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能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托海水力发电厂 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套管是变压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套管的介损因数Tanδ是衡量其绝缘程度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本文通过实例论述了主变套管介损超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使套管介损值恢复到正常数值。
关键词:110kV;主变套管;介损超标;原因;措施
在110kV主变中,套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介质损耗因数tanδ是判断套管绝缘程度的一个主要指标。介质损耗是一项高灵敏度的绝缘试验项目,其能发现电气设备的整体绝缘受潮、劣化变质和小型设备贯通与未贯通的局部缺陷。因此,准确测量变压器套管的介质损耗角Tanδ,是实现变压器套管绝缘监督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一、套管概述
套管(bushing)是一种将带电导体引入电气设备或穿过墙壁的一种绝缘装置,它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由导体(导杆)、绝缘体和金属法兰三部分组成。导体沿圆柱形绝缘体的轴线穿过,金属环形法兰则安装在绝缘体外并用以接地。套管属于具有强垂直电场分量的绝缘结构,在金属法兰处电场强度很大,容易产生电晕放电和沿介质表面的滑闪放电。在法兰和导杆间径向电场强度也很高,容易发生绝缘介质的击穿。另外,电容式套管用于100kV以上的高压变压器上。
变压器套管是将变压器绕组的高压线引至油箱外部的出线装置。110kV以上的变压器套管通常是油纸电容型,这种套管依据电容分压原理卷制而成,电容芯子以电缆纸和油作为主绝缘,其外部是瓷绝缘,电容芯子必须全部浸在优质的变压器油中。110kV以上的电容型套管,在其法兰上有一只接地小套管,接地小套管与电容芯子的最末屏相连,运行时接地,检修时供试验(测量介损等)用。当套管因密封不良等原因受潮时,水分往往通过外层绝缘逐渐进入电容芯子,因此测量主绝缘和测量外层绝缘即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及介损因数,能有效地发现绝缘是否受潮。
二、套管介质损耗测量的基本原理
110kV套管的绝缘结构一般采用电容型,即在导电杆上包上许多绝缘层,绝缘层之间包有铝箔,以组成一串同心圆柱形电容器,通过电容分压的原理均匀电场。最外层铝箔通过小套管引出,也就是套管的末屏。套管末屏的主要作用是用以测量套管介损和电容量接线,正常运行情况下末屏应可靠接地。套管在运行中除要长期承受工作电压、负荷电流外,也要求具备承受短时故障过电压、大电流的能力,因此要求套管绝缘性能要好,需有一定的绝缘裕度。
测量套管的介损和电容量是判断套管绝缘状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变压器套管相当于一个小电容,套管顶部引线为电容的首端,末屏为电容的尾端,测试时,为保证测试数据精确,结合变压器结构特点,介损测试应采用正接法接线,接线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变压器套管介损测量基本电路
通过调节R3和R4使电桥达到平衡,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量计算公式为:
tanδ=ωC4R4
CX=(R3/R4)CN
式中:CN为高压标准电容器,R4为无感固定电阻,ω为角频率,以上三个量均为定量;R3为无感可调电阻,C4为可调电容器,以上两个量为变量。
三、原因的查找及分析
1、现场测试。在某110kV变电站1号主变预试验中,发现主变(SZ10-50000/110)高压套管(COT550-800)A相介质损耗严重超标,B相与C相存在一定误差。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运行中油纸电容式110kV套管主绝缘的Tanδ在20℃时增量不应超过±0.3%,且Tanδ不大于0.7%。
一般来说,造成测量技术失准的主要因素有电桥精度不够、测量接线错误、引线电阻及其接线电阻过大、电桥电压不足与放电不充分等;在套管本身,存在着套管受潮、绝缘油和纸劣化、绝缘上附有油泥、局部缺陷的存在及电场磁场的干扰等诸多因素。采取仪器自检、更换仪器、变更接线(缩短导线、挂高压线、使用屏蔽线、接触良好、更换导线)、处理套管外表面、排放套管内气体等措施后,重复试验,消除电场和磁场干扰等的影响,试验数据的重复性好,排除了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试验数据为:高压A:末屏绝缘电阻100000MΩ,Tanδ1.510%,实测282C/pF,铭牌284C/pF,误差-0.704%;高压B:末屏绝缘电阻100000MΩ,Tanδ0.643%,实测282.8C/pF,铭牌286C/pF,误差-1.120%;高压C:末屏绝缘电阻100000MΩ,Tanδ0.288%,实测281.3C/pF,铭牌284C/pF,误差-0.951%。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末屏绝缘电阻阻值合格实测设备的电容量与铭牌标注值基本相同,但与规程中相关规定相比,A相的Tanδ严重超标,而B相Tanδ接近规程上限。
