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好,各领域不断的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电能,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各领域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部分。我国对此提高重视度,加强对其的管理,加大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力度,增强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扩大电力工程项目的应用范围,为各地区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应用需求,为现代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发电厂电气;设计;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一方面大力支持电力生产侧节能减排等环保工作,限制部分电力系统的电能输出;另一方面,为满足市场的电力需求,大量上马新的电力生产项目,给电力工程整体设计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在整个城市的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就电力需求和电力供给做好深入调查,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参考,确保电力工程建设能够得到电力系统的配合和支持。
1电力工程设计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1.1节约规划设计成本原则
为了能够使电能在各领域的应用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确保系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功能性,考虑到整体的设计成本,要用最经济安全的方式,为现代化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地节约项目成本。
1.2确保规划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要保持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确保整体的安全性,是规划设计中的核心要求,加强对设备的长期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科学检测,从而确保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
1.3严格按照规定周期完成设计原则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标准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不仅能够扩大电能应用范围,而且还有效地避免对客户产生影响。
2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
2.1电源工程规划设计
电力工程设计中电源规划是重要内容,在对其进行设计规划时,应合理考量周边电源的分布以及后续规划,得出具体的电源出力情况。周边的电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方电源如企业自有的太阳能电站等发电设施;另一种是统调电源,指参与到电网系统电力供应的各大发电厂。在对不同电源出力情况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电源工程规划,确定分区供电电源方位,从而保证当地电力的供需平衡。电源工程选址主要应注意区域变电站的选择。区域变电站应尽可能接近电力网络中心或负荷中心,所址地势应高而平坦方便交通运输且不占或少占农田,同时还要考虑对邻近设施的影响控制合理供电半径。
2.2电气的计算分析
电气的合理计算应从稳定计算、无功补偿计算、潮流计算以及短路电力计算等方面综合考虑。稳定计算是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的运作进行模拟,从而排查其中可能遭遇的事故风险,进行相应的调整后以确保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其典型的计算项目有电压稳定计算、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等多项内容。无功补偿是为了对电力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感应负荷使用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其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和平衡有很好的帮助。在具体计算中,应就无功补偿的分组容量和总容量进行计算,再对单组低压电容器进行合理投切。其他的分析计算内容还包括电压波动以及调相调压等的计算。潮流计算指对电网系统功率分布及电压分布进行计算,并对系统中的各电力元件的运行情况进行测算,从而确定电力系统的运作情况,为后续电力系统增加蓄电保护或者系统扩容提供稳定计算的初始数据。短路电流计算可以方便日后电力系统出现电路故障时的故障排除,以确保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电力系统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短路电流计算还会对短路故障、电气器件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短路时流经相应器件的电流,从而调整器件的选材,使器件在短路时不会产生严重的连锁反应。
2.3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防止电力供应不平衡的前提,只有摸排清楚当地的电力负荷情况以及电力供应情况才能使电力系统规划有的放矢。电力负荷预测应用大用户调查法对10年内的电力需求和供应进行预测,对影响电力工程的负面因素进行排查,从而做到对电力系统的提前规划设计。同时,还应对电力系统短期运行情况尤其是夏季用电高峰以及低谷的情况进行预测,统筹规划电力分配,避免电网因电力供应波动而产生不稳定的情况。电量预测方法可以使用产量单耗法、产值单耗法或用电水平法,计算出农业区、居民区、校区、工业区用电水平后,应注意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规划时注意电力负荷密度系数。
2.4城市供电网络与线路规划
城市电力线路电压等级从220V~500kV划分了8个等级,其中220kV~500kV为一次送电电压,35kV~110kV为二次送电电压,10kV为高压配电电压,380/220V为低电压配电电压。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以及区域用电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多回线式、环式、格网式、放射式等结线方式。在进行高压线规划时应注意线路的长度短捷,尽可能减少线路电损;保证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且不宜穿过城市的人口密集区,同时避免从林木密集区穿过;应尽量架设在地质结构稳定远离空气污浊的区域,同时尽量减少线路转弯次数。城市送配电线路敷设分为送电线路、配电线路以及电力电缆等的敷设。送电线路可采用与高压配电线同杆架设,也可以采用双回线的方式敷设。配电线路用用杆导社,并尽可能保证由同一电源供电。电力电缆敷设可以选择直埋敷设、沟横敷设、隧道敷设、架空及桥梁构造安装、排管敷设以及水下敷设等。
2.5城市供电设施与线路保护
供电设施保护首先应注意电厂电站变电所等的保护,如火电厂应注意防尘以及防有毒气体扩散;核电站应以防止核泄漏为主,通常是以核电站为中心1km为半径设立隔离区;变电所应注意防雨水污水等的腐蚀以及通信干扰电磁干扰等。其次是电力线路的保护,注意电缆线路之间的架设距离以及与周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最后是变压器的防护,应尽可能多地采用抗机械应力强的节能型变压器,且在变压器外加装电箱保护,从而保护变压器不受外部的机械冲击。
3电力工程设计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3.1加强对前期准备工作的管理力度
为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需要相关部门提高对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度,能够在设计前对各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把重要的信息依据详细记录,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对电网应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对以往的信息资料详细地查阅、探究,把整理完成的新信息数据及时地录入到数据库内,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性实施。
3.2完善电力数据库
随着我国电网发展规模的逐渐扩大,对相关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具备最基本的专业水平,而且还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对我国电网领域的发展情况详细地进行了解与掌握。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营,及时地搜集到重要的电信息依据,时刻掌握我国电网发展动态,把相关信息数据及时地录入到数据库内,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完善与管理,对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储存,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
结语
电力系统规划作为电力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相关的规划设计人员应结合具体电源分布、电气计算以及电力负荷预测等因素,结合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从而推动经济和电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琪.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8(24):126-127.
[2]黄广艺.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规划设计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25):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