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70
摘要:现代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常见的电梯设备、暖通空调、给排水系统等的运行都需要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生活方面的助力,还可以经由系统反馈数据和计算机平台监控系统的结合,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分析,确保在故障发生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将故障的影响范围和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现代建筑;应用
1电气自动化的作用
一是,提高各系统间联动效果。建筑电气自动化能连接建筑的多种功能,将其构建成一个联动系统,大大提升建筑的整体功能效果。例如:当建筑中出现火灾隐患时,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对火灾信号进行有效检测,并及时将楼内其他系统关闭,同时打开消防喷淋系统,从而有效防控火灾发生。二是,提高电气系统监管效率。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能通过各种监控设施,及时采集电气信息,实现对电气系统的全天候监管,从而有效防止电气系统故障,确保建筑电气系统运行稳定。三是,增强建筑电气安全性。假如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操作错误,很容易引发安全风险。通过建筑电气自动化可在设备发生问题时立即做出正确反应,利用遥控系统模式,减少故障产生的概率,大大提升建筑电气安全性。
2电气自动化优点
(1)供配电设计借助于自动化获得了显著提升和优化,从而使得相应执行和推进更为稳定高效。(2)控制更加精确,运行方式多样性,满足不同使用者需求。(3)不需要额外电能,消耗明显减少,同时,设备综合运行效果也显著增强。(4)在确保建筑安全性能等基础功能前提下,选用最为适宜的节能方式,从而为设备科学合理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3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3.1电气系统设计
3.1.1TN-S系统
该系统需要在低压配电的条件下运行,对于中性线和保护线的配置和部署极为严格,相应的接地系统根据三相四线PE线的规格执行。这样所达到的结果则是保护地线不接电,正常的情况只有中性线带电且达到了较为稳定的基准电位,与此同时,对地面也不会产生电压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接地线严禁短线,接在金属外壳上的设备就极为安全,之所以以此类系统执行相应的操作,很大程度上与以下相关情况有关:(1)现代建筑内单相用电设备较多且负荷也比较大,时常处于失调的状态,同时,中性线有时携带随机电流。(2)如果中性线带电,那么将与保护地线连接起来并接到金属外壳的设备上必定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电子设备之间也会互相干扰,相应的工作效率必定会因此大打折扣。(3)精密电子设备应确保相关信息的精准严密,其中存在的电磁波干扰应予以防范,而以上连接方式正是基于此处所需。
3.1.2TN-C-S系统
此类系统主要包括TN-C系统和TN-S系统,并存在2个接地系统,2个系统的分界点位于中性线和保护线的接点上。在出现供电向外引流的情况时,此类系统就派上了用场。不同于以往的运行系统,此类系统在使用前后会出现相应的变动,前后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灵活切换,而中间过渡阶段则需要重复接地。
3.2电气保护
现代建筑电气保护系统不仅可以使电气设备得到稳定的运行,而且可以在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启动保护系统,从而对用户的用电起到保护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因为各种意外导致连电、断电、触电等事故,这时电气保护系统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当发生上述意外情况时,电气保护系统就会自动快速切断事故电源,从而有效保证了人们的人身安全和用电安全。例如,在具体的施工条件下,中性线N线是非常重要的,通常电气保护系统中采用断路器,能在出现N线断线、漏电、过压、欠压等故障时进行保护。再如,配电的过程中,等电位的接线端子必须放在箱内,不可与别的接地系统混合连接,更不能和PE线有接触。
对于电气保护系统,如何根据建筑物的地质气象特征和具体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必须被重点考虑。
3.3电气监视功能
在当今的众多建筑设备中,监控设备可谓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保证建筑安全的主要保障。现代建筑规模是十分庞大的,而且大多是高空、重机械施工,容不得半点差池,而建筑电气监控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的使用,还可以对建筑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除此之外,相比传统的人员检测,电气监控设备往往具有更方便、更全面、更细致的特点,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人员和居民的人身安全,使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更加放心,从而使我国的建筑安全更加有保障。
3.4电气接地
(1)直流接地。现代建筑中,电气设备数量众多且类型复杂,而其中不少电气设备如数字电视、计算机等一般都会连接网络,要求构建起稳定的基准电位以及可靠的供电电源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实际操作中,可以将断面较大的绝缘铜芯作为引线,其中一头引导电气设备直流接地,另一头则与基准电位连接。在借助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直流接地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中性线和接地线连接的问题;(2)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静电接地与屏蔽接地主要是将电气设备设置在远离静电或者辐射放射区的方来保障电气设备用电安全,在建筑内部,清洁且干燥的空间中,人或者物体单位移动会产生大量静电,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接地处理,则可能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设备损坏。在建筑内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静电接地主要是利用导静电体来连接静电物体和大地,以此来避免静电电压对于电气设备运行的影响;屏蔽接地则可以运用PE线连接多点来做到室内屏蔽,也可以通过PE线连接屏蔽管路两侧的方式实现导线屏蔽接地;(3)防雷接地。现代建筑中电气设备类型众多,而很多系统如通信自动化系统、消防联动系统等的耐压等级不高,对于运行环境有着严格要求,如果遭遇累计,可能会导致系统运行中断,甚至出现设备损毁的问题,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构建完善防雷网络的方式,能够将建筑内部所有的电气设备接地,规避雷击带来的影响。
3.5通信系统
在现代建筑应用的过程中,通信系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个系统的运行效果与人们的生活存在非常直接的关联,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要充分的发挥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把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系统进行深度的融合,实现通信效果更佳,同时信号交互的效率更高,通过这样的方式,人们可以更好的享受到智能建筑带来的各种便利。为了实现这样的应用目标,要建立一个健全信息网络。另外,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加强对各种信息的防护,避免发生信息被窃取的情况,保证人们的信息安全。
3.6给排水系统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系统来对信息传输技术、自动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信息整合,以监控系统完成对于水池水位的监测,以通信系统将监测到的信息传输到自动处理设备中,确保设备能够对照预先设定好的数据信息,生成智能化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到水泵控制系统中,对照用户需求进行供水处理,提升给排水系统的管控水平。
4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全球自动化的脚步已彻底迈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增长,现代智能化建筑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建筑物功能的完善。这就要求在以后的设计中必须采用高标准、高规格的“双高”要求,确保充分发挥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具备的作用。这个过程必定是不容易的,必定需要越来越多的这方面的人才去研究、去钻研。
参考文献:
[1]王慧颖.刍议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2):47,15.
[2]肖皓月.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22.
[3]王元.论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J].门窗,2019(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