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 尚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尚斐
[导读] 摘要:在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资源早已变成我们生活与生产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由于电力资源在生产以及运行时均极易发生故障问题,并且不但会对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制约,并且还会为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陕西信泽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
        摘要:在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资源早已变成我们生活与生产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由于电力资源在生产以及运行时均极易发生故障问题,并且不但会对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制约,并且还会为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简略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提供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一、电气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其危害
        (1)电气安全的重要作用
        对于电气安全而言,所指的主要是电气应用期间,针对技术和管理层面的综合性工程,主要涉及到用电安全的各个层面。在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电气安全随处可见,会对许多领域与企业的日常生产及其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电气系统作为十分复杂且规模较大的一种系统,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不同影响,促使安全事故出现,因此保证电气安全对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电气事故的主要危害
        通常电气系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不同影响出现电气故障,若是出现电气故障便会导致跳闸、漏电以及短路等一系列安全事故发生,由此一来不但会对电气设备产生严重的影响,促使电气系统无法继续运作,甚至还会为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许多威胁。因此确保电气安全防范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就变得愈发重要,由此才可以确保用电安全。
        二、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
        (1)隔离带电体的相关防护
        对于隔离带电体的相关防护措施而言,通常是立足于对绝缘、屏护以及间距三个方面进行的控制层面着手。首先,就绝缘层面而言,通常是利用一系列绝缘材料,着重针对特定区域等展开封闭处理,促使对电位以及带电体进行隔离处理,从而让电流顺利输送。由于电气设备、电气系统所具有的绝缘性极易对电气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优质的绝缘性能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电气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绝缘材料的应用主要具有冷却散热、保护导体以及支撑固定机械设备等一系列重要作用。然后,屏护所指的主要是借助屏障设置、遮拦设置等措施,将带电体和外界进行有效的隔离,这一种措施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多数都会在带电部位绝缘包裹难度较高等现况下较为适用。最后,间距所指的通常是确保人体和地面、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通常是为了防止人、车辆以及其他物体和一些带电体予以近距离接触所发生的一系列火灾、短路等安全事故,该安全措施往往会儿比称之为电气安全距离,而这一距离通常应该按照电压高度、电压设备类型以及安装措施等相关因素予以选取。
        (2)安全电压
        通常在对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之内的安全电压进行确认时,通常是为了避免触电事故出现,多数现况下,这一电压主要是部分电气设备电压的极限,不超过正常水平,换而言之,带电导体之间、地面和带电导体之间的电压都相对较低,按照相关标准,这一安全电压都不超过50V。
        (3)合理安装接地设施
        多数情况下,金属材料若是有绝缘体包裹便不带电。然而在绝缘体老化或是腐蚀问题发生时,便会发生漏电现象,在该现况下借助对导线和接地线进行的有机连接,确保安全的这一措施便会被称之为保护接地。多数情况下接地设施主要包含接地线和接地体两个方面。其中,接电线主要包含自然与人工,以及干线与直线两个种类。而接地体主要包含人工和自然两个种类。在对接地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操作规范予以合理的安装以及有效连接。第一,必须保证接地设施远离和人行道路、房屋出口。然后,必须将接地体和接地线进行独立连接,严禁串联连接。

确保接地设施安装的合理性与精准性,才可以确保电气设备顺利运行,进而确保电气安全。
        (4)强化电气安全管理
        着重针对电气安全管理予以强化是有效加强电气安全防范的重要举措,通常是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予以强化。首先,电力企业必须架构与之相关的信息数据中心,及时对电气设备采购等一系列信息数据予以全面的整合,并对各种设备采购情况予以反馈,以此促使电气设备流通性能够得以提升,从而确保电气设备性能与质量不受到影响的基础上降低投资数额,进而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然后,电力企业应该对各种电气设备予以进一步划分,并编制相应的分类标准以及评估指标,由此一来才可以为相关工作者针对出现问题的电气设备予以动态追踪提供便利,对电气设备实际运行状态予以定期且全面的记录,并对电气设备予以有效的检修与维护。最后,相关管理者必须对安全用电进行充分的了解,不断提高安全自认意识,积极自主的针对电气设备展开定期运维,以此降低电气设备发生安全故障的概率。
        (5)积极强化工作者专业技术
        电力企业还需要积极强化相关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提高人员管理力度,以此才可以确保电气安全。首先,电力企业必须针对工作者展开更深入的安全生产教育,并且进行分批培训,从而让所有工作者都可以把电力安全意识全面贯彻于具体工作中。能够借助组织安全技能竞赛的方式,予以一定的鼓励,以此不断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然后,电力企业还应该编制出完善的考核机制,确立阶段性目标,并编制相应的的阶段方案,以此为职工确立量化目标值。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对相关工作者的具体工作展开定期考核,着重针对各种问题予以记录和处理。同时,电力企业还需要架构安全管理平台,着重针对相关工作者在具体工作时所遭遇的各种电器安全问题予以回答与处理,确保数据信息共享与协调的有效性,以此不断强化相关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并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最后,电力企业能够借助编制电气设备登记表的方式对各种电气设备展开分享记录以及管理,由此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气设备检修运维效率,还可以确保电气安全。
        (6)编制完善的电气运行机制
        编制完善的电气运行机制能够简化一系列不必要的流程,对相关管理人员予以科学配置。借助合理、全面的电气运行机制能够对所有工作予以规范,促使相关工作者的岗位配置更具科学性,以此不断激发其工作热情。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应该按照自身实际需求,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并划分成多个登记展开细化管理,以此全面贯彻电气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相关工作者的安全责任意识,从而不断提升其工作水平,确保电气安全。除此之外,由于电气安全与大众生活生产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所以,电力企业不仅应该积极强化电气安全技术,做好电气安全防范,并且我们所有人在应用电力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对用电安全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与生产期间切实的做到安全用电,以此促使用电质量能够得以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用电无小事,一直以来电力资源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电力资源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电气安全事故愈发频繁,然而许多电力企业也相继应用了更具有效性与合理性的措施,不断提高电气安全技术水平,促使电气安全防范能够得以优化,进而为大众用电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迪.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2594.
        [2]李倩倩,刘伟.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2045.
        [3]蒋化泗.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3112.
        [4]江新龙.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2938.
        [5]王亮,刘建虎,王晋.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7):645-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