全隐患。首先对于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要加以保证,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定期组织对工作人员的体检,患有部分病症不适宜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该将其排除在高空作业的范围之外。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做好安全操作规范行为,包括穿戴好安全设备、做好安全防备措施等等,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操作规范,不随意进行操作。
         2.2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施工团队的管理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包括对于人的管理,也包括对于物的管理。对于人的管理,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对于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规范、安全意识等的培训工作,对于高危的技术人员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保证每一位高空作业人员都有足够的工作素质以及安全意识。对于物的管理,要保障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完善,包括防护栏、防护网等等,保证施工作业平台空间的足够,另外,在施工场地,要保证相关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用具等的摆放安全,避免高空坠物现象等低级错误的发生。
         2.3完善各项安全措施
         要按照《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要求做好洞口、临边和操作层的防护,并按规定规范合理布置安全警示标志。要保证安全设施的材质合格,安全设施使用前,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许使用;同时在使用中对安全设施及安全警示标志加强管理,杜绝人为私自拆除、损坏和移动。同时作业层要做好防护,作业部位距高压线小于安全距离的应做好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在有毒有害或高浓度粉尘环境下要做好个人防护等。
         2.4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要点
         (1)本项目主体工程、龙门架均设置密目网,实施全封闭防护,上下网严密拼接,紧贴作业面。当主体工程进行二层施工时,脚手架内侧与西面相距3m的位置设置一道兜网;主体进入三层施工时,二层顶再设一道兜网,切实防止人、物坠落。(2)楼层临边设脚手管防护:①搭设外脚手架,满铺脚手板,外设防护栏杆、挡脚板,下挂安全网;②楼层临边搭设脚手管,防护高度0.6m,2道/1.2m。(3)安全通道口、楼梯口防护:①搭设防护棚,尺寸(高×宽×长)3.5×4×4m,棚顶满铺松木板,两侧挂安全网;②楼梯搭设防护栏杆,防护高度0.6m,2道/1.2m;③楼层预留洞口设矩形木盖,木板厚50mm,宽度超出预留口50mm。
         2.5管理措施
         (1)搭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严格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明确安全管理人员人数、专(兼)职比例,保证安全管理机构具有足够的管理力量[2];落实安全管理机构内部分工,完善高处作业规章制度、实施专门化管理。(2)落实安全培训与考核工作:建筑工程管理、施工人员均要参加安全培训,主要任务包括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通过培训考核后方可正式上岗。(3)重视高处坠落应急预案工作:建筑工程作业中,高处坠落事故无法完全预防,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十分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不仅事故率高,且伤亡情况较为严重,做好高空作业安全防护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针对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做了详细分析,其主要包括人、物、环境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此必须要完善相关安全规章制度,落实相关安全交底、检查等工作,加强安全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实现高处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唐迅.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风险度量及应用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2]任传军.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建筑安全,2014(3):1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