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10 kV配网线路降损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王睿
[导读] 摘要:新时期,供电企业更加注重提升管理质量。针对10 kV配电网的管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线路管理,降低线损引发的电能消耗,以提升供电企业的效益水平。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中市  030600)
        摘要:新时期,供电企业更加注重提升管理质量。针对10 kV配电网的管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线路管理,降低线损引发的电能消耗,以提升供电企业的效益水平。10 kV 配电网加强线损管理需要分析线损发生的原因,以采取有针对性地治理措施,保证管理的方向性。针对线损,分析了存在的影响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提升线损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10 kV 配电网;线路降损;线路治理
        0 引 言
        新时期,供电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保证经济效益,更加需要提升管理质量。在提倡节约电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今天,供电企业试图提高经济效益,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措施降低线路供电时的损耗至关重要。科学地进行线损管理、采取科学措施降低线损率不仅可以提高电力部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节约大量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线损率是衡量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和经营状态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10 kV 配网作为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线损的治理水平体现出线路的管理效果。
        1 10 kV 配电网线损的影响因素
        1.1 10 kV 配电网的规划设计部分10 kV 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没有全面考虑到布局,导致结构不合理。如果10 kV 线路的覆盖范围过大,由于长距离供电,线路的损耗会增多;线路的选择不合理,如 果截面过小,配变容量会受到影响,存在“卡脖子”现象,另外还会存在迂回现象;线损还与负荷的不均匀分布有关;配变与负荷中心距离较远也会导致线损大大增加;10 kV配电网的设计如果过多采用单辐射接线,与其他配电线路缺少联络,会导致配电供电半径大、负载率低、负荷分散,引发线损增加。
        1.2 电能计量装置的影响
        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与计量装置有关,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会存在误差的影响。随着计量装置投运年限的增加,运行中的计量装置难以保证准确计量,如发生故障引发漏计、错计、不计等多种现象。装置的老化会导致误差的增加,会直接作用于线损。此外,一些老旧的电能计量装置本身的损耗较大,如果没有及时淘汰,也会导致线损增加。
        1.3 无功补偿的影响
        在 10 kV 配电网中,如果存在无功流动,会引发有功损耗,运行电压也会发生波动。电压的波动会对固定线损与可变线损产生影响。新建10 kV 线路在规划和设计时如果没有全面考虑无功就地补偿,会引发无功不足,运行电压发生改变,线损会增加。
        1.4 电能的计量管理
        电能的计量管理也会影响到线损,如计量管理存在漏洞,计量装置投运验收把关不严;计量装置发生故障,运行异常,存在障碍,因此对于电能计量装置要依据制度强化管理,以保证计量的准确,电能计量管理。此外,在线路运行中,还会受到窃电的影响。窃电非法侵 占和使用电能,不仅导致线损率增加,供电企业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由于技术的发展,当前窃电的行为也都借助高科技手段,窃电方式越来越隐蔽,会绕过计量表,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窃电还会引发 10 kV 配电网跳闸与停电事故,给10 kV 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带来很大隐患。
        2 10 kV 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2.1 10 kV 配电网要尽量平衡三相负荷
        技术研究表明,许多地区的 10 kV 配电网由于技术原因还难以保证三相负荷的平衡,监测数据表明,许多地区10 kV 线路相电流分配存在一定的误差,最多可达 25% 以上,由于10 kV 线路三相负荷存在不平衡,引发三相电流不平衡,在运行中存在大量的线路损耗,严重时线损率会超过 10%。10 kV 线路要解决三相电流不平衡,还要从源头入手,保证 10 kV 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消除传统模式下依据行政区域实施定型设计的方式,全面分析 10 kV 配电网所在区域的特点,结合变配电台区的负荷分布,采用三相就地平衡等相关技术措施,调整变配电台区的相负荷变化,还可以在线路末端附加增压器,借助多种技术措施实现 10 kV 线路的三相负荷平衡,控制三相电流不平衡导致的电能损失,保证变配电台区的供电能力,实现降低电能损失的目的。


        2.2 10 kV 线路要实现经济截面
        由于 10 kV 线路的特点是电力负荷较为分散,并且存在多个种类,在对线路进行规划设计与技术升级改造时,要结合《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2007》的技术要求,控制10 kV 架空线路的供电半径,以保证线路运行于经济运行范围内。依据规范,10 kV 的覆盖范围温度的变化要小于15K,以确保线路截面具有良好的经济运行特性。10 kV 线路要实施技术升级改造时,要分析 10 kV 配电网的电力负荷,结合分布情况与环境因素。设计方案要依据小容量、多布点、短半径的方式,保证供电分支网络有合理的负荷。另外设计要选择节能型变压器,保证与经济导线截面的匹配。线路的设置要依据裁弯取直、控制迂回的原则加以改造,10 kV 线路供电网络的结构要力求简化,以保证 10 kV 线路的供电质量水平,实现 10 kV 线路线损的降低。
        2.3 保证 10 kV 配电网中的变压器负荷率
        10 kV 配电网中,配电变压器是实施电能输送与分配的重要设备。10 kV 配电网中存在较多的变压器,并且整体容量较大,10 kV 配电变压器存在负荷率较低、峰谷负荷存在很大的距离,因此配电变压器运行时的损耗会占线损的 60%。因此,网络的合理优化,可以使 10 kV 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处于最佳状态,变压器运行中的电能损耗也会降低,实现节能降损的作用。变压器容量要合理选择,变压器运行 方案要优化,要实现经济调度。比如可以采用反馈补偿措施,保证变压器的负荷率,这也是当前10 kV 配电网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
        2.4 节能型变压器的应用
        许多地区 10 kV 配电网已长久运行,供电企业要全面排查辖区内供配电线路的线损情况,结合分析统计数据,对已使用长久,线径小、损耗高的线路应及时对电气设备进行改造更新。借助改造使用经济性高的大截面积导线,选择节能型电气设备,降低 10 kV 线路运行中的电阻与电流泄漏,实现节能降耗的作用。实践表明,变压器 S11 以上的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其空载损耗与 S9、S7 等高耗能系列相比可以降低 60% 以上。所以 10 kV 线路的实施技术升级时,方案设计要结合配电网系统的摸排统计情况,逐步淘汰高耗能配电变压器等,借助改造更换为节能型电气设备,保证 10 kV 线路的电能转换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的作用。
        3 10 kV 线路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指标管理体系
        电企业要借助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使整个电网管理要实现统筹协调。线损管理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以便于落实责任。建议供电企业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由营销部制定线损考核指标,内容要覆盖综合损失指标、电表校验轮换率指标、线损管理指标、电压合格率指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指标、功率因数指标等。企业内部要层层签订考核责任书,将线损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实现分级考核体系,借助层层落实责任制,以明确相关的指标,明确管理任务与标准,使线损管理具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2 线损的动态分析
        线损要动态分析,综合分析线损的整体状况,结合10 kV线路发现问题,并采用降损措施,实现降损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线损分析要将现实与历史对比分析,分析电能平衡,对比分析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以保证线损可以得到
        4 结 论
        供电企业的电能运营管理的核心是要控制 10 kV 线路的线损。为了保证线损的控制效果,需要分析线损的发生原因,明确管理要点。提升10 kV 线路的降损效果,对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起到推动作用,还可以保证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李刚,罗刚,刘长江.谈 10 kV 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 措策略 [J].南方农机,2018,49(14):144.
        [2] 杨凡,王军.10 kV 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184.
        [3] 滕烨.研究 10 kV 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J].低碳世界,2017(30):119-120.
        [4] 王鹏,陈琼.10 kV 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及降损 措施研究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