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锅炉是特种使用设备,能够为机械运行提供巨大动力,但也存在使用安全隐患问题。锅炉设计、安装、使用过程中都会埋下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加强锅炉安全管理,能够预防重大安全事故。故此,文章将详细分析锅炉安全事故类型及原因,并从制度、考核、管理等多个角度分析锅炉安全事故处理办法,旨在加强企业锅炉安全事故管理。
关键词:安全事故;锅炉;安全生产责任制
锅炉是企业中的常见能量转化设备,应用范围较广。但锅炉从制造到应用过程中易发生缺陷,也增加了锅炉安全管理难度。锅炉安全事故问题并不少见,造成的后果也比较严重,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加强锅炉安全管理,分析锅炉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管理措施,旨在提升锅炉安全管理效果。
一、锅炉安全事故类型
(1)锅炉缺水:锅炉内部严重缺水,将会导致锅炉温度持续升高,主要元件发生形变,致使锅炉炉管出现爆炸,严重时出现锅炉爆炸现象。
(2)汽水共腾:由于锅炉水中含盐量过高、加压过急等原因,导致锅炉中水起泡,甚至发生水冲击现象。
(3)锅炉超压:压力表、安全阀失灵,司炉工擅离工作岗位,都会导致锅炉超压,锅炉内部元件在高压情况下出现形变、爆炸,危及员工生命安全。
(4)炉管爆炸:炉管爆炸是锅炉安全事故中的常见问题,水质不佳、锅炉缺水等,都会导致炉管出现爆炸[1]。
二、锅炉安全事故原因
(一)不安全行为
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锅炉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力不集中;(2)操作判断错误;(3)忽视安全警示标志;(4)违反安全操作要求;(5)不良工作习惯;(7)其他。
分析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类型产生原因,主要集中于专业技术水平、安全操作意识、疲劳工作、个人原因四个方面所造成。
(1)专业技术水平:锅炉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控制温度、水位、压力,但员工专业水平不足,对于锅炉工作状态无法进行准确判断,容易酿成重大安全事故问题。
(2)安全操作意识:锅炉设计、安装、应用中都比较容易出现缺陷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排查,就会导致缺陷演变成事故。但部分锅炉管理人员由于安全操作意识不足,对于锅炉缺陷麻痹大意,增加了违规操作几率。部分员工对于锅炉安全管理制度并不理解,存在麻烦、费力等错误认知,并没有按照安全管理流程开展相关工作。
(3)疲劳工作:部分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会压缩锅炉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导致部分员工疲劳作业,专业技术水平、安全操作意识都会有所下降。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夜间出现锅炉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与员工疲劳作业有关。
(4)个人原因:企业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工作状态,受到生活因素影响。许多员工因为受到工作纠纷、家庭纠纷原因影响,导致员工精神状态恍惚,在锅炉安全管理中多次出现错误。
(二)不安全设备
不安全设备是导致企业出现锅炉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事故发生几率的30~50%。不安全设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工具缺陷;(2)设备工作状态不佳;(3)作业场所不畅通;(4)其他。
分析不安全设备产生原因,主要与检修制度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等有直接关系。
(1)检修制度不到位:锅炉以及其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处于持续下降阶段,缺陷也会越来越多,需要检修人员定期检修,才能够延缓其性能下降过程中,让其满足使用需求,控制风险发生几率。但由于检修制度不到位,导致部分锅炉以及其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缺陷位置无法被即时修复,部分锅炉甚至带“病”运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2]。
(2)工作态度不端正:部分员工在锅炉作业时,并没有认真观察各表示数,多次出入锅炉房,导致锅炉处于异常工作状态。如某市无缝钢管厂蒸汽锅炉出现爆炸,其原因主要与司炉工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导致锅炉缺水有关。
三、锅炉安全事故管理对策
(一)完善责任体系
面对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设备导致的锅炉安全事故问题,相关企业应该加大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构建,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工作责任:全面覆盖管理内容、管理人员,明确所有与锅炉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强化员工责任管理意识。
(2)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成立企业安全管理监督小组,对于锅炉管理进行重点监督,对于渎职、旷工、离岗的工作人员要给予惩罚,监督其改正错误,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并注意观察员工工作状态,领导人员也要让疲劳作业人员及时休息。
(3)构建培训体系:对司炉工、铲煤工、检修人员、管理人员均进行安全管理培训,提升其安全管理意识。在安全培训过程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重点对锅炉安全事故类型及其处理技巧进行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锅炉缺水处理。当锅炉缺失时,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进水,立即停止锅炉运行,让其温度降到常态后,重新加水起炉。
第二,汽水共腾。必要时需要立即停止锅炉运行,排除内部污水,采用清洁水源。
第三,锅炉超压。锅炉超压后要缓慢降压,甚至停炉,检查元件、附件安全情况,排除故障后再让锅炉运行。
第四,炉管爆炸。炉管爆炸后,维修人员需要立即对水质、水位、气压、焊接部位、材料强度、锅炉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
(4)应急处理体系:面对锅炉安全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降低锅炉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危害。
(5)安全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锅炉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危及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不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制度缺失、管理水平低等多个方面,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完善制度:制度缺失将会导致部分锅炉管理内容缺乏有效的执行标准,增加了人为因素在其中的影响,提高了风险几率。因此企业应该仅围绕着锅炉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如《锅炉安全管理责任制》、《司炉工工作守则》、《重大安全事故处理办法》等[3]。
第二,提升水平:锅炉安全管理制度水平低,主要与安全管理人员水平不高有直接关系,到导致其他安全管理措施无法落实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企业要加强基层员工、管理人员锅炉安全意识培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早晚进行安全交流,使其始终保持较高的安全认知。
(二)安全风险预防
面对锅炉安全事故类型,企业锅炉管理人员应该树立风险预防意识,通过事前风险评估手段,了解影响锅炉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控。
(1)定期安排检修人员为锅炉进行检查,将检查记录登记入库,记录锅炉运行缺陷,待到下一次进行锅炉检修时,检修人员要对锅炉既往缺陷进行重点检查。
(2)对锅炉运行环境、制度、人员上岗资格进行检查,确保锅炉处于安全的运行环境之中。
(3)严防锅炉带病运行,需要及时维修与淘汰落后锅炉。
(4)为锅炉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告知其事故发生后的主要处理方法,快速抢救伤员。
结语:
锅炉安全事故危害性大,严重影响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企业在锅炉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大制度管理、预防管理,构建科学的风险预防体系,才能够最大化减少锅炉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即使发生锅炉安全事故问题,也可以即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事故所带来的危害。文章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锅炉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发生原因,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锅炉安全管理体系,注意甄别安全事故,才能够真正发挥锅炉安全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 辛利时.锅炉的定性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9,11(32):196.
[2] 刘立锋.典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事故及对策[J].大众标准化,2019,(8):33-35.
[3] 陈永凡.锅炉脉冲式安全阀误动作事故分析和解决[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