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电厂发电需要燃烧燃料,会产生各种污染问题。现如今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火电厂废水处理日益受到关注。当前虽然燃煤所占比例在不断降低,但目前依然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本文以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为例,研究废水零排放技术,仅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
引言:我国拥有众多的火电厂,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煤是使用的主要燃料。这类燃煤电厂为我国电力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电能,但同时在生产与烟气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水。由于脱硫废水当中附带着大量的悬浮物质和多种重金属物质,且盐度非常高,水质波动性大,当前已经成了电厂末端众多工业废水中处理难度最大的一类废水,因此,提高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的有效性,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标,减少脱硫废水带来的污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产生脱硫废水的原因分析
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的燃煤电厂在运作过程中使用的脱硫技术多以石灰石–石膏湿法为主,这种方式可将二氧化硫气体有效的脱离出来,而且还可以对烟气中存在的颗粒浓度实施合理控制,但是为了让内部氯化物等各类物质保持平衡,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而这部分废水就我们所提的脱硫废水,该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悬浮物和氯化物、过饱和的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复杂的重金属、少量的氟化物、COD及硅等,通常显弱酸性,具有污染性和腐蚀性,这些物质中大部分都是国家环保标准中明确规定要进行重点处理的污染物,因此,脱硫废水一旦在未达到环保标准之前进行排放,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
2、脱硫废水的特性分析
(1)水源的质量稳定性极差
脱硫废水的水质由于受到石灰石本身的纯度、煤的种类及脱硫氧化风量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即使是处于同一个脱硫装置当中,在不同时间内其水质也会有所不同。
(2)含盐量过高
一般来说,在脱硫废水当中,其含盐量可以达到1万-4万mg/L左右。
(3)含悬浮物质的比例过高,受到燃煤类型的变化与脱硫运行时的工作状况影响,脱硫废水中悬浮物浓度密度可以达到6千-3万mg/L左右,而且在大部分的电厂产生的脱硫废水处理过程中都可以在2-3个小时内进行自然澄清,而极少部分的废水则在很长时间都无法自然澄清。
3、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原理
3.1物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沉淀,避免造成下游管道的堵塞。其主要用于固体污染物的处理,物理操作法为沉淀法、气浮法等。
3.2化学法
将废水中的有害污染物质,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将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产生胶体、溶解物等,并最终达到分离的目的。化学法可以用于溶解于水中的有害物质、悬浮有害物质的分离。此外化学管道的无机垢类物质的处理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4、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
4.1蒸发处理
蒸发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处理工艺,原理是将脱硫废水输入蒸发器中,采用外源与二次蒸汽持续循环加热的方式,直到废水沸腾,以此将废水中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并对其进行收集,再通过换热降温凝结成冷凝液水,实现废水的二次利用,而废水当中原有的溶解性固体则留在了残液之中,跟随浓缩倍数的不断提高,最终形成晶体并被析出得到结晶盐,现阶段通过将脱硫废水预处理及纳滤膜分盐处理后,可以将此结晶盐从混盐提高到二级精制工业盐的水平。
该工艺不仅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与其他的处理工艺结合使用,MVR蒸发法相较于传统蒸发法的工艺水平已有很大进步,该方法以其传热系数高,操作弹性强、处理方式快捷以及耗能降低等优势,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4.2烟道处理
烟道处理是指于烟道内部采用喷雾蒸发处理的方式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先是采用适当的喷射技术,对脱硫废水进行雾化,再将其喷入到电除尘器前的烟道内当中,让废水先以小液滴形式受到高温烟气加热,然后快速完成蒸发汽化,通过这种方式让废水中含有的悬浮物与可溶性固体全部转化成为比较细小的固体颗粒,再通过气流夹带功能让其进入到电除尘器当中,并采用电极将其捕捉消除,最终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的目的。烟道处理可以划分成为3个部分:
(1)预处理单元,首先在反应箱内加入一定量的石灰乳、碱液以及碳酸钠药剂,以此将废水中的硬度离子和悬浮物消除,缩短废水沉淀的时间,等其絮凝之后,溶液当中含有的络合物、沉淀物及SS将会积聚成为较大颗粒再送入到固液分离器当中,完成固液分离。
(2)减量化单元,将在预处理单元中处理过的水于水箱中进行收集,采用盐酸对其pH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中性标准,后送到微滤系统中,经过预处理和微滤系统,将水内存在的固体微粒杂质进行有效去除,水经过微滤后直接排入到反渗透系统,该系统会对产淡水超过60%的水进行回收利用,而将另外40%浓水排入到烟道进行雾化干燥处理。
(3)雾化干燥,烟道干燥器系统接收到反渗透浓水之后运用雾化喷嘴对其进行雾化处理,并喷至电除尘器与空预器两者中间的烟道干燥器当中,通过高温蒸汽和烟道内含有的高温余热烟气,把雾化浓水直接蒸发,让其转变成为水蒸汽,之后蒸汽会随着除尘器之后的烟气进入到脱硫塔中,在脱硫塔内完成喷淋冷却,待水分凝结后排入到脱硫塔内安装的浆液循环系统中,此时,经雾化干燥器干燥结晶后的物质会跟随灰尘共同进入电除尘器内,并随灰尘排出。
4.3膜法过滤类处理
在实际脱硫废水操作处理中,想要达到“零排放”的标准,对于水盐的分离效果要求会相当高,一般情况下需要运用多重反渗透过滤处理技术方可达到相关要求,具体的反渗透处理的工艺如下:
(1)先进行预处理,反渗透预处理主要采用的是膜过滤工艺,再选择运用软化和沉淀两种工艺作为辅助,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去除,以此使得经过处理的水质符合反渗透处理对于进水水质的相关要求。
(2)主体部分的处理工艺,一般使用的是两段反渗透系统,但是因为其二段系统所进水是一段系统内的浓水,因此需要采用专业的化学药剂先对其实施一系列处理,以此来保障二段系统收集的水参数达到相关标准,并且在水进入二段系统之前,要全面分析水质具体情况,并依所水质合理选用阻垢剂与调节剂,确保进水后系统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行;产品水排入到回用水池之后,可以采用系统留下的少量浓水进行冲渣或冲灰伴湿,其中通过纳滤处理后的氯化钠浓水还可以去蒸发结晶得纯盐,通过这种方法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
结束语
零排放的标准并不是不排放废水,而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处理后,再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在实际工作中,零排放技术较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提高处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武建勇.火力发电厂工业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0(09):113-114.
[2]虞启义,华杰,石靖.火电厂水务管理及废水零排放的探讨[J].山西建筑,2020,46(09):136-138.
[3]赵羽.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2):177-178.
[4]张博,陈峰,徐志清,王云.火电厂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对比及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0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