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戴海燕 王宠梅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6期   作者:戴海燕 王宠梅
[导读] 电力能源运行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摘要:电力能源运行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切实采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式,有效提升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运行水平。电网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具有突出优势,其可以快速分析和处理电力系统运行故障,自动化恢复线路供电,还可以提升整个电力企业的总体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推进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开展。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
        1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原理
        继电保护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强技术性特征,工作任务繁重,承担较大责任。继电保护人员每天面对海量信息,包含设备投退、电网结构、运行方式改变、保护装置以及故障情况等,全面开展信息正确分析、处理工作,任务量较大。为有效提升继电保护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压力,开发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是必然趋势。继电保护从本质内涵来看,是电力系统各个元件发生短路、故障问题或者出现电气量不均匀情况时开展维护的装置,这一装置运行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第一,继电保护可以监视电力系统中的各项供电设备,及时收集到电力设备的各项信息和运行数据,并将其反馈给工作人员,支持设备维护工作顺利开展。第二,在供电系统运行出现故障问题时,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支持下,能够准确寻找到故障的发生区域,还可以通过跳闸手段及时清除设备运行中的一些常见故障问题,减少故障问题带来的损失。第三,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直接发送故障信息给工作人员,加快故障排查和处理速度。
        2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继电保护应用特征
        2.1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特征
        在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整体应用的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展现自动化的特点,同时还具备独特的应用优势,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帮助。与此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整体应用还能够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效率,并降低系统调节以及电力保护体系操作的要求。除此之外,传统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由人工进行各个环节设备的调试,避免因人工操作失误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而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实现自主独立运营,进而有效减少因人工操作而出现失误的现象。
        2.2继电保护设备应用特征
        继电保护在实际运用到电力系统当中时,能够及时发现系统各个环节故障以及异常,从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因此,电力系统的组成必须得到继电保护设备的支撑,同时这也是整个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继电保护设备主要特征就是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内部所采用的信息管理模式较为独特,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各个环节数据,并迅速传达给计算机。除此之外,继电保护设备的实用性相对较高,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为电力系统的数据分析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后,继电保护系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操作难度相对较小,并且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实现远程操控,保障工作人员能够实时开展工作,确保电力系统存在各项问题时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开展相应的维修工作,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之间的关系
        3.1?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积极作用
        电力系统在应用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设备更新与信息留存,同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繁复的、需要即时处理的信息内容。且在这种运行的基础上,还必须要保证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合理性,确保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的共同需求。因此,就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而言,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调控是一件难度极高、要求极高、质量极高的调控措施。

而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以及后续的运行过程中,除了能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外,其本身所具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特点能够帮助电力系统自动化调控系统实时收集电力设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同时根据操控命令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进行分别、分级、分层处理,能有效保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操控平台在实际选择与操控过程中所做决策的合理性,对帮助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以WBH-801T20DA-G装置为例,其能够针对变压器故障采取及时反应且配置不会受到负荷电流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增量差动保护灵敏性,即使面对严重故障时,动作时间也不会超过20ms,是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保护装置。
        3.2?继电保护系统运行准则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有着明确的规定,继电保护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继电系统的可靠性是基本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应该要做到满足消费者需求,对消费者日常需要做出合理配置,提高继电系统可靠性。对选择性的要求:在通电线路发生短路时,通电系统能够准确的进行调整,对问题线路进行相应的隔离,对安全线路起到维护作用,把区域线路损失降低到最小。对灵敏性来说,当通电线路发生短路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区域,并做出调整,实现整个线路的正常运转。
        3.3?继电保护系统的优点
        现有阶段,从电力系统自身角度讲,电力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有时不可规避,电力运输需要电线,电线通常暴露在外,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如果某一通电线路发生短路且没有进行相关补救,就会导致整条线路瘫痪,出现区域停电情况阻碍了局部经济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重大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继电系统的保护,电力设备通常不会正常工作,如果继电保护系统准备工作十分充分运行维护频率高,那么对整个通电线路来说就是增加了一道保护屏障,所以继电系统的维护显得至关重要。
        4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以及自动化应用分析
        变压器的使用:对变压器的方式普遍使用三种方法:其一,接地保护法:此方法课分为接地变压器和不接地的。接地使用的零序电压来防护,不接地通常应用了零序电流的保护方法。其二,瓦斯保护法:此种方法主要是为解决变压器的油箱出现的故障问题,在此工作状态中,电流会产生电弧让油产生分解,绝缘体会丧失自身的绝缘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健康不利。而此方法可以及时检测出有害气体,并及时发出警报。其三,短路保护法:这样方法有两种,分布是阻抗继电防护和过电流继电防护。前者可以保护在电力发生故障时,由于组坑部件的刺激作用,会使得电源断开,从而保护电力设备。后后者是在设备和电源间加上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将电源切断。
        5结语
        电力系统是继电保护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为继电保护提供所需的平台,因此也会受到继电保护的保障和制约。但是对电路故障和用电故障上,继电保护自始至终都发挥着十分关键的用处,且效果较为理想。因此我们需要合理使用继电防护方案,将其最大的功效发挥出来,以达到电力系统稳定运作的目的,推动此行业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赵福娟.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122-123.
        [2]周冰.浅析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在国内外电网配置中的差异[J].通讯世界,2019,26(08):235-236.
        [3]管雪源,姚金刚,闫喜鹏.浅析二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2):57.
        [4]王宛玉.试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中继电保护的应用[J].决策探索(中),2019(04):42.
        [5]乔真.试论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中),2019(04):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