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电气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国家越来越注重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论文对电气设备状态检修进行了概述,提出了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模式的优化对策,并对其精细化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精细化管理
引言
状态检修技术主要指借助先进的状态监测设备和诊断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能够根据电气设备的异常情况预知其存在的故障等问题,并依照故障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规划检修项目和制定检修计划,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检修方案,以保障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该种技术相比较传统定期检修来说,更具可行性、安全性和实效性,且能够进一步节省检修成本。所以为了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技术人员应了解状态检修技术方法类型,明确技术要点,根据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状态检修技术,以达到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前顺利排除故障的效果。
1电力状态检测技术的概述
状态检测即根据相关电力设备的数据及其数据检测技术的结果来提供设备的信息和状态。通过多种检测技术对电力设备的工作数据与缺陷故障情况进一步来判断设备的状况。通过在电力电子设备上应用状态检测技术,能够使检修工作变得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能够大幅减少检测过程中因失误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并有效防止故障和意外的发生,使电网的运行更加经济、安全和可靠。
2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模式的优化对策
2.1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从国内情况看,汽轮机等大型旋转机械的状态监测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科技工作者已开发出了一系列状态监测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另外,发电机状态监测的技术手段也已很成熟,只是在实际应用时,如何准确判断电机状态,还需进一步工作经验积累。从国外来看,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下属的监测诊断中心(M&D)利用40多项先进的测量技术和分析软件,关于开关的状态检修及故障诊断,由于其故障机理较为清楚,故障诊断原理与方法比较成熟,国内已研究出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从70年代初至今,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已经由单一地偏重故障机理与诊断方法的研究发展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制开发。迄今为止,国内外现有的专家系统尚不能对机组振动故障进行自动诊断,还依赖于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判断,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专家系统所包含的知识还不足以全面反映振动故障的征兆与其原因之间的映射关系。
2.2电气设备状态检测
电气设备处于正在运行状态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状态检测,以了解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一方面,在电气设备状态检测前先明确诊断目标及处理测量结果,并对该电气设备的相关数据参数、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为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需要检修人员注意状态检测的要求,在检测电气设备时必须保证该电气设备正在运行。因为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所测得的特征量相比较预防性试验条件下所测得的特征量,数据更为准确,能够极大程度上反映电气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
2.3设备状态的监测
设备状态的监测技术主要针对设备故障,通过先分析电力设备中存在的不同情况来选用最适用于监测该部分的方案和装置来检查设备的信息与状态,并有效处理收集到的信息,抑制各种无关信息,筛选并提取能够反映设备状态特征的信息。该项技术主要是以测量在运设备的健康状况,识别其现有的和即将出现的缺陷,分析、预测检修的时间为目的,进而能够有效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使用率。
目前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常应用于诸如发电机、变压器、电缆、断路器等电力系统主要设备上,因为在运行电压下测量的特征量比预防性试验所加电压下的离线试验同一特征参数正确度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此技术可以更为真实可观并随时反映出设备的状态,从而有效管理电力系统。正常情况下,电力设备监测技术按照顺序可主要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特征采集、状态评估与故障检修和故障分类七个步骤。
2.4变压器绝缘状态检测技术
变压器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和消耗才能逐渐出现绝缘失效、设备老化等问题,这种情况无法依靠经验判定变压器会在何时出现故障。针对此类问题可采取绝缘状态检测技术,其一般包括高、低压套管接地引下线电流监测、外壳接地线电流监测和铁心接地线电流监测等方法。利用电熔套监测方法可对电气设备的电容量、电流等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利用外绝缘泄漏电流监测方法可对电气设备套管外绝缘的积污程度等方面情况进行监测,并通过横纵向对比进一步确定电气设备的故障点。
2.5加强检测仪器选择和维护
目前我国市面上销售的电力设备检测仪器丰富多样,品质参差不齐,即使是相同的仪器,灵敏度也有可能存在差异,使得在检修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偏离真实数据,同时在平时对仪器的维护过程中,若保养维护不当,同样也会造成数据的差异。故在进行仪器采购的过程中,检修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自己所在地市的带电检测需求配套相应的试验仪器,并且在购入后做好相关的仪器护理和保养。
3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精细化管理
1)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专业的分工比较细致,设备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各一线工作人员所属的管理部门有所不同。例如,操作人员归生产车间管理,检修人员归电修车间管理,二者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协调,在遇到电气设备故障的情况下,往往会互相推卸责任,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对一线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个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高素质的团队,有效地解决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故障。2)建立电气设备专业技术档案各个电气设备的性能、负荷量、工作环境要求都存在很大差异,技术人员为了掌握电气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状态,需要针对各个电气设备建立专属技术档案,档案内容主要涉及投产前情况、维修时间、维修次数、出现故障、故障原因、损坏程度等,以便为维修人员的查阅提供便利。3)落实并完善设备状态检测工作的相关制度考虑到状态检测工作的项目较多,涉及到的电力设备较广,执行检测的单位需严格按照国家于2014年制定的《变电设备带电检测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规定落实并完善现有的制度,制定带电检测工作完成情况表和异常情况表,严格监督状态检修工作并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明确奖惩制度,将高强度管理化为一种常态。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和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设备运行指标,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满足电气设备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企业需要树立先进的设备检修和管理理念,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并对电气设备检修技术进行改善,促进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丁远.浅析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7,3(4):147-148.
[2]庞军.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体系研究与实施[J].科技尚品,2017,107(8):222.
[3]左栩峰.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研究,2017,42(6):54.
[4]丁陆.关于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12):378.
[5]石海鹏.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厨卫,2016,2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