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32619930506XXXX
摘要: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市政工程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其建设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施工的技术,进而有效的提高施工的基础质量。然而,实际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技术通病,进而影响施工的质量,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施工技术通病,则需要合理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关键词:市政建设;技术通病;解决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市政工程确实存在许多需要我们面对的问题。比如:一些建筑的施工没有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制约因素。因此,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必须总结过去的施工经验,分析事故的来源和预防方法,并制定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施工前,需要做一些准备,首先需要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加强了施工工作的质量监督力度。当然,施工方案的设计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在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实现城市的发展化。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时,应该针对相应的技术通病,开展合理的改进措施,有效的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进而保障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为城市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1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
1.1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欠缺
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发展时间比较短,相应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缺口比较严重。在管理过程中,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欠缺会给技术管理工作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质量和水平,必须重视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只有引进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才能更好地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水平,对日后的建设工程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
1.2安全意识薄弱
在市政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政府与施工部门对其建设不够重视,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同时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较低。进而导致相关责任单位与监督管理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并没有明确施工标准与目标,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不规范的操作。其根本原因就是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实际施工内容与施工方案出现严重的差异,严重的还会出现资料造假的现象出现。
1.3施工材料质量差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而言,工程使用的材料将会影响其质量的好坏,以及其使用的寿命。因此,确保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是目前市政工程施工需要重视的问题。若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用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由于劣质的混凝土强度较弱,与实际需要不符,例如将混凝土应用到管道接口处时,混凝土不达标会导致施工过后管道接口出现漏水漏气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在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的过程中使用质量较差的沥青材料时,会导致道路铺设不达标的情况,大型车辆通过时会造成坑坑洼洼的现象,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1.4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苛刻
首先,大多数市政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对每个步骤所完成的质量掌控不够严谨,很难在现实的施工期间高效设立合适的技术服务体系,所以没有办法保障市政工程的完成质量还有长期维护,就像有的施工团队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减轻负担,简化施工步骤并且提高完成的速度,随便制定施工规划方案,这种情况威胁着市民还有城市的安全。其次,保障施工的质量对于市政工程建设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过于想要得到高利润,于是通过减小施工时长而不是通过优化施工技术,这会使得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这种情况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类似情况的发生,会造成解决后期问题时,步骤复杂,充分限制了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率,破坏了城市的形象。
2市政工程通病应对对策
2.1创新施工理念,优化管理标准
创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主要在于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现代化市政工程施工上应当顺应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理念,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优化现代市政工程施工,在满足人们市政建设需求的同时进一步考虑群众的人文生态需求。通过提高整体施工的效率从而降低生成本。
促进城市经济的可循环发展,市政管理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革新陈旧思想,采用新技术引进大型新器械、新设备,摈弃以往的保守传统理念,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和优化。这就要求市政部门对时下的施工技术有具体了解,对于施工技术的通病和现代化市政建设的需求不断革新技术,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施工理念,坚持提高市政施工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施工技术的管理还应做到科学有序,通过适当的技术开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在规范的市政施工技术促进下提高市政施工的质量,对于市政施工的技术传播要积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学习工作。
2.2重视施工材料的质量
首先,材料检验人员应该重视自身的责任,严格按照材料标准进行检测,并且需要材料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输送来的材料同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且需要与厂家签订材料保证协议,多方面保障施工的质量。
2.3严格控制测量误差
基于施工测量对于各专业施工的重要性,在市政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测量环节的技术误差控制,从而降低质量通病发生几率。在此方面,施工队伍首要要配备专业的工程测量人员,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技术方案,在现场实施精准的测量。尽可能控制位置、高度、垂直度等方面的偏差,避免对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等产生影响。在测量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还要做好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准确记录施工测量结果,为后续施工以及工程验收工作提供参考。
2.4合理选择材料设备
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材料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技术质量水平。市政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类型众多,包括混凝土原材料、钢筋、防水板、外墙保温材料、机电设备等。在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应明确材料设备的使用标准,包括材料自身质量要求、尺寸规格、功能性能等。在绿色建筑建设要求下,市政建筑工程应关注于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包括加气混凝土砌砖、聚乙烯管材、生物乳胶漆、节能灯具等。这些新型环保材料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效益,还可以满足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应优先予以使用。此外,在施工工具、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状态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5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为了能够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则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进而有效的提高其综合素质。伴随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促使建筑杨业的发展得到一定的促进与支撑,相关施工人员的数量也会随之不断的增加,这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然而,在施工的过程总会涉及到众多的工序,并且需要相应准确的数值。因此,在施工人员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需要施工人员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充足的了解,进而有效的保障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2.6加强对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审查
为了有效地完成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水平,企业要大量的收集有关技术方面的数据,通过及时有效可靠的数据来测量项目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在严格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数据就是衡量企业在竞争中的实力,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是根据这些指标来对企业进行衡量标准。所以企业要将技术数据和工程质量为首要检查目标,在进行施工中,要不断的检查是否符合数据和质量标准,在企业施工时确保了技术施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了保证施工的。效率要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记录,采用不同的工程师材料进行施工。
3结束语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越快,对工程的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市政工程技术的新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确保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工程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有必要在工程建设方面进行创新。总之,我国市政工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实施新的创新,以确保市政工程项目在制定时间内运作,从而达到市政工程技术的完善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方红.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131+133.
[2]李志飞.关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2):9-10.
[3]张碧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18):93-94.
[4]高春鹤,杨培,王良伟.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解决措施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8(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