2、原因。正常情况下,测量介质损耗的正接线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Tanδ= 。当电桥高压引线与端子接触不良时,相当于在该回路中多串联了一个附加电阻Rf,其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此时所测的Tanδ= + ,由于附加电阻的影响,使测量值增加了一个误差,套管(COT550-800)的电容量为284pF,当接触电阻达到1100Ω时,测量误差约为1%,Tanδ增加了1%。从以上分析可知,接触电阻对介电损耗的测量有很大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图2 正接线测量等效电路 图3 等效电路
经分析可知,套管介损超标是因套管连接部位接触不良导致的。将套管上部解体,发现A相套管顶部的将军盖、导电杆、螺母、销子等连接件已腐蚀(见图4),B相套管如图5所示。套管将军帽和导线间的连接是通过套管线耳进行的,因氧化、腐蚀、污染等原因,将军帽顶与套管线耳间有一层氧化膜,造成套管高压侧接线端子与导电杆接触不良,造成Tanδ偏大。
图4 A相套管顶部 图5 B相套管顶部
处理主变套管,将导电杆、螺母、销子等连接部位清洁且连接牢固,高压引线夹直接夹在套管顶部的导电杆上,重新进行测量试验,试验数据符合规程规定,其测试结果为:高压A:末屏绝缘电阻100000MΩ,Tanδ0.252%,实测282C/pF,铭牌284C/pF,误差-0.704%;高压B:末屏绝缘电阻100000MΩ,Tanδ0.273%,实测282.4C/pF,铭牌286C/pF,误差-1.126%;高压C:末屏绝缘电阻100000MΩ,Tanδ0.265%,实测282C/pF,铭牌284C/pF,误差-0.704%。
在测量套管的介损时,应保证测量线与引线端子接触良好,套管的将军帽、导电杆、螺母、销子等部位电气连接良好,无腐蚀状况。
四、现场试验注意事项
1、测量套管介损时,应将末屏套管表面擦干净,以免引起测量误差。
2、套管tanδ现场测量必须注意套管表面泄漏的影响,宜选择在天气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天气湿度较大时,采用屏蔽法消除现场干扰和表面泄漏的影响,以减少测量误差。
3、套管试验时,试验电压要符合设备的要求,试验电压对tanδ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试验时必须认真检查试验加压线与测量线的线夹是否夹紧被试设备,以免产生悬浮电位影响测量误差。
4、套管试验时相对湿度大于80%时,按规程规定一般无法测得准确的套管tanδ值,所以不应以这一条件下的tanδ值作为绝缘水平的判据,必须在相对湿度低于80%、最好低于65%的条件下重新测量。
五、结语
经上述分析可知,除测量技术外,还有客观因素影响套管介质损耗的测量,从而使测量的Tanδ超标。这不仅妨碍了对套管绝缘性能的正确评判,而且增加了故障分析的难度。因此,现场中应充分考虑并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现场测量主变套管介损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测量套管Tanδ前,应先确定试验接线是否接触良好,高压线是否接触良好,设备元件是否腐蚀等,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当测试结果超标时,应在排除接触不良的影响后,再作分析判断。
2、测量套管的介损是判断套管内部受潮等缺陷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测试数据超标时,要对试验进行分解,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符合现场工作条件的处理方案。
3、对介损异常的套管,应注意其电容量的变化,若电容量比出厂值有所增加时,应注意加强在线监测,防止因套管电容层绝缘击穿可能造成的事故。
综上所述,油纸电容式套管是高压、大电容电力变压器的关键配套件,用作变压器导电部分支持物和对地绝缘。介损是衡量电容套管绝缘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介损若越大,变压器运行时耗电量就越大,经济损失也越多,因此,用户对套管的介损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刘海峰.110kV变压器套管介质损耗因数超标的原因分析及措施[J].河北电力技术,2014(05).
[2]黎志强.主变套管介损异常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4).
[3]侯宪法.110kV主变套管介损超标的分析与处理[J].变压器,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