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分析 徐联欢 徐联欢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徐联欢
[导读]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基础组成部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是提高土木工程质量的基础所在,而在具体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属于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广泛的存在于高层建筑、大型设备以及桥梁等基础设施中,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安徽丹华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亳州  236000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基础组成部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是提高土木工程质量的基础所在,而在具体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属于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广泛的存在于高层建筑、大型设备以及桥梁等基础设施中,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关问题,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分析工作,以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当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最为频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不断地完善此项技术,切实解决土木工程建筑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积极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流程监督,掌控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能够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
        1混凝土的特点
        (1)搬运方便。混凝土的原材料本身并不是流质的,而是经过与水等材质经过一定的配比产生的,所以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搬运时十分方便,节省了一大批人力,能够在施工缺少混凝土时及时地进行搬运。(2)经济实惠,稳定性强。混凝土的来源十分广泛,甚至可以用工业的废弃材料进行制作,不仅经济实惠,还因为其自身材料的特殊性质等可以在各种环境下保持稳定,施工后的成品十分持久。(3)高强度。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在凝固后自身的密度很强,能够有效的隔绝火与水,同时还能防止外面各种环境的腐蚀。(4)高度可塑能力。混凝土的施工材料的由于其可以制作成流动性的物质,所以可以塑造成任何形态。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技术分析
        2.1施工材料的准备
        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中需要用到水泥、砂石等建材,在工程项目中,材料进场是工程开工的主要准备工作,需要根据现场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做好接收以及进场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对进场建材的规格、质量以及类型等进行检查,以确保进场材料质量符合标准并能够满足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要求。如果出现检查结果不合格的材料需要及时予以清退或者调换,严禁不合要求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2混凝土配置技术
        在混凝土生产中,配置技术属于最为基础的技术,但其配备质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质量。因此,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依据操作规范、配置标准开展工作,并不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工作人员参照工程需求,精准配比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在砂石、水泥、胶合剂等使用上,需要保障数值的精准性,严格遵循配比流程。比如在砂石配置过程中,配置人员在混凝土搅拌前,需要对砂石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量,以求能够把握配置比例的精准度。
        2.3混凝土搅拌技术
        虽然在土木工程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对商用混凝土进行使用,但是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仍然无法对商用混凝土进行使用,而是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配制,配制混凝土时首先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对材料配比进行确定,然后对相应的材料进行选择,例如骨料、水泥等,进而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采购材料之后,需要对搅拌设备进行安装,以及检查设备,确定设备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故障问题等,所有情况都达到混凝土施工要求之后,在设备内加入适当的水分,对设备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并且按照所确定的配比,依次对水泥、骨料等材料进行加入,将所有材料搅拌均匀之后,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配置所需要的混凝土。
        2.4钢筋模板技术要点分析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钢筋模板作业决定着混凝土结构质量。因此在对模板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模块质量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使模板表面达到标准要求。同时,为了能够保障建筑结构保持干净和清洁。施工区域的不同决定了温度的不同,建筑结构的差异性使得模板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混凝土模板在施工作业之前,应该对土木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勘测,例如:水文情况和土壤情况。另外,还需要对模板支护工作予以重视,这样才能使模板更好的应用于施工操作中;在搭接模板钢筋时还需要对搭接的位置进行确定,这样才能提高搭接的质量,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对拆模的时间予以重视,时刻关注拆模的时间,以保障拆模的时间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使得混凝土达到拆模的要求,这对提高施工的质量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2.5浇筑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需要加大力度的重视浇筑作业,确保浇筑作业要连续进行,绝不可以在施工中途出现停止,最大限度地使混凝土的性能保持一致。如果在浇筑施工中出现了中断停止现象,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混凝土凝结而无法和之前的混凝土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检查和测试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浇筑工作完成以后,就要立刻通知相应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存在钢筋偏移和密实度不达标等问题,就要要求施工人员重新进行浇筑工作,这样就能确保施工的质量,从而满足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与此同时,振捣在浇筑工作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规范对各个环节进行操作,确保振捣环节要均匀的操作,绝不可以和模板、钢筋发生触碰,进行保证了浇筑作业的质量。另外,在对混凝土浇筑方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析,若混凝土结构的体积比较大,就要选择在黑天进行浇筑工作,主要是因为白天的温度差距比较大,混凝土极易出现胀缩现象。
        2.6捣实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的工作中,捣实环节直接影响了浇筑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施工前期,相应的工作人员应该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要求,合理选择一个振捣器。在一定程度上,质量的把控力度对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高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在浇筑技术中,很容易出现混凝土技术难以把控的问题。因此,想要从各个方面去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要一次性、均匀的完成振捣工作。首先振捣混凝土时,要从分歧的底部、顶部、中间分别进行,必须要把振捣器均匀的插入,主要是为了发生漏振的现象;其次要把握和控制好振捣器移动的长度和插入的深度,并大力度地对混合物进行充分的振捣;最后,应该对混凝土实施相应的养护措施,这样就会有效的防止出现裂痕、裂缝等一些破损现象,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2.7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是现阶段土木工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措施,也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做好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养护工作是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并且进行了振捣后12个小时内进行的。养护工作不局限在浇筑的环节,也可以是在拆完模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的方式一般都是喷水,喷水的频率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有条件,应该养护一周以上。在我国目前比较普遍的养护方式有三种:浸水养护;覆盖养护;围水养护。
        3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是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讲,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技术,其含义十分的宽泛,其不但包括施工技术,还涉及了竣工后期的养护、维护等工作。所以,建筑工程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分析和研究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流程,最大程度上来实现混凝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运正.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150,152.
        [2]蒋雪峰.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全面腐蚀控制,2019,33(4):47-49.
        [3]林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智能城市,2019,5(15):164-165.
        [4]冯菊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折[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73.
        [5]苗传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16):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