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能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 各个方面的发展对电能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网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电力行业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在电力工程应用这种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应用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方式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优化电能质量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及能源转换技术等各种新型的电力工程技术不断应用在我国智能电网中,促进了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建设。电网企业结合智能化建设和结构坚强的网架,应用发电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调整技术,使其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电、通信、输变电以及自动化调度等。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网运营模式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力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但是依旧存在电力能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电力能源的供应问题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完善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的智能电网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智能电网建设的特点
(1)交互性。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和用户的信息交流,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和用户的信息互通,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进而优化电网工作相关内容,极大地促进智能电网工作水平的提高。
(2)可靠性。智能电网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安全稳定地运行,有利于提高电能传输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3)经济性。智能电网可以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确保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4)绿色环保性。在实际的智能电网的工作中,不仅可以合理分配电能,降低电能损耗,还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智能电网的应用技术分析及具体运用
(1)发电技术
电力系统承担的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发电。智能电网在发电时采用个分散式的电力储备方式,因此对于诸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型能源能实现有力的储存、吸收与转化,在极大地增加绿色发电的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有限资源的节约型使用[1]。这种分布式的储能发电技术还利于减少因发送电能而产生的电路负担,为电力资源能得到更为高效的利用创造可能。另外,由于智能电网整个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因而更利于营造出优良的电力运营环境。
(2)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能够上实现智能性调度配置。作为智能电网系统中最为突出的技术性体现,智能调度能够在整个过程中承担好“防御者”的职能。面对外在侵害它可以主动启用防御系统,也可以调动攻击系统进行主动反击;面对内在问题,它也可以进行内省式管理,主动探寻出问题的所在并查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对症下药,制定好解决方案。同时,这种调度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的干预,不仅利于降低维护人员的检修危险,还能有效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维护效率。
(3)电子技术
整个智能电网体系主要就是借助相互联动的智能型电子设备以及大功率的精密器件来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营。使用到的这些大型器件可以说得上是各个高等领域的高新科技技术结晶产品,而智能电网集合如此强大的技术优势运用于电路系统管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当然,就光使用高新电子技术这一点来说,这种给电网运行模式也更适合整个电力化、电子化的时代,自然也能满足更为苛刻的人类的用电需求。
(4)通信技术
在使用大型电子仪器的前提性基础上,智能设备可以实现电路信息的汇总与和传播,实现电子信息的高效性以及精确性传播。高速的电力信息运输通道不仅能加强整个电力系统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2]。还能帮助智能电网进行自主性检测与监察,实现各种电力系统相关因素之间的高效率工作与高强度运营。
三、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对策
(1)电力工程技术的质量优化
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保障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相关电气技术人员首先要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质量优化工作。相关电气技术人员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最佳的方法来确定供电接口方式,健全电能质量评估体系以及客户评估体系[3]。除此之外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相关电气技术人员必须要在相关规定以及法律的规范的前提下,改进并完善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和能力,有效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经济合理性以及高效便捷性。
(2)提高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水平
为了保障电力工程技术合理运用,相关电力企业必须要在电力系统中引进新型的清洁性能源,并且还要增派电气相关技术人员,利用合理的措施来隔离清洁型能源。由此可以证明,将电力工程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相互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有效调节和控制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和性能,同时还能最大限度促进智能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3)加强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为了促进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相关电力企业必须要提高直流输电系统能力,进而提高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水平。实际的输配电工作使用的是交流电,而供配电系统实用的是直流电[4]。因此为了保证电流逆变工作顺利完成,就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科学合理地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保障电能传输工作的稳定性、安全性、高效性等等,还可以实现对偏远的山区进行电能安全稳定的输送工作。合理地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该技术也会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朝着大容量以及超远距离的方向更快更好地发展。
(4)加强能源转换中技术应用
现阶段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保障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相关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新能源技术的合理运用[5]。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新能源,可以保障智能电网的节能减排,同时相关电气技术人员还要在使用新型的能源转换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有效地促进电能的科学转换。
目前来讲,大部分国家已经普遍的应用新能,包括风能、太阳能等等,相关电力企业以及电力部门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电网建设中并网技术,加大资金的投入,切实保障电力工程技术的并网技术合理运用,这样才能保障智能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除此之外,在电能的转换技术方面,我们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能量转换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同时相关的转换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电力相关部门必须要将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以及能力培训工作。必须要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电气技术人才,从而为智能电网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促进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更快更好的进行。
结束语
电网建设是社会设施建设的基础项目之一,随着我国当前的电网运行环境逐渐地发生改变,社会各行业对于电网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智能电网具有自愈能力强、顽强、实用性强、经济性高、坚固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推动现代社会的建设。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继续努力研究,以便更好地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优化智能电网系统,实现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溢.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J].数字通信世界,2019(8):173.
[2]白亚峰.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J].科技风,2016(24):128.
[3]王震.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解析[J].工业,2016(11):00187-00187.
[4]赵国春.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智能电网的应用浅析[J].中国新通信,2016,18(23):108-108.
[5]谢桂明。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 20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