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我国不断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得以安全运行,对其进行电力调控运行至关重要,只有有效保障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才能有效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安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我国电力企业的运行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关键词:电力调控;系统安全;解决措施
针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发展状况而言,其构成要素较为复杂,包括有发电企业、变电站等因素,通过不同等级的电缆线路将其有效串联,构成庞大的电力系统[1]。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想要确保电能得以安全运行,避免电路中发生安全事故,应该对其开展电力调控工作,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为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内容研究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安全运行时的问题与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电网系统规模日益增大,同时电网系统的复杂程度也逐渐变大,使得电网系统运行的不稳定性增加。此外,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各大产业规模得到飞速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使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显得非常重要。但在这其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详情如下:
1.1 安全管理机制的缺失
结合当前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来看,仍旧存在有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提高重视,产生此类现象的重要因素在于电力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调配机制,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使管理人员也不能切实的明确自身职责,最终使其思想产生懈怠现象。除此之外,一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由于人们职责的划分不够准确,时长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寻找问题根源所在,更不利用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安全隐患[2]。
1.2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缺乏合理性
虽然我国近年来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针对于电力行业而言,相关理论技术的研究仍旧存在短板不够成熟,特别是针对我国的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结合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系统设计不合理而引起的事故十分常见,除此之外,由于电力调控系统的不稳定性也会埋下安全隐患。在电力调控系统中有关假双通道、单通道的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对此运行模式选择错误,那么会给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使其对其维修,最终使的电力调控系统不能有效运行发展,为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带来阻碍。
1.3 专业人才较为短缺
结合当前我国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状况来看,虽然系统建立的较为完善,但是相关技术上仍旧存在有技术短板,例如电力调控系统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高,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等,除此之外,由于管理型人才的缺失,导致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维护这也是当前我国电力调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隐患之一[3]。基于此,电力企业想要确保电力调控系统安稳运行,首先要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电力调控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1.4 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管理工作没有足够重视
我国很多电力企业存在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管理工作没有足够重视的现象,工作人员往往更多关注系统的功能使用方面,而忽视对系统管理的重要性。
在对系统进行管理工作时,电力企业往往对系统管理人员的技能也不重视。在系统出现安全问题时,系统管理人员不是去及时查找问题的原因,而是把过错推给设备供应商,并不考虑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有较大危害。电力企业在以后进行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管理时,要尽量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2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案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针对于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而言,只有规范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才能够有效降低其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以及故障发生的频率,基于此,电力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有效明确管理人员的个人职能,将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到个人,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在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进行管理工作时,应该严格遵守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好管理工作中的每个环境,有效规避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的运行风险[4]。
2.2 优化电力调控运行系统
首先要考虑系统自身的拓展性,在优化过程总应该针对系统网络进行优化以及对系统主站进行优化。相关设计人员在对系统主站进行优化工作时,首选要保证电力调控系统的主站能够及时收集存档系统的运行数据,其次要利用信息采集软件、设备监控等来实行。而在对系统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工作时,应该在系统运行的需求上,是系统的运行速率加快。在对电力调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工作时,要遵守以下原则,首先,系统优化设计工作应该具备实用性原则,其次为电力调控系统的开放性原则以及可拓展原则[5],只有严格遵守以上原则,才能够确保系统优化设计的有效性,最终为系统安稳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培养高素质的运行管理人员
在电力调控系统运行过程中,人为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电力企业应该对相关人员的自身技能水平以及管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执行,除此之外,系统的运行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符合上述要求,才能够为电力调控系统的安稳运行提供保障[6]。
2.4 完善技术漏洞,规避制度风险
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降低系统运行风险,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系统管理制度操作,这样可以使系统的运行风险降到最低。电力企业要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管理规范制度上创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技术缺陷而造成的制度漏洞,并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执行规范制度的能力,同时对工作票制度进行严格的审核、签收,在指令票执行上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我国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电力企业想要保证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将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到个人,其次要充分重视管理人员的自身专业技能,确保相关人员在对系统开展运行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够针对系统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为系统的安稳运行打下基础,促使电力企业得以长久安稳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尹鲁静.浅谈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电子测试,2017,No.382(24):91+94.
[2]杨涛,陈亚辉.浅谈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东西南北:教育,2018(24):0086-0086.
[3]王晨量.浅谈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大科技,2016,000(033):137-138.
[4]易利云,邓文斌.浅谈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通讯世界:下半月,2016(9):177-178.
[5]罗小凤.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周刊,2019(6):8-8.
[6]周淑芬.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0229-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