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配一体化系统在供电局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程马强
[导读] 企业能更好地进行配网规划决策、移交工程电子、查询用电客户营配综合信息和制订抄表路线等。
        摘要:营配一体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配网生产作业现场应用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统一的电网设备和电力用户信息模型进行管理的系统。通过营配一体化门户,企业能更好地进行配网规划决策、移交工程电子、查询用电客户营配综合信息和制订抄表路线等。
        关键词:电力系统;营配一体化;供电所
1营配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概述
1.1营配一体化系统的引入及定义
营配一体化系统就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信息化管理应用到配网生产作业现场,在企业统一的电网设备和电力用户信息模型、基础资料和拓扑关系的基础上,应用于工作中,包括客户停电管理、线损四分管理、业扩报装辅助决策及配网建设规划等领域标准化、一体化的企业级信息平台。通过营配一体化门户支撑配网规划决策、面向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工程资料电子化移交、用电客户营配综合信息查询、辅助制定抄表路线、准实时数据展现和业扩报装供电方案分析等业务,用信息化流程制定的思想建立营配一体化系统。
1.2营配一体化系统特点
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工作的目标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现场作业和安全监护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从工单签收、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管控、作业终结分析、表单数据统计归档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目标简述如下。(1) 表单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4W和1S”的管理方式,即:管理现场作业的类型和工作内容(What);管理现场作业进行的地点(Where);管理现场作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When);管理现场作业的工作负责人、安全监护人(Who);对现场作业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控(Supervision)。(2) 建立统一管理,综合接入平台。管理平台涵盖各种现场作业及其作业表单,统一现场作业接入方式。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满足多样性移动终端,又能整合后台多种不同的数据库和服务接口,满足终端、软件生命周期、补丁分发、许可管理等各种管理需求和运行维护需求。(3) 业务无缝对接,增进既有系统功能。通过数据与现有系统的无逢对接,满足现有配网生产系统对表单和现场作业管理的需要,增进现有系统的功能。(4) 安全高效。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的管控要求,满足终端、网络、数据和后台系统等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做到数据访问有控制、数据传输有加密、数据备份有保障;支持全局生产班组多用户同时接入系统。(5) 灵活可扩展。可灵活引入新工单类型,快捷支持新的现场作业要求,快速添加对新式终端的支持。
2 营配一体化系统的信息集成平台
2.1 信息集成平台的功能
该平台在营配一体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应用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为营配一体化提供相关数据和技术服务,并采用相应的方法描述网配生产、调度和营销。另外,该平台还考虑了供电局供电设备的属性、电力特性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处理,并建立了涵盖“变电站—10 kV 馈线—配变—低压线路—用电服务接入点—用电客户”的数据模型,从而有效管理了设备信息、资产信息、客户信息等,实现了具有不同功能、型号的系统之间的对接,这既满足了生产中的实际需要,又实现了生产与营销之间的调配。
2.2 共享数据模型
共享的数据模型主要包括以下 5 种:①“变电站—10 kV 馈线—配变—低压线路—用电服务接入点—用电客户”。该模型的主要功能是在供电过程中描述配电网的拓扑结构。②客户模型。

该模型包括低压线路、用电服务、用电用户和电网接入关系的模型。③计量模型。该模型通常包括通信终端、量测类型、量测值和度量单位。④项目和工单模型。该模型包括配网基建工程、大修改工程、客户、计量模型等。⑤人员组织模型。该模型包括配电网内部的员工、组织单位等工作人员的信息。
2.3 信息集成平台的应用
目前,随着供电系统的不断完善,营配一体化系统也进行了改进、革新。除原有的停电管理外,还增加了电子化移交等功能,这对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简述停电管理和电子化移交的操作步骤。
2.3.1 停电管理的信息集成
为了提高停电管理的效率,必须准确搜集与停电相关的信息,因此,信息集成成为了停电管理的核心内容。目前,随着供电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停电的管理范围也随之扩大,涉及到了更多的信息系统,比如营销系统、配网生态系统等。在开展停电管理时,应要求配电网与收集到的可靠性数据之间具有同步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停电管理具有实时性。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同步性,就必须利用信息集成平台。具体表现为:当配电网需要调整停电计划和停电范围时,首先会应用集成平台内部的 WebService,以满足集成平台的进一步调用。只有调用到具有可靠性的WebService 后,集成平台才会将停电计划和停电范围同步至集成平台。信息集成的步骤分为以下 5 步:①当配电网生产系统异常且需要调动时,集成平台中的 WebService 会将配电网中的停电记录和相关数据发送给集成平台。②集成平台在获取到相关的停电信息后,会利用监控营销系统扫描 PSMIS 文件,从而获取其中的 CIM 增量文件,并对其解析以获得停电数据。③在停电数据储存的过程中,数据将被异动化,并发送至营销 PSMIS。④利用 WebService 服务,将上述数据发送至可靠性应用服务器。⑤在操作时,应考虑可靠性与配电网之间的实时性。因此,当可靠性数据发送成功后,为了方便以后的使用,通常将其备份于集成平台中心。
2.3.2 电子化移交的信息集成
电子化移交是指将配电网运行中的营销数据和维护工作固化于配电网工程验收环节中,从而使数据信息管理动态化。数据信息一般包括普通数据和图形,具体分为配电网基础建设和配电网基建大修改两部分内容。信息的集成过程分为以下 7 步:①配电网将存在异常的数据信息通过WebService发送到集成平台。②集成平台利用监控系统扫描共享文件夹中的 CIM 增量文件,以获得相关的变动信息。③集成平台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信息保存于集成平台中心。④集成平台通过监控配电网数据库,获得配电网相关的业务数据。⑤集成平台整合数据信息,并制订工程电子化资料。⑥集成平台将整合后的所有数据保存于集成平台中心。⑦集成平台利用 WebService 将配电网生产中的基建数据发送到网配工程 PMS。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在供电局工作中已经显露出不可企及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能源基础,随着时间的推进,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终将得到普及,从而有利于提高供电局的服务水平和用户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瀚秋,刘开峰.低压配电网 GIS 结合电力营配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0,(1):71-74.
[2]李明,朱毓,张永梅.企业级生产及营配一体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1):103-106.
[3]杜礼锋.营配一体化系统及其信息集成平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13):92-95.
[4]毕建军,蔡明明.电网营销与配电一体化信息通信技术平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S2):550-5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