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预防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罗英 代平 杨艳
[导读] 目的:分析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预防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6月份至2019年12月份在我院骨科接收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按照其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分别应用普通护理与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防止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这对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骨科;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精神障碍;护理干预

        相对来说,老年人群自身免疫力低下,骨质脱钙速度更快,其骨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老化等现象,极易因多种因素而合并骨折等骨科疾病[1]。手术作为骨科疾病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虽说效果确切,但属于有创治疗方式,手术操作、麻醉药物均可对患者体内环境造成一定刺激。再加之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其在术后极易合并多种并发症,精神障碍作为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是指患者术后数天内出现精神错乱、认知障碍等现象。一旦合并精神障碍,则会加剧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危险性,甚至有患者会出现自伤、伤人等现象,这会对其整体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更是加剧了其家庭负担。为有效防止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合并精神障碍等并发症,临床应对其应用相关护理措施,以促进其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份至2019年12月份在我院骨科接收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其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8.95±7.05)岁,腰椎骨折9例、髋部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4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68.58±7.08)岁,腰椎骨折10例、髋部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3例。经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较大差别(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分别应用普通护理与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如下:
        ①由主管护师负责建立干预小组,并担任组长,每周组织护理人员开会,共同分析导致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主要风险因素,选择谵妄评定表来评估患者精神状态。术前1d、术后当天均需要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术后1-3d内再次对患者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在组长带领下,可通过查阅资料、下载文献等方式,来为其设计适宜的护理方案。同时,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下发疼痛评估单,遵照医嘱对患者应用镇痛药物,为防止患者防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在不妨碍镇痛效果的基础上,应适当减少镇痛药物应用剂量。
        ②护理人员要及时向家属说明患者术后注意事项,示范如何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护理,叮嘱患者24小时都要有家属陪护,且每日要对床旁护栏等物品进行检查,防止在使用时发生故障。对于存在谵妄现象的患者,可遵医嘱应用氟哌啶醇肌肉注射,剂量为1mg,如患者谵妄现象较为严重,可在12小时后再次注射。必要时,可询问家属意见,适当对患者应用约束工具,但要定时检查约束工具松紧程度,避免对其皮肤组织造成损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以了解其心理状态与需求,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做好心理疏导。组长应不定时检查护理人员护理路径执行情况,并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以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与配合情况,及时记录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拟定整改措施,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1.3观察指标:选择ADL生活质量评定表,满分100分,总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比较两组患者精神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ADL评分及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精神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精神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1:

2.2患者ADL评分、住院天数
        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更高,且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3.讨论
        对于骨科老年患者而言,临床多对其应用手术治疗方式,以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但是骨科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身体素质较差,其在接受手术时,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很多患者术后都会合并精神障碍等并发症。精神障碍作为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其是指人体大脑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现象,使患者出现情绪障碍、自言自语、幻觉、妄想等症状[2]。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更是容易诱发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为有效防止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合并一系列并发症,给予患者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干预是在做好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将有循证基础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判断能力作为基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护理研究成果,来为其设计适宜的护理程序,以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合并相关并发症,提高其身心舒适感,使患者早日回归于正常生活之中[3]。在本文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且其ADL评分,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明显差距(P<0.05)。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对骨科老年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雪琴,曾迎迎.围术期精神状态评估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预防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8,31(04):112-114.
[2]贾静,丁李英,强晓玲,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7):179-180.
[3]张鹤莲.老年患者骨科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8):245-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