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偏向智能化技术,无论是智能手机的发展还是现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都有效的证明了智能化技术正在引领着全世界设计制造生产的一股潮流,在变电运维工作中也不例外。变电运维技术现在也正在追求着更加智能更加合理的智能化技术,智能化的运维技术不仅可以使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智能化技术可以在每天保证设备检查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地利用智能化的特点完善变电站的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进而减少电力公司的损失。但是智能化技术需要特别专业的人才保证其正常的运行,而且还需要定期的进行技术优化和系统更新做好相关的维护工作。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变电运维技术;应用
1变电站管理工作中变电运维的现状
现在,变电站是我国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24小时值班的变电站中,这种监控方式虽然能及时解决处理突然出现的问题,但对人力资源的最佳分配会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变电所监管方式逐渐变成了智能控制模式,不需要为变电站全天24小时安排特殊监管人员,可以使现代化设备对变电站进行整体的控制和分配,还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接收信息,并将变电运行的指示转交给变电站。控制中心监管与传统的变电站管理模式相比,智能管理模式更适合时代的发展,更适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此外,一个智能的变电站管理模式也可以确保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测量中心、调节中心在科学合理范围内实现控制和模拟自动化,有效提高变电运行的速度和传递效率。
2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技术中的主要特点
2.1监测范围更广泛
正是由于该特点,使得智能化技术贯穿于变电运维系统,与传统监测系统对比来说,该技术的覆盖范围更广。既可以对变电站的各方面信息资料进行监测,另外还可以检测到家庭用电情况。
2.2实时监控运行状态
传统变电站主要是以总线为基础,并且其监测是单向的,而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却克服了上述问题,该监测系统具有快速性、实时性以及双向性,表现出非常突出的人性化、高智能化,能够根据需要获得变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还能够自动作出评估,可以对整个变电系统中是否具有隐患进行预测,并且作出相应的预警提示。
3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管理
3.1对设备管理模式的要求
变电站的所有仪器都是由专门的仪器监管方法统一管理,所以变电站仪器的修理和更换、仪器的测试、仪器缺点管理都是由内部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管理。管理部门根据仪器的运行状况来制定整个系统的运转方式。控制和技术能力有限,设备的管理和设备的应用是分开的,例如,额外的运行方式。为了使电力更安全,工作人员在不了解变压器仪器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不必要的操作。仪器的管理和技术应用是分开的,工作人员无法充分了解仪器的运行情况,这使得整个工作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新的设备管理概念产生于知识技术的应用。在变电运行转换过程中,将变压器设备的控制提高到整个变电站的控制水平。使用智能技术转换器,得到变压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的信息,一旦出现问题,仪器可自动对维修人员发出维修提醒。智能操作控制,极大地提升了仪器的使用安全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水平。
3.2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合上文所述问题,今后应当完善智能变电运维技术,重点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设备运行过程中,应该在采用微型机器和电子技术的前提条件下,把电波图和电压关合闸进行有效结合,在确定时间的条件下确保电网电压处于稳定状态。其次,采用微机技术,实时检测设备的工况,且及时准确地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应当重点把握这一运行要点。
再次,合理运用自我监测功能,全面监控变电运维系统,尤其是应当监控好断路器,监测到不正常现象以后应当尽快预警,及时告诉操作者,便于工作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在引入断路器系统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智能控制器来检测其中的二次设备运行情况,以充分确保运维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最后,针对电子互感器,应按照其具体型号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及时处理好故障。
3.3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巡检工作
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巡检工作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变电站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保障的重要工作。通常,智能变电站会选择建在地质环境较恶劣,位置比较偏僻的地理位置,如果遇到大风或雷电天气就会影响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因此,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巡检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能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质量,由于变电运维技术中应用了智能化技术,此时可以选择大量使用机器人展开巡检工作。当然,巡检工作是需要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运行情况的,这也能够大大降低巡检工人的工作量,由此可见,智能化巡检对于工人生命健康以及变电站运行都是有利的。
3.4主动引导智能设备的研制
当前,智能化变电运维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技术:SF6气体母线采用绝缘线体、10kV小车式常规开关柜技术等,在智能化变电运维终端实现将单元合并一体化和科学化。把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相互融合,集中运用于变电运维技术内,使系统的管理和运行作为侧重点,这就是主动引导智能设备的研制,而不是传统的被动选择。
3.5有效查漏补缺
对变压器仪器的专门检查分析是变电站日常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专业要求和针对性都比较强,需要专门的人维护,在变电运行领域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地规划时间,安排各项仪器的隐患排查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在确定变电测量设备潜在风险因素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严谨地完成仪器检测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所的各种变电站仪器也在不断进化。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把握每台仪器的运行周期和使用方法,及时查明变电运行工作中的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3.6信息保障体系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信息网技术是大数据智能化的关键,包括控制面和转换过程层,以及整个智能化操作。在交流电测量领域的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有助于网络的智能化技术的使用。在建设智能网络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信息网络保护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在智能电力系统管理和智能网络领域的交流控制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些关键的条件,信息的获取途径和下载方法需要安全稳定。这些条件在目前变电运行操作中使用的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整个变电运行系统的网络信息系统不稳定,不同信息之间缺乏联系。
结论
总之,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变电站运维工作的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对于变电运维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的益处不言而喻。想要不断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变电运维效率,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操作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切实改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此促进变电运维技术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立.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4(5):206-207.
[2]艾艳荣,王理强,罗莉.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9,13(27):34.
[3]王晓华.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3(29):18.
[4]黄海静.基于人员信息共享的变电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电工技术,2019,(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