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祝翰林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系统自动化成为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网浙江兰溪市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兰溪  3211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系统自动化成为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依赖越来越大,再加上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增加了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建设压力。本文积极总结了配电系统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建设过程。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问题;措施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对电力企业的配电网各项设备,利用远程技术进行管控和协调,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集成体系。作为现阶段逐渐兴起的电网运行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下,发展而成的对配电网的管理与监视的新手段。主要作用:(1)电网运行下,对配电网输送电能过程的监视;(2)改善电网运行模式,极大程度地开发配电网的运行潜能;(3)通过对电负荷的有效控制,提升配电网各设备功能利用率;(4)对电压水平及无功负荷的情况,通过配电网电压能够进行适当控制,从而减少损坏电线的概率,提高电力企业输送电能的质量;(5)可进行自动抄表计费,且有着较为准确的电表数据,可以有效促进电力企业收费工作的效率;(6)面对运行异常,或是出现运行故障时,配电自动化能对异常或故障原因进行高效查询并将故障问题进行隔离,以恢复电力输送;(7)提升电力企业管理及电力服务水平,给用户提供及时优质的电力相关服务。
        自动化配电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配电自动化体系最主要的功能,即为对电力运行过程的监控与采集信息的功能,从而提供给电力运行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包括对电网运行故障的警报、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记录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事件过程、起到远程监视与协调的作用。(2)对软件高级运用功能。通过在配电网的历史运行及网络结构、实时监视的作用下,对配电网现阶段或后续运行发展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等相关因素,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参考数据,例如对配电网潮流的分析、负荷推算、电网线损等方面做出有效的预估。(3)馈线自动化。即为对电网故障中的定位、隔离、和修复等作出相应的应对功能。如准确定位出存在故障的电网区域、对故障的自动隔离、检测馈电线的运行状况、实现对馈电线的调控等。(4)管理配电网。管理电网设备、自动化绘制信息图和电网运行中的地理信息。
        2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2.1存在较多的监控对象
        在进行测控工作时,配电自动化设备要对无数个站点实行实时的检测和监控,包括小区变电站、进线变电区域、变压器各区域开关、用户电表等各项站点,因此存在有着非常繁杂的测控区域,使配电网自动化体系面临着极大的工作困难。因此,需要从这些技术挑战中,作出对配电自动化的不断改进,自动化主站的硬软件需超过配电网的硬软件。
        2.2大量的户外终端设备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户外终端设备,所以也需要配电设备保证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因为户外终端的安放点各不相同,使得自动化系统所处的环境也有着各不相同的要求。一般来说,配电网进行测控变电站其环境标准定为0-55℃的温度范围。在对配电网自动化终端设备进行安置时,常存在一些长期处于超过55℃的温度环境,故而要严格考虑发生过电压、高温或是过潮的因素,所以需要在配电网设备的材料上作出要求。而且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站端设备需要进行频繁的远方控制操作,所以要求这些设备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
        2.3电源操作与信息提取的困难
        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不仅复杂,而且数量较多。信息提取和电源操作方面的困难,是现阶段配电自动化系统较为典型的技术问题。在隔离电网运行的故障问题后,要进一步准确定位出存在故障的区域,再对停电区域恢复供电,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这样才能达到检测与修复的效果。这就需要在配电网中迅速捕捉到停电信息,再通过远程控制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但现阶段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很难实现在停电区域快速收集到精确的电源信息的要求。


        3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完善对策
        3.1引进先进配电自动化技术
        首先引进先进的配电装置,并完善当前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与配电自动化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交流,并不断学习其配电自动化技术,取长补短,增强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随后,根据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配电管理制度,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有据可依。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点管理,并要求严格执行,通过分析相应的配电效果,以便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并实现高效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目标。逐步地改善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
        3.2根据具体情况,改善发展失衡现状
        我国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与城市的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增强我国当前的配电自动化水平,便一定要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如若一直将城市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阵地,就会出现农村配电自动化设施的资源浪费问题;而若是以农村地区为主,发展配电自动化的研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无法适应的问题。因此,在全面发展各级电网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提出城乡各地区的配电发展方法,这样才可以实现不断改善我国配电发展失衡的问题。
        3.3构建先进配电自动化工作团队
        配电系统自动化对人才有着很高的要求。人才能推动配电系统自动化实现快速发展。现代供电企业急需围绕配电系统自动化构建工作团队,要求工作团队中的人才可以深入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中。某供电企业根据配电系统自动化需求对人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供电企业组织人才培训,按照配电系统自动化情况制订培训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完成人才培训计划,促使人员能达到专业性水平;②供电企业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为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工作人员提供可学习的技术,让人才能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配网自动化上;③供电企业可以到高校去招聘对口专业的人才,使其把在学校学习的先进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优化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
        4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某供电企业负责城区供电网,自2017年3月实行配网系统自动化改造。至2019年1月,该城区的配网主干线已经全部进入馈线自动化状态。目前,正在对400V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改造过程中,首先仍采用配网自动化改造的技术团队,避免人才方面出现缺失。然后明确规划低压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功能,以功能为根本进行系统配置,包括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原有400V低压配电系统中管理较薄弱,改造中引入GIS技术、SCA⁃DA技术,强化各系统模块之间的互联作用,同时统一了管理标准,提供管理机制,完善整个低压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改造过程。该系统于2019年8月完成自动化改造,后期投入运行维护管理,保护整个配网系统自动化的运行过程。
        结束语: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解决出现的问题,排除这些问题的影响,以保障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优质性。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能及时对电力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动作,全面保护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郭雅娟,黄灿,朱海兵,吴奕.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J].新型工业化,2015,5(11):20-26.
        [2]刘东.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与技术进展[J].供用电,2014(05):22-25+4.
        [3]刘健,张小庆,赵树仁,陈宜凯,刘彬.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主站注入测试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8):67-71.
        [4]徐丙垠,李天友.配电自动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09):81-86.
        [5]刘东,丁振华,滕乐天.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07):1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