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电力生产、传输与管理整个过程都能实现自动化,这是电力系统主要发展目标,对提高系统运行效益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自动化目标的实现。对此,有必要结合现状,研讨有效问题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问题;对策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1.1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本质内涵
在电力工程当中,电力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把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充分融合到一起的综合型技术。当前,此项技术属于电力工程远程控制功能得以全面实现的关键技术。
1.2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用过程中,显示出了自身的众多优势:将更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新时期的电力工程,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控制与监督,推动电力系统更加顺畅、平稳地工作,使电力行业整体生产效率得到全面提高,进而确保电力行业健康、长远地发展。除此之外,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全方位提升技术设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也使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节约,让人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确保被应用到维护电力系统整体安全性所投入的人力资源被大大减少,降低了受人为原因所影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处理成本投入,进而使财产、人身安全损失被有效降低。除此之外,此项技术还能够使数据信息的采集、整理工作得以被强化,并且可以对有关参数、数据进行严格检查,帮助有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将电力系统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安全问题被发现,进一步促使电力系统顺利、安全地工作,并且为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另外,此项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使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更专业、先进的理论知识,使其积累更多工作经验,最终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问题
2.1对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还不够
从实际情况中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在电力系统方面的投入正持续增加,但大部分资源均用于建设,真正用于自动化改造的很少,因资金投入缺乏,使自动化具体应用中未能使用其它先进技术,仍以传统意义上的自动化为主,使自动化和电网建设之间出现冲突,无法在电力系统当中稳定且高效的工作,导致自动化受到很大的阻碍。
2.2对自动化进行设计时,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自动化的目的在于保证电网运行稳定性,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提高实际供电服务质量。然而,当前对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还比较单一,未能将先进技术都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导致先进技术受到明显的限制和阻碍,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2.3电力系统实际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
我国现在经济和科技均在快速发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多有利资源,这些资源能为电力系统带来很大的帮助,但大多数供电企业为创造更高利益,未能对资源实施动态共享,设备之间也无法得到有效数据,激化行业竞争,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导致电力系统管理面临很大的困难,限制了自动化建设与发展。
2.4现有的自动化技术无法对结构实施统一设计
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观察可以看出,因资源未能实现共享,使主控和受控所得信息不一致,甚至产生不相关信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某些企业为减少成本,对先进和落后自动化进行结合使用,导致电力系统实际运行陷入混乱,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效果,并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使电力系统频繁产生故障。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重点
3.1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仿真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作用。依托于仿真技术,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同时还能够推动电力系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一方面,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依托于仿真技术,能够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关键性的数据支撑。比如在电力系统的正式运行前,可以依托于仿真技术来进行模拟实验,以便提前发现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影响因素,提前做好预判以及把控。另一方面,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充分利用仿真技术,还能够全面强化业务的开展,为电力系统多项操作提供可能性。同时,当电力系统引入新设备或者新系统时,仿真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强化这些新设备性能的检测检验,提前明确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特点,以此来整体提升新设备的应用成效。
3.2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同样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电力系统的运行技术以及运行环境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若依托于传统的控制技术,很难整体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效,同时也不利于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智能控制技术。依托于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测以及自动化控制。特别是当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障碍或者问题时,这种智能控制技术,能够依托于强化的信息分析以及信息反馈处理等,快速全面地做出反馈处理,以此来整体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同时,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依托于智能控制技术,还能够精准定位故障点,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就位,及时进行故障的清除以及排查等,以便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用电安全。
3.3集成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集成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电力系统是相对复杂的系统,包含着多元化的内容,包含着多元化的环节,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不同系统的作用和功能,以此来整体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但在实践过程中,各个关键系统以及子环节“各自为阵”,很容易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在自动化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应用集成技术,将电力系统整合成一个共同的体系。依托于集成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的不同板块整合起来,无论是在信息传输,还是在指令传达等过程中,都能够保障较大的灵活性以及机动性。
3.4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作用明显,效果显著。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技术的整体应用成效不断凸显。依托于大数据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信息等全面整合起来,以此来更有效地进行决策,全面提升决策的整体质量与科学性。比如在电力系统的电网控制过程中,借助于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分析与把控用电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用电习惯,继而为他们提供精准性的用电服务,充分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再比如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依托于大数据技术,还能够使得跨区域用电的数据集中化处理得到全面优化,综合性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辐射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自动化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系统领域发展方向,实现自动化,能从根本上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减少人为错误和故障的产生。基于此,在实际的自动化建设与改造过程中,针对存在的各类问题,应探讨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和改进,以此不断拉近和自动化目标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娄进.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21(13):50+69.
[2]胡君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1(12):18-19.
[3]刘彧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探究[J].通讯世界,2019,26(03):131-132.
[4]于晓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6(03):214-215+220.
[5]陈建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中国科技信息,2014(0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