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输电线路运检模式研究 贾志强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贾志强
[导读]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随着城市以及乡镇用电需求的增加,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传统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何创新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供电部门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研究了新时期输电线路运检模式。
        关键词:新时期;输电线路;运检模式

1 引言
        近年,我国电网建设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全国联网稳步推进,区域电网不断加强,自动化水平逐步提升,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然而,我国电网运维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现有输电线路运检人员的年均增长率不足3%,2015年底缺员高达34%,且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巡检效果差、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方面问题突出,已不能满足电网巡检的新要求。加之输电线路位于远离城镇、远离交通干线、人烟稀少的高山大岭地区,且需要特巡特维线路占全部线路比重达20%,输电线路运检难度大、质量要求高。
2 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而且在管理工作方面也有所加强,但仍存在工作人员对设备检修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及流于形式等问题,这对输线路检修的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有效的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和维修质量,电力企业需要实施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即在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中,对线路运作和检修工作实施统一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设备性能和检修工艺的进步。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的实施,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电力企业市场化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的调动检修人员及运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及维护工作效率的提高。实施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节约,有利于减少输线路运行和检修工作的重复性,进一步解决电路运行中的问题,确保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3 输电线路运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人才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电力的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输电线路的大量架设,使其出现问题的几率也大大的增强了,在这种情况下,维修人员的增长数量远远小于问题增长的数量,在对输电线路进行运检时,就会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而且随着新技术的使用,输电线路的技术水平也再不断的提高,检修人员没有较高的技术能力,依然采用传统的检修方式来进行这项工作,往往会遗漏一些问题,使得检修工作的效率不是很高,使电力系统中增加了隐患。
         3.2责任制度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目前还未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使得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工作存在一些松散与懈怠的现象。不完善的责任制度会使得输电线路出现故障问题时,无法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进而影响故障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责任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有些运行与检修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及要求来开展检查与维修工作,进而引发故障遗漏或故障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若故障问题进一步恶化,必将加大检修工作的难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力企业的维修成本。
         3.3管理模式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但就其管理模式来看,依旧存在一些不健全的情况。

电力企业检修信息的管理往往是对基建扩建项目、时间安排以及检修数据等方面的信息管理,但由于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健全,导致这些信息数据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效率的提升。
4 智能运检平台系统的功能特点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由后台管理系统和前端掌上巡检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后台管理系统安装于服务器端,前端掌上巡检系统安装于手持端。
4.1后台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
4.1.1档案信息的管理,包括输电线路及设备管理,主要用于对线路杆塔、地线、绝缘子、金具等设备信息实施统一管理,而且支持设备信息的检索、查询、更改、添加等操作,实现各类安全生产文件和图纸文件等与日常运检工作紧密相关的重要资料的上传、存储、备查等功能。
4.1.2任务信息的管理,管理输电线路管理部门的三大任务分别是巡查任务、检修任务与测量任务,并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输电线路运检平台便捷的查询任务的执行情况,巡检人员的位置以及工作轨迹,还能够实现对巡检人员的考核。对于巡检任务,管理员按线路与杆塔对指定时间里的巡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得到任务完成率和漏检率等。系统还提供巡查日志的管理功能,巡查任务完成之后系统生成规范的巡查日志,巡查人员不必填写巡视日志。
4.1.3缺陷信息的管理,系统平台全程跟踪管理线路中的每个缺陷,精确的记录下每一条缺陷信息,和缺陷的处理情况。系统还对每一条缺陷信息设置了消除时间点,系统对接近时间点的还未消除缺陷信息预以提示。
4.1.4地图信息的管理,系统还支持矢量地图与卫星影像显示的输电线路本体以及周围环境。实现了输电线路的三维仿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对地物信息的管理,方便了对图层和用户自己采集地物信息再进行管理。支持按照时间轴在地图上查看线路状态,可以方便的显示同一线路与杆塔相关联的缺陷信息和用户添加的信息。
4.1.5基本信息的管理,通过对基础数据的设置,可以编制生成巡检人员列表名单,并且允许足够权限的管理人员修改一些基础数据。
4.2手持终端巡检系统的功能特点
4.2.1数据的同步,数据的同步功能主要是便于实现手持终端和服务器终端之间的数据同步,传输的数据包括地图数据,档案信息,任务信息,缺陷信息以及巡检的路径等等。系统在服务器端与手持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的。
4.2.2信息的查询,便于巡检作业人员在野外执行任务时可以查询到输电线路及相关设备的档案信息。在巡检过程当中系统始终支持快捷方式转换到档案信息查询界面,进行模糊查询和检索,在检索时以查询本机信息优先,如没有相关信息则提示是否要连接服务器终端在线查询。网络不可用时提示警告信息,对于查询检索档案还支持定位的功能,实现了在手持端导航地图上的快速准确定位。
4.2.3缺陷的记录,实现了巡检人员巡检过程中对缺陷信息的登记和录入,并能够将相关的缺陷信息和故障元件进行关联。
4.2.4拥有导航系统,导航系统给作业人员提供了最优的巡检路线导航,系统对巡检人员每次巡检走过的路线会自动的记录并且保存为轨迹数据,再和巡检中心服务器里保存的历史轨迹比对,如若发现本次巡检人员所走的路线优于历史保存轨迹,系统将会自动的更新保存当前最新轨迹数据。系統还可以单独对一段线路的巡查路线进行优化。
4.2.5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包括坐标采集与图形数据采集两个功能。图形数据采集的功能主要应用在兴趣点数据的采集,包括新增的道路、危险地段等感兴趣的地物对象。手持端记录对象的坐标与属性编码,并且在服务器终端设置图标库,数据导入之后在服务器终端自动的成图形.
5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内部结构调整、管理制度完善、专业人才管理、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效果,必须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只有做好架构、制度、人员、系统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稳定性,保证企业和用电用户的双方利益。

参考文献
    [1]罗弦.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8(47):197-198.
    [2]王志刚. 对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8):47+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