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成效提升路径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陆贤邦
[导读] 新时代的审计监督,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
        【摘要】新时代的审计监督,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下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为提升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效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  电网企业  经济责任审计  成效提升 
        随着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出台,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而经济责任审计因涉及领导干部的履行经济责任评价,且审计内容全面,一直备受关注。2019年7月起开始执行的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为新《规定》),对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审计人员应及时调整审计思路,提高审计质量。
        一、新《规定》对新时代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新要求
        (一)经济责任审计目的出现了新变化。2010年颁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为原《规定》)明确审计目的是“加强管理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而新《规定》总则中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进行了重新明确,即“强化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两者对比,在全覆盖的审计要求之下,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将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发展观,更加符合十九大的“聚焦新目标、开启新征程”的时代要求。而审计人员也应以“强化监督、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出发点,提高站位,调整“审计只是揪错”的思路。
        (二)审计重点发生了新转变。原《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新《规定》修订后则以“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情况为重点”。审计重点的变化,对审计人员在专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会有不同的履职特点。电网企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国有企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电网企业审计人员只有深度了解电网企业的行业特点、企业经营目标、领导人员履职到位标准,方能确定好具体审计重点及方向,提高审计质量。
        (三)对审计结果运用提出了新要求。原《规定》在审计结果运用方面仅规定了“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而新《规定》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审计结果运用和反馈方面的新要求,分别明确了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机关、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有关主管部门分别应该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当如何整改。例如,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将其作为采取有关措施、完善有关制度规定的重要参考”。进入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重视,审计结果运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后一公里”,也对经济责任审计效用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只有进一步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才能避免“审用两张皮”的现象。
        二、当前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能力不能满足新时代审计工作的需求。一是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定位及内容认识不够清晰。新《规定》中经济责任定义为“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新《规定》对经济责任的定义层次更高、内容更丰富、覆盖面更广。当前,电网企业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时普遍存在审计内容不够全面、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导致属于审计范围的内容未审深审透,有些审计内容又超越经济责任范围的情况。二是审计人员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目前电网企业审计人员以财会、工程、营销、招投标、物资管理等专业为主,缺乏熟悉增量配电业务、电动汽车等新兴业务方面的审计人才,同时审计理念也还是停留在注重合规合法性以及经营业务的细枝末节,对本单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企业党委重大决策部署、“三重一大”决策管理以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一知半解,对重大问题缺乏辨别力和敏锐性,对被审计对象个人和单位情况掌握不够,导致审计发现问题价值不高。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一是审计重点不够突岀。审前规划和审前调查不够详细,审计实施方案常常流于模式化、大纲化,导致实施中审计重点不清楚,发现问题浮在表面,对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缺乏了解,弱化了审计报告质量。

二是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和审计时间安排缺乏合理性。为了实现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当前电网企业每年安排的审计项目较多,同时又要完成上级审计部门安排或授权的项目,也有本单位党委临时安排的项目,审计资源调配以及审计时间严重紧张,但是经济责任审计事项点多面广、链条长,需要充足的审计时间,因此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出现审前调查过短、审计现场时间不足,审后程序又耗时多的身短尾长的现象。三是大数据审计观念匮乏,数据分析人才缺乏。审计人员尚未建立数据先行的观念,出现前期无线索核实,后期无人核实的情况,对专业数据挖掘技术不掌握,缺乏审计数据分析模型构建能力,降低了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利用效果。
        (三)审计成果应用未全面体现新时代要求。审计成果运用程度与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党和国家以及企业决策层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不利于监督体系的完善。一是审计成果运用不及时,很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都是在干部离任后才实施,或者已任新职后,才对原任职情况实施审计,加之审计结果对干部选拔任用影响的权重较低,影响了成果运用。二是服务决策能力不够强,经济责任审计还停留在微观层面上为主,宏观性和前瞻性还不够,提供给公司领导的审计信息和审计专报数量较少,在服务电网企业党委决策部署、推动领导人员廉洁用权等方面做的还不够,服务决策能力有待提升。
        三、新时代电网企业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成效的几点建议
        针对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新《规定》对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新要求,提出新时代电网企业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成效的几点建议。
        (一)对标新时代审计要求,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学懂弄通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深入学习研究有关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及政策措施的内涵和外延,吃深吃透政策精神、准确把握政策实施内容、牵住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掌握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轴和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强化审计人员能力建设,提高专业素质。立足审计实践,积极开展审计业务培训,邀请各业务领域专家授课,不断丰富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审计队伍的专业本领,同时通过以审代培、轮岗学习、理论研讨和课题攻坚等多种方式培养审计青年,推动审计青年成长成才。三是聚焦审计重点,提高政治站位。新时代要把政策跟踪审计内容作为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作为电网企业,要把国家出台的与电网企业密切相关“三大攻坚战”、优化营销环境降低电价、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确保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在电网企业贯彻落实到位。
         (二)加强审计“两统筹”,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一是强化审计项目和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的统筹,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专项业务审计”等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在一项经济责任审计中嵌入多项审计目标,从而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满足企业党委多方面的运用需求,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全力扩展审计覆盖面,大力提高审计监督效能。二是改变原有的审计现场管理模式,构建“提前介入+数据分析+现场审计”的新型审计模式,做好审前规划和审前调查,通过审前调查成果,提前明确审计实施方案重点内容等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在审前调查阶段,加大数据资源采集力度,将数据分析关口前移,搭建审计数据分析平台,紧密结合一线作业与后台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模型工具和思路,构建模块化审计,提升数据分析水平及成果。
         (三)完善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一是落实新《规定》要求,加强审计、人资、监督等部门的沟通联动,进一步将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以及整改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奖惩和述责述廉范围,更大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作用。二是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分类加工,多维度提升审计服务价值。对审计发现的重大、敏感性问题,注重揭示风险,形成审计要情专报,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决策参考;对审计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向业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函,对审计整改及审计工作成效的不理想情形发出审计督办专报,促进相关业务部门和单位防范风险、推进工作;对审计发现的屡审屡犯、典型性问题,提出防范措施和要求,形成学习宣贯手册,进一步增强员工合规意识,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健全、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审计人员应坚守合法合规的底线,认真尽责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为促进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推进电网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玉光 新时代创新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路径探析 经济管理研究2020(3) 45-46
[2]吴宇 新时代新要求下地方审计机关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成效路径探索 江苏省审计学会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创新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20 196-200
[3]曾凤霞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思路的调整 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 2019(34) 235
作者简介:陆贤邦,男,1987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审计、工程造价等方面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